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四射的五月,青春的律动闪耀在首都的西南方,基层的身影活跃在绿色的韩村河。
5月14日至15日,以“当好村民贴心人、做好科技推广员”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在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农民日报社联合主办,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承办,《中国扶贫》杂志社协办。来自中央和各相关部委、组织、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基层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共聚本次论坛。
在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为论坛致辞并宣布论坛开幕,她在致辞中指出大学生村官要利用有知识、眼光宽、思想活的优势服务农村。她对村官提出3点希望:希望他们要深入农民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要勇于应对困难。
开幕式后举行了以“如何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为主题的主论坛和以“乡村创富经验交流”、“如何参与农村科技推广”等为主题四个分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和大学生村官就多项基层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此次论坛为期两天,期间论坛还将邀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甄小英、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和有着“京城活雷锋”之称的孙茂芳为与会的全体大学生村官做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与会的领导、专家和200多名大学生村官代表向全国21万名大学生村官发出了践行“胸怀祖国、服务三农、励志笃行、创业创新的大学生村官精神”的倡议书。胡建党、王东海等十名大学生村官以其踏实肯干、一心为民的工作事迹获得了2012十佳“村民贴心人”的荣誉称号。
此外,全国大学生村官足球友谊赛、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走进中国农业大学做报告、“移动数字农家书屋”体验和《大学生村官之歌》联欢晚会等活动也将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和当代村官积极向上风貌的一个绚丽舞台。
论坛期间,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组织编写的、反映过去一年全国大学生村官事业发展点点滴滴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同时发布。《报告》指出,到2011年底,全国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数量达21万人,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万人,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中国大学生村官事业的发展总体呈现出,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其成长成才,各地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工程建设方法,大学生村官事业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的可喜局面。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群体展现出了见习村官进村忙,成为农村牧区的青年新星,贴心人离岗不离村,人走心常驻,民众纷纷为这一新型城乡和谐工程喝彩的示范效应。
《报告》认为,虽然大学生村官工作成效显著,但这一队伍仍存在部分大学生村官下不去,隐性流失现象抬头,大学生村官所为与群众期望存在差距,出岗留任村官岗位职责待明确等棘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选聘部门严格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即精心设计,充分动员,把好选聘关;关心爱护,严要求,过好三年锻炼的每一天;提前准备,广泛动员,出岗路条条通向初步辉煌。
《报告》强调,大学生村官事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部门和基层必须将下得去作为基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首要考核内容,上下努力,消除“隐性流失”隐患,用十年的时间,重点为新农村建设选才、育才、用才,探索设立村两委大学生村官服务岗,加强农业科学培训,以应对新农村建设紧迫需要。
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至今已成功在北京、河南、陕西、河北等地连续举办五届。论坛不仅为全国数十万大学生村官搭建了一个全国性的年度交流平台,更通过这个平台将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形象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宣传,为有志于下基层工作的青年才俊树立了一大批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