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生村官高春霞创业养蚂蚱带动致富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刘晓倩 董柏杰

根据当地的气温,5月9日,高春霞开始着手蚂蚱孵卵的工作。记者 杨锟 摄

  养蚂蚱的小村官

  今年27岁的高春霞看起来还像个在校大学生,直直的长发,面庞干净白皙,穿着一件小风衣,脸上透着灵气和快乐。她骑一辆小摩托车,一手扶车把,一手还打着电话。

  她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宏河镇31号村村支书助理,是2009年应考清水河县的大学生村官后上任的,现在兼任镇政府会计。

  “我平时就住在镇政府里,晚上常要加班,住单位方便。”高春霞说。

  从宏河镇政府到高春霞的家,有大约15公里山路。摩托车是她用了自己3个月工资自备的交通工具,现在已经骑得很旧了。今天她骑车回家,是要关照蚂蚱孵卵的工作。

  宏河镇沙圪旦村,高春霞的家是村头唯一一户。

  在窑洞前,有300多只散养鸡,用很大一圈铁纱网围着。54岁的父亲高建国正忙着喂鸡,鸡食是土豆和玉米的混和物。

  高建国说,“这都是高春霞张罗的,现在剩300多只,6月以后再来小鸡,就一千多只了。这都是真正的土鸡,夏天时吃很多小蚂蚱,营养很好,鸡蛋都是白亮白亮的大蛋壳。”

  在更宽阔些的空地上,有一大一小两处蚂蚱的棚架,都是用树枝搭成的,里面的塑料地膜中长出了小麦苗,是给将来孵出来的小蚂蚱当食物的。高春霞蹲在棚架里,将一些没有钻出地膜的小麦苗用手挨个掏出来。

  “回村当村官,总想真正干点能让村里脱贫的事。有一次,和父亲一起看了央视7套的节目后,我就很想搞养殖,我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的林学,在校时就懂一些昆虫知识。因为资金太缺乏,我们清水河县又缺水,养成本很低的蚂蚱是最适合的。因为当时有点担心蚂蚱的销路,就同时养了土鸡,一旦蚂蚱滞销,还可以用来喂鸡。”高春霞说。

  建蚂蚱网棚的这块空地,是高春霞的父亲在黄土坡上亲手整理出来的,整平的地块旁边,还铲砌出了整齐的墙面,看上去非常细致、工整;蚂蚱网棚是高春霞在忙村里工作时,父亲一木一钉亲手搭建起来的,“去年蚂蚱的销路还没打开,只卖给一两家呼市的饭店做‘椒盐蚂蚱’,蛋和鸡的销路还可以,最后收回成本了。现在还是没资金,不然真正的网棚应该是铁架、钢架的。我想创业,却让我爸妈辛苦,很多具体的事都靠他们做,他们身体还有病,我创业的过程,他们一直全力地支持我。”高春霞说。

  高春霞48岁的母亲从地里干活回来,下到外面的地窖里,拿出几个小编织袋,说:“这是蚂蚱卵,今天该孵小蚂蚱了。”

  为了保活,编织袋里的蚂蚱卵是被土包着的。高春霞和母亲将带着蚂蚱卵的土疙瘩放在一块纱布里,然后将纱布兜慢慢放到盛水的盆里,母亲用手轻轻地来回拨拉,洗着蚂蚱卵上的土。

  “春霞能做多大,我们就帮她多少,看着孩子想做事,我一定得帮。”妈妈说,除了帮女儿,还要早出晚归地种地。

  几盆水之后,纱布里没土了,只剩下蚂蚱卵,在一个盆里放湿土,土上再放一层有湿度的锯末,然后把蚂蚱卵放到锯末上,上面再铺一层锯末,盆边缘插一根温度计,再用塑料薄膜将盆子盖住保温。

  “以后每天要调整盆子的位置,让温度每天上升一度。15天后到了28~30摄氏度,蚂蚱就出来了。”高春霞站起来,拍拍手上的泥土。

  就想让村里富起来

  高春霞对记者说:“自己生在村里,很了解这里的贫穷。我很想通过自己的创业让村里富起来。不过现在只能等我赚了钱,乡亲们看到了实惠,才能相信我,我才能去帮他们。现在只能是我自己先努力,成功了再说。”

  31号村的村支书付三堂告诉记者,小高刚来时,在村里转,就发现那时养奶牛的村民牛奶不好卖,饲料喂牛也喂不起了,个个发愁。小高就托自己的朋友介绍了北京一个屠宰场的买主来收购,解决了好几个村村民的困难。

  村民闫文义说:“小高是帮了农民大忙了,那会儿正是没草料、找买主的时候。”

  高春霞的理想是将来能建一个有机农场,带动村民做基础部分,她来组织深加工,“最好能像美国那样,完成现代化作业。”

  高春霞2009年找好担保人,想贷5万元贷款但没贷到,当年12月又在县发改委申请30万元贷款,手续都合格,交上去到现在还没成。前期投入的两三万元都是找同学、朋友借的。她盼着能与私人合作。

  “去年的蚂蚱销路,是我自己去呼市一家一家饭店地问,这样跑出来的。蛋和鸡是我自己联系县里学校和喇嘛湾等地的销路,卖价都很低,但是我们养鸡的成本很高,为了确保是土鸡,不能用一点饲料。养蚂蚱的材料也是我自己联系、自己去取货,买纱网时,200多公斤的纱网把我愁坏了,在马路边坐了一天才想出办法运回村里。”高春霞说。

  家庭和成长

  虽然还没有看到成功,但高春霞一家给这一小块黄土坡带来了生机。

  高春霞觉得她这样的特质是生来就有的,是父母和家庭给予的。

  父亲高建国是普通农民,从小家里贫穷,全家的生计都靠他一人,他干活细,爱看书,好琢磨事情,他能自己盖房子,做家具,窑洞口上砌的整齐美观的石块是他一刀一刀削平的。为了生计,他年轻时远走四川去卖自己加工好的羊皮,在四川认识了高春霞的母亲袁翠莲,将其娶回村里。高建国后来却得重病几乎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的日子,全靠高春霞的母亲袁翠莲一人,将一双儿女培养成人。

  高建国告诉儿子和女儿:“想到什么,就去做吧,年轻时赔了也不要紧,不做就什么都实现不了。”

  高春霞的家庭因为地域,因为父亲的病,虽然也一度贫困,但家人却十分团结。这成了高春霞背后巨大的力量。

  少年时,母亲为了让高春霞能接受稍好些的教育,在有限的能力下将高春霞送往四川外婆家读了小学和初中,因此,高春霞的性格里多了四川人的坚韧和聪敏。

  问及她作为80后的年轻人,会不会向往留在大城市,高春霞摇摇头说,回村当村官,如果能让自己生长过的农村致富,她觉得更有落地生根的感觉。(记者 刘晓倩 董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