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见真情 江苏靖江大学生村官风采录
虞鑫
|
肖智玮
|
吕靖宇
|
高萍
|
在这里,我们要讲述的是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按照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上大学就相当于旧时的进京赶考,中榜了,就能做官,且能进京做大官。特别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跳出农门,吃皇粮。2008、2009年,江苏省委组织部先后分两批在省各大高校公开招募自愿前往农村任职的大学生。至目前,靖江市已有黄章进、沈丹、肖智玮、闻逸玲、熊彬、虞鑫、徐玲、黄帅、姜荻、韩颖,吕靖宇、黄天棋、高萍等40余名大学生,担任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施展理想和抱负,为靖江的经济建设奉献青春和才华。
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
虞鑫
家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恒义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现为东兴镇惠圣村村党组织书记助理。
他是农民的儿子,带着父母亲以及亲朋好友的殷切期望,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他的心里,充满着对党和祖国的执着热爱,激荡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青春力量的激情。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是他追求的理想和抱负。在他纯洁的思想中,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能服从祖国的召唤,能响应党的号召,是引以自豪的事。
2007年4月,共青团中央向全国发出号召,支援苏北地区最贫穷县市行动。
“我得到消息太晚了,没报上名。”虞鑫说,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着一个热门的词汇:志愿者。许许多多的大学生都向往着当环保志愿者、捐款志愿者、献血志愿者、奥运志愿者。虞鑫也想当志愿者,当一名支援苏北地区最贫穷县市行动的志愿者。没报上名,让他感到遗憾无比。但他想用所学到的知识为人民服务的激情依然在熊熊燃烧。
2008年5月,江苏省委组织部再次向全省各大高校发出号召: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一次,虞鑫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们学校录取了三个人,我是其中之一。”虞鑫说,报考村官的程序,和报考公务员的程序一样严格,笔试、面试、政审,一样也不少。
2008年7月,经组织部门选拔,虞鑫等五名高校毕业生到靖江的五个村任职,成为靖江市首批“大学生村官”。
虞鑫接到聘任通知书是在2008年的7月28日。和城里长大的孩子不同的是,虞鑫喜欢农村,熟悉农村,走在似曾相识的乡间小路上,虞鑫如鱼得水。虽然,爸爸妈妈含辛茹苦将他培养成大学生,到头来却回到农村工作,不理解,不开心,但虞鑫心里明白,这是国家对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是给大学生到基屋锻炼的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从大学校园到农村,从大学生到“村官”,在靖江广袤的田野上,他能够适应角色转换吗,在工作和生活中又会遇到哪些事情呢?
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的虞鑫,应该是个高材生。可到了惠圣村后,村里的老支书却给他上了一堂数学课,教他写阿拉伯数字。一次在养老保险登记的时候,数字写得很潦草,很多“3”“7”都分辨不清。事后,老书记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事情无大小,都要认真对待。
虞鑫在大学里曾经担任过学生会副主席,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进村后,他参与“反腐倡廉电教月活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等多项工作。全镇12个村的电子政务的维护也由他包了下来。随着对工作和村民渐渐熟识,虞鑫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惠圣村是一个贫困村,底子薄,基础差,没有一个经济实体资源,村委会每年的收入仅一万余元。如何让村集体发展壮大?他开始思索起农民致富问题,并提交了一份“创建果园,带动农民致富”的报告。
