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 布依山寨燃激情 西部边陲展风采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赵一飞

  2008年12月9日,怀着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的豪情壮志,我来到了这片民族气氛浓厚的布依族村寨里——贵州省册亨县秧坝镇者术村,开始了我忙碌而充实,无怨不后悔,绚丽又辉煌的“村官”路,切实体会到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

  多走访,深入群众,察村情民意,理清发展思路

  “你是我们村里的人。”要让群众支持,就必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先当好“村民”,再当好“村官”。为了尽快熟悉农民、融入农村,让农民接受我、肯定我,我给自己下达了一个任务,就是要在一个月以内熟悉和掌握全村的基本情况。所以,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平日还是周末,我都到群众家中去坐一坐,和他们聊一聊家常,问一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对村“两委”班子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在走访过程中,我重点访问两类人:一类是残疾人、特困户、孤寡老人、贫困老党员等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农业种植、家庭收入、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情况;另一类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他们见识比较广,视野比较开阔,对村里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一个月的走访,我不仅掌握了村里基本情况,熟悉了村里的风俗习惯,还与群众增进了了解、加深了感情,好多村民都亲切的叫我“小赵”,不再像开始的时候叫我“赵领导、赵书记、赵村长……”之类的既名不副实又让我感觉不自然的称呼。

  “你是大学生,我们的发展靠你了。”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理念决定方向。为了制定符合本村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我经常到村组干部家串门,向他们请教问题,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他们一起拉家常、想点子、出主意,共商脱贫之计,同定致富之策,经过反复酝酿讨论,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主题(抢抓机遇,逆势奋进赶超,破解难题推动跨越,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两个转变(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和服务意识,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力求三个突破(在矛盾纠纷调解上有突破、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有突破、在促进组与组之间和谐稳定上有突破),突出四个建设(党的建设、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提高(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群众整体素质、提高“两委”班子综合能力、提高“两委”班子团结质量、提高广大群众对“两委”班子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抓落实,恪尽职守,解群众忧愁,强堡垒夯基础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工作中,我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直努力践行着这一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原则。平时在我的办公室,会经常听到这些群众声音:“小赵,麻烦你帮我写个申请,我要帮我小孩改名字”。“小赵,低保可以领没有,麻烦你帮我问一下”。“小赵,麻烦你帮我复印身份证,我要贷点款”。“小赵,危房改造要来了没有,到时候帮我考虑一下,我家困难哦……”不管群众找我干什么,我都尽力把事情做好,如果不能马上办理的,我会答应在什么时间办好。时间长了,找我的群众也多了,特别是赶场天,有时忙得连中午饭都没有时间吃。

  我在村里办的第一件大事,也是让我自豪的事就是修通了板王组从省道“312”线到组里共计长约500米的公路。在2009年5月的一天晚上7点,我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到村里面去组织群众开会,和村民商量修建进组公路的事,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舍不得自家的田,像吵架一样气氛很紧张,后来我和组长、老支书稳住了局面,我向他们分析了修路后和修路前情况,和他们解释修路不仅方便出行,更重要的是运输物资方便,修房子方便运材料,还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最后和他们开玩笑说:“等修通了路,大家取媳妇也要方便点、有面子点嘛”,村民都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已经是晚上差不多12点了,当然事情的结果也达到了我的设想。第二天一大早就有村民打电话给我说:“小赵,麻烦你过来指点一下,我们准备动工”。挂完电话,我就立刻赶到了板王组,好多人在修路啊,一副欣欣向荣景象。此刻,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感、成就感。

  接下来的日子,我又组织他们筹集资金7000元,100余人投工投劳10多天,并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解决缺口资金,修通了从省道“312”线到组里共计长500米、宽4.2米的公路,解决了多年来因多种因素干扰一直未做的事情。在今年2月,这条路又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得到了硬化,寨子里51户家家门口都成了水泥路。后来,我又组织福尧一、二组群众150多人积极投工投劳,硬化总长度为150米组干道路。协助实施从板王至丁应至伟佤长15公里,宽6米的跨村、跨镇公路。争取2万元的休闲健身器材安装在福尧活动室。争取资金4400元维修因扩修公路而损坏的根昌组、丁应组农田。按照每户补助400元的标准,实施第一批13户无害化卫生厕所。38户特困户通过危房改造项目盖起了新平房。全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参合率达到了97.63%。由于工作突出,在2010年7月,我被中共册亨县委评为“优秀村干部”。

  2010年11月,在第八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被推选为新一届党支部书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我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逆势赶超,以真抓实干的精神全力以赴破解发展难题》为题作了发言。会后,老支书和其他老干部对我说:“你的发言是我这几十年来,在村里听得最实在的话,发展思路清晰,问题分析到位,方法措施可行,赵支书,者术村的发展要靠你来解决了,我们一定大力支持你”。听了他们的话,我心情特别激动,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另外,在2010年12月,我作为大学生村官代表,应邀参加了团州委、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黔西南州“青春与时代同步”青年创业就业访谈会。

  忆往昔,颇多感受,展望未来,依然豪情万丈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已过两年。记得刚考上“村官”的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心情特别激动,一方面是为自己成为贵州省首批中央大学生“村官”计划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另一方面是为自己能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并能为他们办很多实事、好事感到骄傲。要来村里的时候,父亲对我说:“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国家,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对老百姓,要多为他们办好事情,让他们记住你。”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没有辜负党的殷切期望,没有让父亲担忧失望。广袤农村给了我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深切感受到了大学生村官的酸甜苦辣,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受群众拥护爱戴的好村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让我明白了对待群众要放下架子、真心融入、沉下身子、真诚服务,对待组织要常怀感恩之心、尽心竭力地完成好安排的事项,对待责任要身心投入、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对待人生要不虚度、不埋怨、不悔恨。

  “村官”经历让我积累了经验,历练了能力,充实了人生。同时,也收获了感动,增强了决心,坚定了信念。虽然我现在已结束“村官”生涯,经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册亨县双江镇的一名“乡官”,但每次回去的时候,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

  展望未来,我依然豪情万丈,信心满怀,我将加倍努力,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在新的地方、新的岗位上做出新的实绩,用激情和力量担负起时代赋予给我们“80后”的使命和责任。(赵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