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边防民警帮扶大学生村官 在农村建功立业

来源:威海晚报 作者:李同葆

民警与大学生“村官”一起调研

  □本报记者 李同葆 通讯员 杨建锋/图

  威海边防支队积极响应党中央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政策,自6月起,采取驻地任职民警与大学生“村官”“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共建新农村活动。活动开展过程中,边防民警帮助大学生“村官”克服种种不适和困难,引导他们走出初入农村的迷茫和无助,逐步赢得群众的认可。

  共建活动中,大学生“村官”不断成长,他们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积极进取,在农村建功立业。

  张云峰:助大学生“村官”建起“民生小广播”

  “从大学生到村官,工作能够得心应手,离不开张书记的帮助。”提起自己半年来的工作经历,大学生村官郭经感慨道。

  郭经是荣成市虎山镇人,2008年6月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今年1月,被荣成市委组织部任命为虎山镇西塘子村村主任助理。虽然自己是本地人,跟村民沟通不是问题,但一开始面对村民的质疑和不信任,郭经也束手无策,也曾一度畏惧退缩,甚至想过再考研。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在同村兼任副书记的冯家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张云峰,两人结成了“帮扶”对子。

  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和郭经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张云峰实施了“每月共同化解一起纠纷或查处一起案件、进行一次普法宣传、播放一次农村电影、开展一次上门慰问、分析一次村官工作”的“五个一”工作法。张云峰领着郭经走街串户,帮助他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并帮助他制作了“自荐卡”和走访记录本,还把“宗族法”、“地图法”等自己多年总结的走访方法毫不保留地教给了郭经,让他很快就掌握了村情民情,突破了与村民的“熟悉关”和“群众工作关”。

  能跟老百姓搭上话,开展工作就顺畅多了,郭经也更有信心了。为帮助村里办实事、办好事,郭经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广播特长,与张云峰一起收集资料并利用村委喇叭搞起了由“新闻揽粹”、“村委通知”、“村民心声”、“农科学院”和“村民文艺”等五个栏目组成的“西塘子之声”广播节目,让百姓随时随地了解国家政策和致富信息,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这小伙子挺有有想法,能干点事。”每次听到村民的夸赞时,郭经心里总是暖呼呼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村官工作好好做下去。

  侯志强:帮大学生“村官”实现沟通“零障碍”

  边防民警侯志强是人和镇北齐山村支部副书记,在他的努力下,硬是把一个南方女孩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荣成人”。

  今年1月,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的23岁湖北女孩胡亚丽开始担任人和镇北齐山村支部委员。

  自幼在南方长大,上大学期间只讲普通话。胡亚丽开展农村工作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方言关”,担任“村官”后,很多荣成方言她都听不明白。第一次走访农户时,村民用方言跟她攀谈,胡亚丽听了半天也不明白什么意思,后来,村书记用不正宗的普通话,加上手势比划“翻译”,她也只是似懂非懂。

  因为听不懂当地话,胡亚丽根本无法融入村民生活,一度产生了辞职回老家重找工作的念头。后来,兼任村支部副书记的民警村官侯志强找她谈过心后,胡亚丽这才知道侯志强跟她一样,刚来荣成工作时也遇到了语言问题。侯志强专门把本地难懂和经常用到的方言写到一个个卡片上送给她,让胡亚丽随身带着看、留着学。刚开始学得不像,还经常闹笑话,侯志强就将自己的MP3送给胡亚丽,让她用MP3把白天走访时和村民的谈话录下来,晚上回去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当地的大部分方言胡亚丽基本都能听懂了。语言关克服了,与村民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胡亚丽说,记得刚到村里不久,走访村民连承珊家时,因为讲普通话带来的陌生感,老连连凳子也没有端出来让她坐一坐。而前几天胡亚丽又到老连家走访,全部用方言跟他对话,老连又是端凳子,又是倒茶水,热情多了。现如今,胡亚丽在村里不再讲普通话,跟村民打交道全用地地道道的方言,村民夸她说,“这小闺女脑瓜子真灵(聪明)!”

  刘光旭:带“网瘾村官”走上助民路

  “如果不是刘警官,我至今还沉迷在网络世界中,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呢。”25岁的大学生村官刘光旭说。

  今年1月,毕业于山东交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倪磊被选聘为马栏(jiang,土字旁加耩字右半边)村村主任助理。

  倪磊自小在城市长大、在城市上学,对农村生活几乎一无所知。刚到村里时,由于马栏(jiang,土字旁加耩字右半边)村地处沿海,村民生活相对富裕一些,平时村务工作也比较少,倪磊平时无所事事,就购买了电脑、网卡,闲暇时间靠QQ聊天、打网络游戏打发时间,村民都暗中取笑他是“网瘾村官”。

  今年6月,倪磊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宁津边防派出所民警刘光旭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刘光旭是个热心人,为帮倪磊扭转“爱上网”、“头脑空”的工作状态,从6月15日开始,刘光旭带着被子、蚊帐住进了村委接待室,与倪磊同吃、同住。除了平时处理“片”里的治安工作,几乎天天都领着倪磊一起到老百姓家走访,好几次还跟百姓一起去赶小海、捞海带。每到一个地方,刘光旭都热情地把倪磊介绍给村民,教倪磊记下村民的生活情况和对村里工作的意见建议。

  在深入体验渔民生活的过程中,倪磊发现渔村生活原来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枯燥无味,渔民们也并不是那么不易接近。经过近半个月的走访,倪磊记了厚厚的一本工作日记,情况熟悉了,发现的问题也多了,倪磊发现马栏(jiang,土字旁加耩字右半边)村有“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人口老龄化严重、外来暂住人员生活边缘化”三个突出问题。就此,他把调研材料写成了汇报文件。村长和镇党委书记看了,对倪磊能很快进入角色开展工作很是满意。

  现在,倪磊再也不把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上了,而是根据“家电下乡”活动中很多村民都买电脑的情况,用他大学时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义务为村民安装电脑、调试软件、教给他们上网知识,现在百姓一遇到电脑问题就打电话找倪磊。每次想到自己能够利用所学专业为百姓办几件实事,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一点小小的贡献,倪磊心里都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