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大学生村官 “变身”社会体育指导员

来源:新华网 作者:黄杰 林凯

  张晓菲,2007年从淮阴师范学院毕业后,她来到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五里镇刘洼村,成为了江苏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而现在,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的张晓菲又多了一个头衔,那就是村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培养700村官成合格体育指导员

  2009年5月,淮安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和体育局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大学生村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程。该工程的目标是将全市700多名大学生基层干部培养成为合格的全民健身指导员,并通过他们在村和居委会建立全民健身网络和各种运动队,从而使体育网络连接成片。

  淮安位于江苏苏北平原的腹地。历史上,淮安曾是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但现在的淮安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推进,淮安市也实现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满堂红”——村村有健身活动场地、乒乓球桌、篮球架和健身器材。

  有了器材但缺人才,淮安因此抓住“大学生当村官”这一机遇,推出了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项目,并细分为“六个一”,即成立一批农民体育俱乐部、召开一届村综合性运动会、编印一本《农村体育实用手册》、组织一次村干部全民健身展示运动会、创编推广一套农民健身操、举办一次巡回科学健身知识讲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受欢迎

  张晓菲在大学的时候,喜欢健身操和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在培训后,她便和同在五里镇工作的另外6名大学生村官一起商量组织一次活动。不久之后,首个镇“全民健身日”活动便在镇里的中心村——五里村举办了。大学生村官们组织了打篮球、乒乓球、拎沙袋、拔河等活动,并带来了全新的农民健身操。这套健身操融合了插秧、割麦、播种等农村劳动动作,和农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回忆起第一次教村民们健身操的情景,张晓菲说:“这套操动作简单、容易掌握,所以大伙儿都很容易接受。一开始不少村民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做,但他们同时又觉得新奇和欢喜。从最早的零星几个人跟我们学,不一会就看见远远的也有村民开始做,渐渐地竟然排成了一个整齐的队伍。”

  “偶尔有村民跟不上我们的节奏,还会嚷嚷着让我们重新教一遍。有人过了两天忘记了动作,在路上看见我还会特意拉住我问我接着怎么做。学的好的村民,也会自发地去教其他的村民。”张晓菲说。

  有的村民说:“之前还是上学的时候做过广播体操,现在由专家把我们农民做农活的动作全编进来,真的很亲切,也容易上手。”

  另一位村民表示:“过去我们业余时间就是打牌、打麻将,现在政府组织我们农民搞健身,还有村官带头做,我们也很愿意提高身体素质。”

  “淮安模式”成全国首创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认为,有了体育这一绝佳的切入点,大学生村官才能更快地深入到农村工作中去。

  对此,张晓菲更是深有体会。她虽然是淮安本地人,但从小在市区长大,没有过在农村的生活经历。初到刘洼村,她不了解村里的情况,不知道工作从哪里展开,想做点事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即使经过了将近两年的工作时间,她和村民的关系也没有融洽到让村民把她看作“一家人”的地步,只能算得上是工作关系。但在带领村民展开体育活动后,她和村民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村民们现在也亲切地叫她为“小张书记”。张晓菲在村里的工作,也因此更好地得到了推广。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表示,北京奥运会后,国家正在酝酿体育体系的转型,将来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全民健身、投入到农村体育事业中。而淮安作为农民健身的先行者,农民健身运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亮点纷呈,农村面貌为之一新。这一成功的宝贵经验,将为我国体育体系的转型提供重要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