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脱贫攻坚最高领奖台的第一书记是怎么干的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聂伟
  10月17日,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在京揭晓,共有99人和40个单位获奖。其中,有11名驻村第一书记登台领奖。
 
  最近3年,全国累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45.9万人,现有20.6万人奋战在扶贫一线。随着脱贫攻坚步入深水区,扶贫难度更大,对一线扶贫干部的要求也更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3位登上脱贫攻坚最高领奖台的第一书记是怎么干的。
 
  四川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第一书记罗雅宏:
 
  “狠心书记”,对贫困户不撒花椒面
  图为罗雅宏向彝族村民介绍扶贫政策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贫困发生率达22.96%,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村民出行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吃饭基本靠天收……2015年10月,罗雅宏从凉山州盐源县麦架坪村第一书记转任这个村的第一书记。3年后,“以购代捐”、“专业化”、“集约式”等很专业很时髦的名词,成了这个闭塞山村百姓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同样被村民挂在嘴边的,还有“我们的罗书记”。
 
  村民们起初可没这么潮。
 
  “今天娃娃洗脸没有?户口上了没有……”为摸清村里情况,罗雅宏到村后先走访。他克服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困难,户户到家,人人见面,收集民生诉求76条,解决各类诉求56件。
 
  严峻的现实摆在罗雅宏面前:村里人穷怕了,部分农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他意识到,扶贫应先扶志。“我们有句尔比(谚语)说得好,‘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一头母猪’”,有一次闲聊中,一位彝族村民的话给了罗雅宏灵感。
 
  2016年5月,罗雅宏在村篮球场上召开了一次特殊的村民大会,对养殖能繁母猪的家庭和“文明卫生家庭”进行奖励。62户养猪户每养1头母猪,奖励1桶食用油和1袋大米;对39户承诺养殖母猪的农户,给予1桶食用油补贴。同时,对26户“文明卫生家庭”给予毛巾、洗脸盆、洗衣粉和香皂等奖励。
 
  村民洛比尔杰养了2头母猪,加上被评为“文明卫生家庭”,奖品装了满满一背篼,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只听过娃儿成绩好学校发奖励,没想到养猪、讲卫生这些我们应该做的事,也能得到奖励!”两手空空的贫困户吉克合西坐不住了。会后,他主动找到罗雅宏:“以后我也要养老母猪,讲文明讲卫生,争取下次开大会挣足面子!”奖励这根指挥棒的作用还是很有威力的。自打村里搞了“以奖代补”措施后,全村养殖的能繁母猪从62头一下子增加到113头。仅养猪一项,每年可为贫困户增收45万元。
 
  除了物质奖励,罗雅宏还在精神激励上下功夫。他组织了“脱贫攻坚主题演讲比赛”,引导贫困户上台讲变化、话诉求。脱贫示范户俄底曲西是位单亲妈妈,平日里不善言辞的她,登台讲述了精准扶贫以来家里点滴变化,台下很多村民受到触动。为了倒逼贫困户行动起来,谷莫村还和贫困户逐一签订《脱贫承诺书》,承诺“不等不靠,积极按期脱贫”。贫困户洛比尔青说:“按了手印,不兑现是很丢脸的!”
 
  领着贫困户干什么?罗雅宏因地制宜,采取长短线相结合的办法。“短线”是做大特色养殖业,用政府扶持资金购买山羊,按每家7只羊的标准,以羊作为贫困户的股本入股合作社,集中饲养,出栏后分红。养鸡、养猪、养蜜蜂……也都照此办理。“中长线”是推动全村核桃产业升级,以“科技化、品牌式”为发展思路,种植核桃7000余株,推广种植良种马铃薯100亩,做到荒山荒坡、房前屋后和田间地头应种尽种。
 
  销路怎么解决?罗雅宏与成都一些爱心企业签订了“以购代捐”协议,由爱心企业定点收购该村农产品。企业需要什么,农户就种什么,调动了贫困户积极性。2017年,该村“以购代捐”销售农产品100余万元,人均收入2000元以上。“我们不撒花椒面,贫困户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被贫困户笑称为“狠心书记”的罗雅宏斩钉截铁地说道。“以购代捐”的帮扶模式,受到了凉山州委的肯定,并在全州推广。
 
  在罗雅宏的带领下,谷莫村走出了一条多维发展的脱贫新路子。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都在45%以上。曾经的谷莫村无硬化路、无宽带网、无安全饮水,95%以上住房属危房。截至目前,该村共完成硬化公路约10公里,网络通了,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贫困户100%入住新房,预计今年底将实行整村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