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干部:让留守儿童在社团中感受温暖
江苏省宝应县西安丰镇地处里下河地区,素有“三滩、六水、一分地”之说,土地资源短缺,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年轻人纷纷涌向城市打工,造成了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据统计,西安丰镇中小学去年在校生2012人,其中,留守儿童659人,占在校生总人数32.8%。为了让这些留守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快乐地度过童年,近年来,西安丰镇以“七彩桥”社团为载体,把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社区教育拓展的一件实事来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整合力量,成立“七彩桥”社团。为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西安丰镇社区教育中心先后成立了“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室”,并将两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整合,开展大学生村官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去年,西安丰镇牵头成立“七彩桥”社团,镇社区教育中心每年召开社团领导小组会议,制订年度活动计划、月度安排,落实活动经费,明确经费筹措渠道。
优化保障,全镇形成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氛围。西安丰镇政府将“七彩桥”社团工作纳入每月的议事日程,同时镇人大、财政所、妇联、关工委、团委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去年暑假,“七彩桥”社团筹划让孩子们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遇到了资金不足问题,西安丰镇财政部门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帮扶,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强化帮扶,大学生村官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大学生村官将加入“七彩桥”社团视为了解民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路径,他们以实际行动守护留守儿童。朱郭村大学生村官陈程,除了坚持参加结对帮扶活动外,还在每年新学期开学时,给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在天气寒冷时给留守儿童添置衣物,逢年过节还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家庭。
针对留守儿童生活单调、学习偏科严重等现象,大学生村官还根据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辅导其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张吉村大学生村官高超帮扶的学生乐志鑫,理科学习成绩较好,文科较为薄弱,他便经常与乐志鑫谈论文史知识,使一度失去学习信心的乐志鑫树立了新的学习目标。
大学生朱梦影来到苗圃村后,看到不少留守儿童周末生活无人照管、学习无人过问,她便创办了“快乐驿站”,让孩子们在这里阅读、绘画、拉二胡,丰富的活动吸引了30多个留守儿童在这里度周末。“‘快乐驿站’是我实现梦想的阵地,也是我心灵的一片净土,看到孩子们纯真、质朴的样子,我就会忘记烦恼和疲劳。”朱梦影说。
“七彩桥”社团自成立以来,诸多活动的高效开展,不仅提高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也改变了留守儿童孤僻、不愿与人接触的性格,使他们变得更加开朗,赢得了留守儿童和家长的赞誉。
留守儿童胡倩的爷爷曾在“七彩桥”社团活动现场激动地说:“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常常感觉力不从心,是社团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照顾,解决了我的难题,也让孩子变得更加开朗。”
实践多年,西安丰镇社区教育中心的留守儿童工作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镇关工委主任衡德春认为,留守儿童群体能否健康成长,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为与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村官,“应珍视每一次与他们接触的机会,为他们带去温暖与活力,打通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