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上任“第一课”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蔡志明 刘…

    7月14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奔赴经济薄弱村任职的1011名大学生村官举行了隆重的出征仪式。如今,他们已陆续到岗,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施展自己的抱负。

  为了反映大学生村官们的履新情况,本报驻苏北五市记者,近日和他们一起走过乡间小道,走进农家庭院,用心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用笔去记录他们履新“第一课”的收获。虽然采访对象仅为随机选择的5个人,但他们的体会却是可以共享的财富。

  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成为人才“洼地”。大学生作为知识型人才,具有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等特点。他们下乡当村官,不仅能把先进理念、现代知识和科学文化辐射到农村,传播给农民,而且还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一条新路,可以说是一项双赢之举!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无论是出生在城市还是农村的大学生,都要有一个适应和磨合的过程,都要直面生活条件的反差、客观因素的制约、传统观念的影响、发展思路的碰撞、工作方法欠缺等困难。更何况,“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官每天不仅要处理一些复杂甚至是棘手的具体事务,而且在促进生产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还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去研究、探索、实践,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生村官要想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始终谨记并努力践行省委书记李源潮在出征仪式上的殷切希望:做好经受困难和挫折考验的思想准备,把战胜困难作为历练人生的机遇,把吃苦耐劳作为开启成功的钥匙,以顽强的精神克服困难、改变落后,以坚韧的意志扎根基层、服务农民,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令人欣喜的是,从这组报道看,大学生村官们都很快进入了角色,给当地干部和群众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纵然他们在基层要经历无数次痛苦的摔打,但很快就会成熟起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尝试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

  

  【人物档案】袁媛,女,1985年4月生,中共党员,家住盐城市区,毕业于江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现任阜宁县郭墅镇刘河村党委副书记。

  7月23日,袁媛上任第一天,就遇到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

  “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品牌鞋子根本不实用。”袁媛偏爱穿运动鞋。在她看来,运动鞋登山、跑步、走路又舒适又实用。然而刚到刘河村,恰逢大雨倾盆,走在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袁媛发现脚上的“阿迪达斯”运动鞋成了“漏勺”,左右一看,才发现村干部都穿着高筒胶靴。袁媛说,明天就去买一双,下乡就得有下乡的样。

  “第一次觉得有电视看就是很奢侈的事了。”当袁媛决定要竞聘大学生村官时,很多同学都善意地“提醒”她——农村穷、脏、蚊子多,没有卡拉OK,差不多到晚上8点就只能听狗叫了,而平时的袁媛一般要到11点左右才会入睡。袁媛说,来到自己在农村的“窝”时颇有些意外,一处20平方米的宿舍,虽然没什么家具,但很清爽,意外的是竟然还有台电视机。用她的话说,村里给她准备的住宿条件已经是相当“优厚”了。

  “第一次觉得,说服别人是件挺不容易的事。”袁媛曾经在无锡康辉、开心假日等知名旅游公司担任专职导游,4年的专业训练锻炼了口才。她赴任前特地准备了一份“见面礼”送给乡亲——《关于发展现代农业旅游的计划书》。然而,当她兴致勃勃地到村民老黄家介绍想法时,种了大半辈子棉花的老黄却告诉她,村里还从没有人这样种过地,你说得再好听我也不敢试,这让袁媛触动很深。她决定先自己辟一小块试验田,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来向村民推介。

  “第一次觉得不中听的话很实在。”到任第一天,刘河村的老书记陈必林就叮嘱她要“多做事,少说话,考虑成熟再发表意见”。这让一向心直口快的袁媛很纳闷。老支书举例说,村民纠纷很多时候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村干部两边劝劝就可以了,并不一定要分个是非对错,太较真往往会激化矛盾。袁媛感到,做好村官首先要了解农民、学会村民的思维方式。她打算用第一个月的时间跑遍5个村民小组412户,至少达到村民都能认识她的程度。本报记者 王世停

  学会从村民角度考虑问题

  

  【人物档案】李树华,女,生于1985年10月,预备党员,灌南县北陈集镇尹荡村人,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任灌南县长茂镇大兴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记者见到李树华,是在大兴村委会,当时是她到任“村官”的第三天。“虽然对农村生活并不陌生,但来到这里还是有点恐慌感。”李树华向记者坦言。

