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农村做大学生村官谈婚论嫁心中有何感受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杨涌

    引言

  8月中旬,重庆忠县金鸡镇桂林村主任助理吴敏,给记者讲述了她谈恋爱面临的矛盾和苦恼:“大学生村官的岗位特点注定要将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事业上,很少有精力来考虑个人问题。况且有限的工资和所处的乡村环境也会带来不便和负担。”

  那么,大学生村官谈婚论嫁到底难在哪里?又该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日前,记者约请几位村官朋友,请他们讲述各自的感受和体会。

  不是眼光高,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

  李加芬(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金山镇西门社区副书记):现实中,大学生村官谈婚论嫁确实有些困难!比如说我们工资待遇低,社会关注度不够,社交圈子相对窄小等等。我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来自农村,靠着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经济状况不是太好。到村任职后,几乎没时间外出,真是忙得不可开交。我们村的炊事员都看不过去了,觉得我做事认真踏实,想给我介绍个对象,隔三岔五地找我聊天,并把我的号码告诉对方。我们慢慢地沟通交流,当我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对方时,联系就渐渐少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很现实,真如当初一位朋友说的那样:想找个合适的对象实在是太难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大学毕业的我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光是父母着急,我自己也很想有个家,每次回家父母都会劝我:“条件差不多就算了,不要太讲究,有合适的就赶紧谈。”每当此时,我总是对他们说,“不是我眼光高,只是还没遇到合适的”。我所谓的合适,代表的是一种比较适宜、舒服的状态。前提是,两人在性格上能够容忍、互补,最好是生活中女强男弱,事业上男强女弱。不合乎常理的爱情最美丽,合乎常理的婚姻最长久。

  发生在我身边的教训并不鲜见。我的一位男同事,女朋友和他分手的原因就是没有固定的居所,没有对等的社会地位。我觉得,如果对方对我们的工作、环境、条件没有足够的理解和承受力,是不宜轻易涉足爱河的。

  不是不想谈,只是条件不具备

  杨莉琴(广东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清河村书记助理):“谈男朋友了没?没有的话就抓紧谈,不然将来找男朋友麻烦。”这是和领导、同事、村民们聊天时,很多好心人常劝我的话。我已工作两年,到了适婚年龄,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只是觉得现在的状况还不适宜谈婚论嫁。

  我任职的清河村虽然属县城镇,但地处粤北山区,相比沿海地区要远远落后。这里大部分优秀青年都到沿海发达城市发展了,街镇集市上很少看见年轻人,这就意味着大学生村官的择偶范围大大缩小。此外,低收入与高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月下来,别说积蓄,有时候生点病什么的,便入不敷出,甚至还需要父母资助,这种毕业后仍“月光”、“啃老”的状态让人觉得十分纠结,很少有能力承担恋爱成本。

  这种情况下,谈婚论嫁谈何容易?并不是我们不想恋爱成家,而是客观条件不具备。裸婚虽然很流行,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现实。

  当然,除了这些客观因素外,还有自身原因。我的性格独立、开朗,情感上并不感到孤独,即使是未婚的男“村官”,我们都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只是缺乏把友情转化为爱情的荷尔蒙,于是,把为数不多的年轻对象也推进了选择的“死角”。

  每次亲朋好友催促我该找对象结婚了,我总是说:“不急,不急。”我相信,尽管有难度,但属于我的那份美好爱情迟早会到来。

  结婚了,但恋爱过程一波三折

  刘纪明(山西大同灵丘红石塄乡下北泉村党支部副书记):我觉得“村官”谈婚论嫁相对比较难。难就难在物质条件上。大学毕业后,我们基本花光了父母半辈子的积蓄,尤其像我这样的农民家庭,毕业后总想急切地报答父母,工资的大部分要拿出来资助家庭,包括偿还大学贷款。谈婚论嫁的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考虑。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实生活中除了风花雪月的爱情,更需要面对很多实际问题。

  我是2008年考的村官,2010年1月结婚,但当初找对象却一波三折。县城里面条件相对较好、学历相近的姑娘大都不愿意,前后相过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拒绝的理由多数是“村官”前景不明朗。幸而一位在私立学校教物理的老师看中了我,她人长得还不错,本科学历,我们有一些共同经历,家庭背景相似,沟通起来也容易些。结婚后,我们一直在还借款,现实的压力迫使自己放弃了很多追求理想的机会。

  嫁娶难,与“村官”职业关系不大

  林昱煊(江苏南京汤山街道青林社区村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难嫁娶,我觉得与职业并无太大关系,现在出现的剩男剩女问题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还有就是个人的择偶要求、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等各方面因素。综合来看,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单纯是“村官”这一个职业的人难嫁娶。要不然,为什么现在相亲节目会这么火热,“剩男剩女”的字眼会这么敏感。

  就大学生村官群体而言,谈婚论嫁确实存在一些“个性化”难题。一是时间问题。在基层工作,工作时间不固定,加班是常态,每周只休息一天甚至是无休息日,这样一来,谈对象几乎没时间了。虽然现在通讯技术很发达,但如果长时间不见面,不利于感情的发展。二是地域问题。我们所处的地方还不算特别偏僻,工作环境、发展前景都挺好的,可是城里的有些人总觉得不方便,并以为在农村或街道工作,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都不好。这种“偏见”直接“扼杀”了我们无数交往的机会和可能。三是前途问题。村官的身份比较特殊,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事业编制,社会上很多人对这一职业还不是太了解,甚至一听在农村工作,就略显歧视,择偶时,遭拒绝的概率难免要大些。

  当然,每个人主观上都有各不相同的择偶标准,这也是“村官”谈婚论嫁高不成低不就的重要原因。

  本报记者 杨 涌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