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张有厚的新年愿望是帮助村民修桥

来源:信息日报 作者:彭晓华
    “大学生村官”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大学生去基层组织任职会给当地和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春节期间,记者采访了永丰县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张有厚,倾听了他的生活与梦想……

张有厚关注的木桥

  离开山村上大学,毕业后又当起了村官

  张有厚来自永丰县的一个小山村,家人都希望他通过上大学离开农村,留在城市里工作。然而,前年大学毕业后,张有厚又回到同为大山里的永丰县谭头乡谭头村,当起了一名村官。

  张有厚告诉记者,当时家里很反对他去当村官,而且那时他已经考上了县里招聘的老师。但从农村走出来的他,却更希望能为农村的父老乡亲多做些实事。于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当一名村官,力求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农村的面貌。

  张有厚说,基层工作繁杂琐碎,跟村民打交道一定要有耐心,要多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其任职的永丰县谭头镇谭头村,村民都亲切地叫他“小张”。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热闹,喜欢和村民们打成一片,从而了解到更多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网上发帖为村民推销毛竹

  张有厚告诉记者,通过老村干部传、帮、带,再结合他自己的体会,他觉得做基层工作,就要善于和农民交朋友,要善于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通过“凑热闹”,他能够将村民们的意见记在心里,以后在村委会讨论问题时就用得上。

  而现在,怎样带领村民致富,则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由于谭头村离县城有85公里且地处大山深处,有丰富的毛竹资源,他一直在琢磨怎样利用村里上千亩的毛竹林。可是,由于缺乏销路,这些毛竹目前只能卖给一些建筑公司搭脚手架,价格非常便宜。

  张有厚称,他想引进一些深加工的厂子进来做一些艺术品,比如杯子、梳子等,甚至更多的竹制产品,从而将竹子的价值提高。一直以来,他始终将这件事记在心里,一有机会就向别人推荐,并在网上发帖子寻找信息,希望能帮村民们的毛竹打开销路。

  新年愿望是帮村民修桥

  采访中,张有厚告诉记者,村民致富是一条长远的路,但现在最让他揪心的是隔壁杨梅江村里的一座木桥。村民每天出行干活、孩子上学,都要经过这座桥。可是一旦遇到涨水,桥就没法用了。他表示,虽然这座桥不在谭头村,但每当看到孩子们经过这座桥去上学时,心里都会为孩子们捏一把汗。

  记者看到,这座木桥由几根木桩和几块木排构成,结构简易,人走在上面都能感觉到明显的晃动感。杨梅江村的几百名村民,每天都要经过这座桥去农耕、上学。于是这座木桥也就成了张有厚的一桩心事。

  张有厚说,一到下雨天木桥就很滑,万一有人掉到河里就太危险了。为此,他曾向交通部门打听过修桥的事,交通部门的负责人称,修建一座5米宽,8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桥,至少需要80万元钱的资金,除去政府补贴,村民还需筹集59万多元。

  去年8月份,一家网站面向全国大学生村官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溪桥”的摄影大赛,大赛设一等奖1名,奖品是援建便民桥一座,于是他赶紧拍了这座桥的照片送去参赛,但只获得了第2名。

  采访结束时,张有厚表示,将木桥修成石桥,带领村民们尽快致富,就是他新年最大的愿望,他也将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