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干部黄晓利:产业扶贫树立致富信心
今年28岁的黄晓利,大学毕业后曾在区公安局当过文员,2013年7月,成为一名女村官。2015年7月,潼南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黄晓利主动申请来到五通村玉溪镇,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五通村环境优美,交通也便利,但贫困的帽子却戴了多年,全村3339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34户,贫困人口还有437人。她进村走访发现,村民致富的愿望很强烈,但缺乏门路,又普遍对自主创业不敢尝试、害怕失败。
“当初选择种蘑菇,多亏我老公的支持,蘑菇能种好,也幸亏有他。”黄晓利说,她的丈夫孙敬芳大学就是学的农业,又在镇农扶中心上班,当初把创业项目确定为蔬菜种植,选择双孢菇种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丈夫的支持。为了种蘑菇,她与丈夫还把原定去年10月举办的婚礼推迟到了年底,办婚礼的5万元也拿出来,与借来的10万凑一起,做了创业启动资金。
黄晓利是这里第一个种蘑菇的人,2015年9月,6座高标准双孢菇大棚在五通村建了起来,每个大棚占地面积200平方米,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了尽快掌握种植技术,黄晓利不仅请来技术专家现场指导,还积极参加各种食用菌技术培训班、看书自学。她每天4点钟起床,打理好菇棚里的事情,8点多赶到镇里上班,下午又要急匆匆地赶回村里,忙起来的时候,没白没黑地连夜奋战。黄晓利清楚地记得,10月25日,她们下了第一批菌种,到11月19日,有了第一次收获:4两蘑菇。“当时我们特别高兴,蘑菇种植成不成功,不光是资金投入的事儿,最主要的是乡亲们都看着呢,这关系着他们自主创业的信心”,黄晓利说。
蘑菇种成了,之后的收获越来越多,从一天收获几斤,十几斤,到最后一天采摘三四百斤,这让黄晓利的干劲更足了。她的种植场流转的是贫困户土地,采用与贫困户签约,吸收贫困户以土地折资入股、保底分红模式,种植场承诺一年期满决算一次,土地收益起码保足租金底线,盈余按股分红,贫困户还可以在她那里打工,两位前期流转土地的深度贫困户一年可以增收五六千元。
像黄晓利这样的产业扶贫、精准扶贫,是重庆市扶贫攻坚的特色。重庆市提出,到2017年底,实现18个扶贫开发重点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越过脱贫标准线,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潼南区委书记辛国荣介绍,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的第四阶段,潼南对精准识别出来的50个贫困村和15353户贫困户、50272名贫困人口,实施了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经验收,截至去年12月10日,潼南全区5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在3%以下,达到整村脱贫标准,15353户贫困户年均纯收入达到10470元,是2001年的9.5倍,越过了国家扶贫标准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现在,创业的成功,让黄晓利与乡亲们信心倍增,种植场于2015年底开始了第二期建设,又流转了贫困户的12亩田地。村民们的顾虑打消了,在种植基地打工的贫困户杨光群说:“等我学会了技术,我也要种植双孢菇。”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乡亲能找到适合的产业,这里不只是种蘑菇,还要引入高端品种、有机农业,产业实现连片式可持续发展”,外表看似柔弱的黄晓利信心满满。
- 河南省新郑市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参与防汛工作 (2009-07-03)
- 河南省新郑市组织大学生村干部进行拓展训练 (2009-07-20)
- 上虞市沥海镇帮扶大学生村官走好创业路子 (2009-07-20)
- 内蒙古达拉特旗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培训、管理纪事 (2009-07-23)
- 河南十杰(百优)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开评 (20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