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生村官为民带来现代智慧农业新设备
本届农洽会首日,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进来,带来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形成一个个鲜活的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生长点。
一台手机操控一个大棚
29岁的万俊波是东台三仓镇陈林村的党总支书记,因为对农业感兴趣,大学生村官一做已5年。昨天,他带着一台新设备来到会展中心,让很多前来参观的客商和种粮大户眼前一亮。
这是一台“互联网+农业物联网”设备,就是通常所说的“智慧农业”产品,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实现远程操控。点子是万俊波的,研发是他和上海一家公司一起做的。“以前我的蔬菜大棚里有10个工人,使用了这个平台后,现在只需要一个工人,因为自动开启设备后,通风、施肥、打药水这些事情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操作。万俊波现场演示给记者看,他点了点自己的手机,模板上的“灌溉”和“天窗”指示灯立刻就亮了,“手机里事先已经安装好一套程序,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在大棚里布好线后,通过遥控手机,直接进行管道灌溉;如果湿度大,系统报警,通过一键式操控,大棚里的天窗也能自动打开,这些都不需要依靠人力了”。
现场一位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这种设备只在电视上看过,以为只有国外的机械化农业才有,没想到咱们东台的大学生村官也能研发出这套设备。“我有个亲戚在射阳长荡搞蔬菜大棚,三四十亩,我要告诉他,现在有这么个好东西了。”
万俊波说,这套设备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普通农户,“据我了解,这是全省首个面向基层农户使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农业物联网设备。”
返乡青年带领农户种蓝莓
昨天,26岁的仇春辉带着他和农户们种植并生产的蓝莓汁,来到会展中心,这种新型果汁一经品尝,就受到不少嘉宾客商的青睐。
“我保证,我们的蓝莓果都是质量上乘的果子,绝对没有劣质果。”去年他创建了盐城首家蓝莓种植基地,占地60多亩,可以进行蓝莓采摘和蓝莓种植技术推广。
仇春辉是亭湖区南洋街道人,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外地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此后创业几次,有成功有失败,“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仔细琢磨,还是决定做农业,因为最稳妥,也最有前途,我就果断回家了。“
在老家南洋的种植基地,他与山东青岛的国内知名蓝莓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改良了种植技术,利用有机肥和发酵秸秆,从源头上解决了当地土质反复偏碱的问题。此外,他还开发了休闲观光生态园,占地120亩,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发展线下休闲观光项目,“在网上就可以订制观光服务,有瓜果采摘、家庭踏青、团队拓展训练等。”
他说,这次农洽会给了他莫大的机遇,“不少人不熟悉我们那块地,通过现场展示产品,分发宣传单,很多人知道,原来南洋有这么一块地方,也有经销商表示想和我们谈蓝莓果汁的合作。”
六旬农民来农洽会看个鲜
62岁的李红南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昨天一早6点多,他从大丰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站点上车,乘坐盐丰公交赶到盐城汽车站,“到车站后打了车,就10块钱,十多分钟就到这里了”。
在盐城展区前,他仔细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眼前这个近三百斤的巨型南瓜,直念叨,“种了一辈子田,从没看到过这么大的南瓜。”他说,自家有12亩田,这几年一直种的稻子和玉米,去年一年纯收入不到三万元,“不算多,想再尝试种点别的,多赚点钱。我们那里盐碱地,不知道种什么新品种合适。”
老李是比较新潮的农民,家中配备了电脑,平时也爱好从网上获取一些信息。“这次盐城办农洽会的消息,我就是从网上看到的,我以前都不懂啥叫农洽会,今天赶过来看了才知道,原来是把各地的农产品做个展示给大家看啊,真是大开眼界。”
他挎着一个包,拎着两塑料袋,一个一个展区走,并上前咨询,“港口盐碱地那块,适合种哪些作物?”在省农科院展区内,工作人员尚林告诉他,这次省农科院带来的新水稻品种盐稻12号,就比较适合在盐碱地栽种,米质好,产量高,抗病性强。老李仔细看了看眼前的盆栽水稻,用手掐了掐稻米,并拿走了两张宣传册,“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反正这上面有号码,不懂就打电话问。”
最让老李吃惊的是,现场的农产品经过一番深加工和包装,样样精美。“你看人家一个普通的玉米,变成真空包装,放进礼盒,就不一样了哦!”老李说,又比如黄秋葵,“今天看到,这东西做成饮料、酱菜的可多了,听说东台农民好多都靠种这个发了财,我们那里说不定也能种。”
- 江苏省南京市大学生村官为新任村官现身说法 (2011-07-28)
- 江苏省大学生村官汤鹏飞:编写传诵创先争优 (2011-08-08)
- 大学生村官张秋香:在农村基层闯出一片天地 (2011-09-08)
- 江苏省南通市大学生村支书沈春健忙碌的一天 (2011-10-10)
- 江苏大学生村官宋炜太湖孤岛上一呆就是五年 (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