他的设想引起村党总支部书记徐建的高度关注。徐建认为,创建果园的计划应该可以实施。经村干们的共同努力,创业园开工建设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占地100亩,规划有休闲垂钓、提子园、自助烧烤区、果品采摘区等,另有四亩地,留作消费者自选自种的菜园子。按计划,2010年五一节前,休闲垂钓、自助烧烤将对外营业开放。2011年夏,果树采摘的喜人场面将成为现实。
到农村去当一个“大老师”
肖智玮
家住靖城街道,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现任孤山镇联华村党总支副书记。
刚刚从学校毕业的肖智玮还透着浓浓的书卷气。
肖智玮是学音乐的,他的举手抬足,他的言谈举止中,传递着艺术的气息。2008年上半年,上大四的他面临着就业。他开始到处打听招聘信息。“南京建邺区招聘老师,我去考了,还真考上了。”肖智玮说,家里人都为他能留在南京当老师而高兴。但他总认为,这不是他最理想的选择。当江苏省委组织部招聘村官的消息传到学校时,他动心了,经过一番慎重的思考后,他决定,到农村去,这才是最大的挑战。虽然父母亲反对,可他还是毅然地报名、考试。
“想象在美丽的农村中,那些开满田野的油菜花和崎岖的小道,有种浪漫的情怀。”肖智玮从小生活在城里,对农村生活有种特别的向往。可到了现实中,他才发现农村工作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浪漫,而是充满生活的琐碎。最初在村里的几天里,他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甚至一些简单的农作物都分不清,许多当地的方言也听不懂,对农村工作,他完全是一个陌生人。
虽然,人在农村,当上了村干部,可肖智玮身上学生的味道依然很浓。他习惯下班了,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听音乐,写博客。特别是对音乐的酷爱,四年的音乐教育专业,让他一有空闲,就会翻翻音乐书、弹弹琴。“健盘类的琴基本上都会弹。”肖智玮说。而他对音乐的敏感,也在农村工作中得到了发挥。
他在博客提到的两件事,可以说是他对农村工作学习生活的真实感悟。
2009年4月2日
村委会开始规划郑家组至龚家组道路。“建房造屋难又难,修条马路最是难”是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上个月,工程进行到尾声,路做好,从路到某户家门口还有大概两米左右的空地没有浇铺水泥。他不干了,找村主任说理。
理论了一下午,为了不耽搁工程进度,村主任自己搬了一袋水泥,让我帮他拌水泥,他亲手给该户人家铺水泥。
村主任手脚很是利落,我一边加水一边看着他,一种敬畏、一份尊敬;一种佩服,一份自省,这样的干部才是农村的好干部,这样的干部才真的让我觉得“人民的公仆”的真正意义,我虽然每天按时上下班,按时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对工作任劳任怨,可要让我做到这个程度,我还真的自愧不如。
2009年7月12日
今天,我听到一阵乱糟糟的琴音,一听就是乱摁出来的。我好奇地走进屋内一看,一个小男孩正对着电子琴左摁一下右摁一下,完全没有章法。随口一问:“想学琴吗?”小男孩想都没想就摇摇头,过了一会,又慢慢地点了点头。我一把抱起小男孩说:“叔叔教你好不好?”小男孩高兴地直点头。这个小男孩就是顾洋,这以后,我每两个星期特地到顾洋家一次,从最简单的五线谱教起,如今,顾洋已经可以完整地弹出十几首曲子。
这件事让我很开心。
肖智玮教顾洋学琴的事传开来后,又有四个农家孩子求上门来,要跟他学琴。现在,肖智玮走在田间,有人叫肖书记,也有人叫他肖老师。这让肖智玮有了为人之师的美妙感觉。
在肖智玮的印象中,很多人都向他灌输一种理念:大学生去当村官,首先要当好一个农民。他不赞同这个说法。他认为,大学生走进农村,其实是走进了另外一个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里,大学生有必要将所学到的知识、才艺传授给农民朋友,从某种意义说,农活,他要向农民朋友学习,而在其他方面,他可以当农民朋友的老师。也许,正因为有了“互补”的理念,肖智玮对农村的工作、生活充满了激情和热爱。
高校的校花,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
吕靖宇
家住城北园区新佳新村,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现任城北园区城北村党组织书记助理。
现任城北园区城北村党总支书记助理的,是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的吕靖宇。这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在她的身上,处处洋溢着现代大学生的时尚和前卫,青春的笑容,披肩的长发,阳光而又健康的装束,站在面前的吕靖宇怎么看,怎么也不像在农村工作的村干部。