  7月24日,是李树华履职的第二天,她决定首先对村里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摸底。可在调查过程中,她却了解到一件令自己很感兴趣的内容。

  大兴村处于素有“苏北黄浦江”的灌河边上,这里将兴建一个年吞吐量四万标箱的集装箱码头,与之相配合,村里还规划建设一个占地180亩的“长茂港物流园区”。正因为如此,该村共有138户农民需要拆迁,并被同时安置在一个新建的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

  “此举将一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对村民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出身农村,具有城乡规划管理教育背景的李树华对此颇为兴奋。不料,调查发现,村民们对集中居住并非没有怨言。

  “住进小区好是好,但家里没有地方养猪、养羊了,一年要减少很多收入。”今年59岁的村民秦淑兰反映的问题最具代表性。还有不少居民抱怨:“烧饭做菜不能烧柴禾了,用液化气的话,要增加开支了……”

  怎样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呢?当天晚上,回到住处的李树华绞尽脑汁:“目前,国家正鼓励成立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如果想搞养殖的村民较多,村里可否考虑拿出一块地来专门建设养殖基地,支持村民成立养殖合作社呢?”“若在小区建造沼气池,把大量的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用沼气代替液化气,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25日上午,李树华就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自己的“对策”向村支书潘立富请教。“潘书记告诉我,两条建议都不错。等小区建好了一定好好考虑这些事,但这都需要村民们集体来决定,最好争取到上级支持,更重要的是规划先行。”李树华表示,“目前最要紧的是融入这方水土,学会从村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本报记者 王佩杰

  当村官,从学种地起步

  

  【人物档案】张弛,男,22岁,徐州市人;徐州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现任徐州市贾汪区贾汪镇崮岘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我首先要学会种地,然后才能平等地和农民交流,才有资格带领农民致富。”这是大学生“村官”张弛第一天来到他任职的崮岘村,对村支书朱服文说的话。

  不懂农业,不了解农村,没接触过农民,自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张弛笑称,自己这个“大学生村官”是个“三无产品”。为此,上任前他专程回老家请教当过镇长的爷爷。爷爷告诉他,在农村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和农民处关系。

  带着爷爷的叮嘱,7月23日一大早,张弛登上自行车,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从贾汪镇来到了崮岘村。

  上午8时许,在崮岘村村部,张弛见到了村支部书记朱服文。朱书记向他介绍了崮岘村的基本情况:崮岘是个大村,又是贾汪镇最穷的村,全村5400多人,耕地7700亩,村里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没有工业,经济作物也很少,人均收入仅2000多元。

  接下来的两天里,张弛开始一家一户地走访农民。从村民口中,张弛进一步了解到,崮岘村由三个村合并而成。由于太穷,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就连村主任也辞职走了(目前村主任职位还空缺着呢),这使得村里涌现出大量留守儿童。

  这些情况让张弛感到“头大”,也是他预先没有想到的。“农村的实际情况远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复杂得多。”张弛说,他心里不禁“害怕”起来。

  24日晚,在电话里,他把这些情况一一向爷爷诉说了一遍。爷爷告诉他:实际一些,先挑你能做的做。

  25日一早,冒着大雨,张弛向朱服文书记提出:想要一块属于自己的试验田,他要在这块田里学习种地,不远的将来,他还要展示自己的种植成果。

  朱服文想不到,眼前这个怯生生的小伙子动起了真格。他当即表示,百分之百地支持!

