江苏省淮安团组织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导航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作者:李润文

自2008年起,团江苏省淮安市委实施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导航工程,突出重点服务对象,出台一系列措施扶助大学生村官创业。


  2008年年底,团淮安市委立足“搭建平台、典型带动、活动牵引”的工作思路,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团支部,全市共成立大学生村官团支部54个,全市344名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全部兼任所在村(社区)团组织的书记或副书记。团市委联合淮安市委组织部在全省率先成立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联谊会,各县(区)均成立联谊会分会,制定了联谊会章程,选聘了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创业顾问团,举办了创业发展培训班。


  从2008年开始,团淮安市委大力实施“一村官两项目”计划,各团县(区)委指导每名村官单独实施或联合推进一项团建项目和一项创业项目。


  团市委将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纳入团干部及各类青年培训的总体规划之中,全面开展创业培训,成立淮安市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创业顾问团,顾问团由涉农部门专家、市青年商会优秀企业家和在淮高校专家教授组成,制定顾问团“四位一体”帮带服务制度,定期为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进行集中培训和分类指导。


  结合本地农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加工业、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开展创业培训。同时,考虑到大学生村官创业没有经验,团市委为大学生村官们牵线搭桥,鼓励大学生与当地创业大户们联合创业,与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为大学生村官提供贴息贷款。


  团市委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以及“导师带徒”、“城乡结对”等活动,组织企业家、各部门的专家对大学生村官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技术指导。并通过创办专门网站、开辟网上论坛、设立短信群、QQ群等,为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全市各级团组织扎实开展本辖区内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建档立库工作,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分类培养,注重做好“推优荐才”和“推优入党”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储备专门人才。目前,淮安市组织创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园3个,已有192名大学生村官走上创业富民之路,兴办各类项目171个,投资总额超过5500万元,带动就业2300多人。


  团淮安市委书记陈灼说:“‘一村官两项目’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服务大学生村官创业,带动农村青年致富,实现组织网络覆盖和扩大活动影响力,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