在大学同学的眼里,吕靖宇是个才女。从上高中起,她就喜欢上了文艺,她的文艺爱好包含了很多,有唱歌、跳舞、演讲,还有看小说,写散文和随笔。天生的文艺天赋让吕靖宇走到哪里,都成为大家喜欢的人。在她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里,经常做梦的她,对未来充满着向往和渴望,要当一名教师、编辑、记者、甚至文员或者是社会慈善家。
“我参加过几次就业考试,但都没考上。”吕靖宇说这句话时,流露出的沮丧神情依然很明显。但很快就恢复了爽朗的一面。2009年,吕靖宇考研失败。毕业后回到靖江的吕靖宇就像一位猎手,到处寻找就业、招聘的信息。在获知靖江招考教师的消息后,她磨刀霍霍,摩拳擦掌,埋下头来复习功课。不料,却以一分之差与面试失之交臂。随后参加公务员招考,又以失败告终。
大学时光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璀璨的年华,永远无法复制也无法消逝。但这样美好的岁月,依然逃避不了毕业。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自己的职业:教师、编辑、记者、甚至文员。但我依然没有抵得过万人过独木桥的强劲竞争,一次又一次考试败北……我一度陷入了深深的挫败感中,我觉得我的人生好像一下子看不到光明,所有的梦想都破灭了。
吕靖宇在博客中坦露心声,她将痛苦倾述于笔端。
仿佛是命里注定的吧,要经受三次考试的磨难。吕靖宇笑称,考村官是第四次了,这一次,不像前几次那样紧张了,轻松上阵的她竟然考上了。喜出望外。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一次真的考上了。就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刹那,她差一点哭了。这其中的滋味她最清楚:有高兴,也有失落。高兴的是,经过层层竞争,居然考上了。失落的是,许许多多的梦想在此刻成为幻想,成为过去。
2009年7月,吕靖宇被任命为城北园区城北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刚来到村里的漂亮的女大学生吕靖宇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农村工作对于她来说,是陌生的。她有些茫然无措。跟在老村干后面走访农户,她感到羞涩。不知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更不知怎样去和农户交谈。“我第一次独立去一个农户家处理问题,紧张得不得了,一开口说话,手心里全是汗。”吕靖宇说,村民们喊她:吕助理。她有些不习惯,但必须学会适应。为了找到工作的突破口,为了熟悉村上的情况,她开始从村委会的文案工作做起。她将村里各小组的各类文档输入电脑,将农户们的合作医疗保险名单整理,建立电子档案。空闲时,跟随村干们到村里走访,熟悉情况。2009年9月,市六中的部分拆迁任务开始了。
分配给吕靖宇的任务是3户人家(配合村主任)。她对这段完成拆迁任务有一段博客。在此摘录:
我参加了拆迁工作,难以想像,拆迁,是一家一家说服才能完成的。深夜12点了,村主任还在农户家里“谈判”。长这么大,我还是初见这样的阵式,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随便发表议论,这都与我对拆迁政策、拆迁难度的理解太少有关。但也是通过这一次,我懂得了很多事理:村官不是那么容易当的,要挨骂,要挨冻,要受气,还要有一个能容天下事的宽阔胸怀。
问起吕靖宇当村官有哪些感想。她说:责任重大。村官就是一个村里的负责人,为村集体谋福利,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都需要村官有一个负责任的心。吕靖宇说,她正在努力将自己融于农村干部的行列中,现在为村里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她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深入了解。
在家乡广袤的土地上,收获喜悦
高萍
家住马桥镇,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现任马桥镇马桥村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高萍说,当村官的事,连她自己都没想过,上了四年的大学,四年后又回到原地,而且还是在老家的一个村里做起了村干。第一天去报到上班,看到村里人的异样目光,心理上还真有些接受不了。
高萍的家就在马桥镇福兴村。2004年夏天,当徐州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村里时,全村的人都为她高兴,亲戚朋友都为她考上大学、走出农门而举杯庆贺。那一刻,手捧着录取通知书的高萍,心里充满美好的幻想,师范大学毕业,能当上老师吗?应该可以的。她这样对自己说。怀着站上三尺讲台的愿望,她努力完成每一学期的学习功课,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在校期间光荣入党。