  当日下午,记者在崮岘村找到张弛时,他正在村里种田老把式郭述方家里“拜师”呢。“郭大爷,等朱书记给我批了试验田,我学种地的事就全靠您了,您老可不要保留哦……”

  这话让65岁的郭大爷乐得合不拢嘴:“咱穷山村最需要的就是你这样有文化的大学生。只要你能在村里呆得住,我就全教给你。等你学会了,可要给咱村老少爷们指路哟。”本报记者 李先昭 本报通讯员 王根荣

  村干部,并非原本想的那样

  

  【人物档案】王丽,女,1985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沭阳县钱集人,2007年7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现任沭阳县万匹乡大房村党支部副书记。

  7月23日下午4点,雨时大时小地下着,记者来到了沭阳县万匹乡大房村村部,采访前来该村任职的“村官”王丽,等了10多分钟才见到这个个头不高、戴着眼镜的文静女孩。一见面,穿着沾满泥巴雨靴的王丽显得很不好意思,连说,下村调研来迟了,陪她一起来的是村里的几大员,他们都穿着雨靴。

  王丽说,刚才到六、七两组看看,发现有段1公里多长的路还是土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只能穿雨靴进出,村民们反映很大。村里正在研究何时动工铺设砂石路。

  除去星期天,尽管到村还不到三天,但王丽对村里的情况已了解了不少。她跟记者谈到,大房村共有16个组,4798人,目前,自己已跑了11个组,还有5个组在这两天内跑完。对村里的总体印象还不错,从农民的房屋建设、家内摆设等情况看,不是太穷,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这几天的所见所闻以及与村干部们的接触,感到大学期间学的东西毕竟是理论性的,平时考虑的事情也相对理想化,与农村的实际还有不少距离。王丽说,就拿六、七组的这条路来说吧,我当时想,六、七组共有600多口人,只要每人筹点钱,把它铺起来不就行了吗?后来,听村里的卞华山书记说,农村筹钱不是很随便的,得通过村民代表讨论才行,如果反对的人多,钱就不能筹。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导致这条路一直未铺。还有,以前对村干部印象是不干事,只知道向群众收钱,可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发现他们都很能干、很民主,在作出与村民们利益有关的决策前,不仅要反复考虑其可行性,还反复征求村民们的意见。同时,几乎所有的村干部都在自主创业,带村民们创业,帮村民们想点子致富。

  王丽告诉记者,大学期间,她就对农村工作感兴趣,多次到农村搞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时写的论文就是《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问题的探讨》。相信只要自己认真地向村干部们请教、学习,不用多久,农村这个工作就可以干得得心应手。本报记者 徐明泽 本报通讯员 吕述谡

  乡亲们对我可真亲切啊

  

  【人物档案】徐聪,男,1984年12月生,家住淮安市区,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现任淮安市楚州区顺河镇顺东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来当村官前,除了每年一两次到楚州郊区的亲戚家,农村基本没去过,看报纸电视,感觉现在农民生活应该还不错!”7月25日接受采访的徐聪这样向记者开了话闸。

  徐聪是7月24日到顺东村报到的。当天,恰好村里向村组干部布置新任务:统计前段时间洪涝受灾情况,落实今夏水费和一事一议筹款……“事很多,我记都没记清楚,有些农村工作术语我根本听不懂,心里急死了”。徐聪告诉记者,“村支书安排好后安慰我说,农村的事情千头万绪,小到家庭矛盾调解,大到夏秋两季农忙,从规费筹集到完成各项突击任务,哪一样都要靠村干部去落实去完成。有些事你做了,还可能吃力不讨好。不要慌,你才来,先熟悉情况,以后我们带着你,慢慢熟悉!”一席话让徐聪感到,村官小,要做的事不少,责任也不轻。

  接下来,镇村干部带着徐聪在村、组转了一圈,村里的现状与徐聪的想象差距非常大。一半农民还住普通平房,村里除了一条主干道是水泥路,其余的都还是坑洼泥泞的土路,很多人家没有像样的家具。徐聪说,“村支书告诉我,村里607户2485口人,只有180户吃上自来水,160户装了有线电视。村里没有企业,还欠外债80多万元。我很震惊,一个村,这么多钱怎么欠下来的呢?”

  徐聪第一次跨进顺东村农户家的门,是拜访村里的姚会计。“他家堂屋墙上贴满了各个时期的年历画,少见;他的一笔好字也让我非常敬佩。姚会计是个热心人,他鼓励我不要怕,还把全村干部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村组情况全写给了我,真让人感到亲切啊!村里的一些实质性工作还没分配我做,不过村支书说的一件事让我很乐意,他想把全村放暑假的学生集中起来,叫我抽时间辅导功课,我一定要做好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