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区到农村:江苏大学生村官描画绚彩农庄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提到扬州市的瓜洲镇,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王安石的这首《泊船瓜洲》。如今,瓜洲早已不是诗中孤零零的渡口,而成为了一个绚丽的小镇。
来到镇上的瓜洲村,你会发现这里和老观念中贫困落后的农村完全不一样,80户村民家的院墙上画着五颜六色的绘画,仿佛置身于一个大型画展中。有中国水墨风格的《鉴真东渡》,有梵高著名的油画《向日葵》,还有时尚潮流的电影海报《大圣归来》……“今年国庆节期间,最高峰一天接待了近6000名游客。”29岁的沈鹏,是扬州城里人,现在瓜洲村当村官。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为建设这个小镇付出了不少心血,其中最让他自豪的就是这个“绚彩农庄”项目。
沈鹏介绍,这些绘画都是根据当地的人文历史设计的。据史料记载,鉴真东渡日本时造船、登船及储藏粮食都在瓜洲,这里也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传说的发源地。“除了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些绘画是与周边环境相适宜的。比如,如果农户家周边有水塘,绘画中会突出‘水’元素;如果农户家挨着农田,则以金黄色为主色调,比如向日葵,表现‘希望’的主题;靠坡,则以花卉为主题。”
怎么会想起来给瓜洲村增添这么多色彩呢?原来这和沈鹏的一次创业经历有关。沈鹏调到瓜洲村工作后,为了搞活村里经济,他主动承包了一块地种黄金槐。黄金槐是一种彩色树木,每到秋天,叶子落光后,树干会变成金黄色,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块黄金条一样。这给了他灵感,想就此将村庄变成彩色的村子。“后来我们去考察了浙江的罗源村,村中家家户户都涂鸦绘画带动旅游业,于是我们决定借鉴。”沈鹏说,村里上上下下都很支持,“我们组建了一个团队,有10个人,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村民们也很乐意,因为绘画之前都要做墙面保护,刷保护漆,算是免费给他们的房子做了一次保养。”
瓜洲镇有了个“绚彩农庄”的消息很快传开,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如沈鹏他们所愿,村里的旅游业也发展了起来。“一开始居民们还没有这方面意识,后来我们就把村里有意向做餐饮的村民集中起来,制定统一的农家乐规范。”沈鹏说。
将破旧的乡村描摹得五颜六色,证明了哪怕再小的地方,只要有创意有热情,都能变得非常美丽。“其实我学的是房地产,刚工作的时候觉得专业知识完全用不上。”谈及自己为什么当村官,沈鹏觉得是机缘巧合。他在南京读书时,物业、房产营销、装潢设计都干过。“当时还挺想留南京的,不过家里人希望我回来,正好有个村官考试,说考得上就回,考不上就留南京。”没想到,沈鹏一下子考上了,于是就回去了。“如果当时我留在房产公司的话,收入肯定要比现在多很多,但我觉得现在也还行,主要是成就感多一些,看着很多事从无到有,我感觉也是一种成功。”
事实上,每一个成功和自身的努力都是密不可分的。沈鹏还记得自己来镇上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负责瓜洲镇渔业村的改造工作。 “当时主要的困难就是劝说渔民上岸,有些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水上,必须一家家做工作,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完成了渔业村改造任务后,沈鹏就调到了瓜洲村。
从初来乍到有些生疏的城市男生,到现在点子层出不穷为乡镇建设尽心尽力的村官,在基层工作了四年的沈鹏成长很快。现在,他又被组织上调到瓜洲镇的军桥村,主持村委会工作。他接下来的目标,是契合当下运动健身的潮流,将军桥村打造成“逸动乡村”。沈鹏觉得,来到新村庄,又是一片可以大展拳脚的广阔天地。谈及未来,他很朴实地说,“不管在哪里,我都会把事业慢慢做好,从0到1到2……”
- 农家乐乡村游备受青睐 (200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