2008年7月,高萍参加省委组织部的招考村官的考试,被顺利录取。“在自己的家乡工作,有种特别的亲切感。”高萍说,从学校到基层工作,自己还不具备处理村里事情的能力。一切都是陌生而又新鲜。
“农村工作不会有什么大的事情,但是却异常繁琐和复杂。”高萍说,想象中订小麦种的事情应该很简单,可真正工作时,才发现不那么顺利。她一家一户上门向农户介绍新品种。可农户们不相信新品有多好,而是坚持要用自己家里预留的种子。这让高萍很为难,不知怎样来说服农户选用新品种。村民们各有各的道理。找来宣传资料给他们看,他们也不听。
晚上,她回家翻书,忽然看到,书上有关于新麦种的介绍。她眼前豁然一亮:这正是她所学的专业:生物科学。第二天,她再次上农户家推销麦种时,便掰着手指头将新麦种的好处一一数了出来:一棵麦苗可以生出几枝麦穗,一亩地可以多打多少斤粮食,可以节省多少肥料。然后,再数出原来的小麦种的不足之处。这么一来,农户还真信了她,都说她是科学的,可信的。
“做什么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要按部就班,一点点地进入状态。”高萍说,在农村工作,百姓讲道理、说政策,要有耐心,还要对村民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
2009年春天,马桥村的村民们开始种植葡萄。高萍和村民们一起从葡萄育苗开始学习,搭棚、培土、施肥,一样一样,认真学,就像当年在课堂上学文化知识,晚上将白天所学的,记在本子上,然后对照着到网上查询相关知识,第二天讲给村民们听,村民们都夸她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姑娘。
用心播种的高萍,收获着感动,收获着尊重,收获着喜悦。
“要想成才,就得乐于走别人不愿走的路,敢于冒他人不敢冒的险。”高萍说,她更愿意将任“村官”的时光当成是再学习的机会。农村工作考验的是真本领,把农村工作做好了,以后做什么工作都不怕了。
她在博客上写道:
每一次得到领导的赞扬,我都认为当“村官”当出了成绩,很开心。我开始渐渐熟悉了农村工作,开始慢慢融于农村这个大家庭。当上村官后的我每天面对的最多的是中老年人。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小孩子上学,留在家里的大多是中老年人。这对于才23岁的女孩子来说,是个挑战。
每次有村民找我办事,都是年龄比我大的,我有些拿不定主意。我处理的第一件村里的事,是为一个老太太处理家庭矛盾。看到老太太哭哭啼啼的样子,我想不出用什么办法让她别哭。只好陪着站在她身旁,劝她,等到她不哭了,才听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后,打电话向老支书请教:这件事,我该判谁对,谁错?
高萍为村里设想的第一件大事,是计划为村里建网站。马桥村是马桥镇的大村,但村里没有自己的网站。高萍认为,当今这个时代,网络是联系世界的桥梁,没有网络,就等于少了与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如果,能建起马桥村网站,那么,村里的种植户、养殖大户的各类信息以及村里的工业经济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站,对外界宣传了。
高萍将自己的想法,向村支书作了汇报,村支书很支持。让她先做起来。俗话说:“百姓、百姓各有个性”。高萍设想在网站上为有个性的村民开辟小栏目:我是农民。专门写村里农民创业、致富、助人的故事。高萍,这个曾经梦想当一名教师的大学里的校花,在家乡广袤的土地上,绽放着她美丽的青春,书写着她劳动的岁月,她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专业知识逐渐融入到了农村工作中,她努力着,也快乐着……
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先行者,虞鑫、肖智玮、吕靖宇、高萍等一批大学生村官,已经在靖江农村这个希望的田野里,找到了自己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他们想村集体所想,为农民之急所急。他们从最受农民欢迎、最能给农民带来实惠和最易于落实的事情做起,从刚来的“外乡人”变成农民的“贴心人”。
他们在高校毕业生中发挥着表率模范作用,引领靖江的大学毕业生们到农村基层去,服务“三农”,服务广大的农民朋友。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他们将成为,也终将成长为靖江新农村建设中的中坚力量和领跑者。
- 江苏徐州大学生村官“三夏”忙 (2009-06-12)
- 江苏省大丰市大学生村官工作:无悔的青春 (2009-06-14)
- 江苏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杨晶晶为“准村官”支招 (2009-06-15)
- 江苏扬州大学大学生村官远程服务站启动 (2009-06-15)
- 江苏省徐州沛县大学生村官要记“民情日记” (200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