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三名女大学生村官睿智谱写青春之歌

来源:宁夏日报 作者:冯舒玲
    她们用青春的活力,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用知识和智慧,为农村带来一系列变化。在从“女秀才”到“女村官”,从“外乡人”到“村民的贴心人”角色转换中,她们用睿智和热诚谱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刘小霞:QQ视频连民心

    “一年多的农村工作,使我觉得这段生活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任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吴庄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刘小霞的感悟。

    2008年9月,踌躇满志的刘小霞来到吴庄村。当时吴庄村被确定为秋覆膜种植示范村,要完成1500亩任务,但由于村民对秋覆膜种植不了解,抵触情绪很严重,有的农家连门都敲不开。她上班的第一天,就和包村干部挨家挨户地上门动员,并主动要求到吴庄小学义务支教。短短的40天,村民的态度发生了极大转变,1500亩的种植任务也很快完成。

    刚到村里,她发现每天来村活动室的群众不是打牌就是传闲话,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她决定用电脑网络吸引他们。一开始,村民都说自己没上过学,学不会。一天,刘小霞在与村民杨晓东的妻子聊天时,得知她想给远在新疆的丈夫打电话,可家里经济困难,长途费太贵。她决定用QQ视频帮她,当她连接好视频,让她和丈夫通话时,那些准备打牌闲聊的人一下子全围拢过来,他们很惊叹: “高科技这么神奇!”从那天起,村民们开始争着学上网。刘小霞趁热打铁,不仅教会他们视频聊天,还教他们上 “三农”信息网,查看肉牛育肥技术,北方玉米种植技术等,为农民增收致富创出一条信息高速路。

    赵艳华:脱茧化蝶成能手

    “如今,我不仅可以游刃有余地处理村务,还成了村民心目中的‘万事通’。”这是任贺兰县金贵镇联星村书记助理兼信息员赵艳华的感触。

    赵艳华赢得民心的四字经为“情、实、巧、细”。刚下村时,有位村干部说:我要让你包不下去这个队!听到这话,她心里挺难受。为了对这位村干部有更多了解,赵艳华硬着头皮到他家,在与他眼盲的妻子交流中,赵艳华发现这位农村妇女虽然看不见,但却坚持数年创作歌词。为了能让这些歌发表,赵艳华把它们全部录下来,托朋友谱曲,然后四处投稿,并为这位妇女买了一件新毛衫。之后,这位村干部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仅大力支持她的工作,还给她许多好建议。

    赵艳华到村里,面临的第二个难题就是如何解决村里螺丝菜销售问题。她协助村干部成立联星村螺丝菜专业合作社。2009年,合作社共收购螺丝菜5000余吨,价格每公斤上升到2.5元,比上年价格提高一半,每亩增收1500元,后来通过网络信息,又与浙江、陕西、湖北三省份的客商签订合同,提前销售了2010年螺丝菜400多吨。

    周小静:网上销售助增收

    “一年多的历练,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不再是胆小怕事的‘丑小鸭’。”这是任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小静的感悟。

    她说她取信于民的秘密武器就是电脑。金凤区2009年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 “以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区”,周小静认为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刚到村里,她就着手抓泾龙村的门户网站,到种植大户、养殖能手和经常外出务工的村民家中征求需要,然后将采集到的信息逐条整理,分黄牛养殖、设施农业、人口信息和劳务产业4类上传网站。去年4月初,残疾人马而利焦急地找到她说,他种的两棚吊瓜比别人种的早,提前熟了,可一直没人来收购。为此,周小静当天就将信息发布到网上,第二天就被获得信息的客商以每公斤4.4元的价钱将3500多公斤吊瓜全部收购。周小静也自此看到了信息化平台能帮村民赚钱,于是她又将求职、医疗、土地流转、房屋出售等信息都发布到网上,帮村民在网上卖牛、卖房子、找工作、维权,使村民真正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实惠。(记者 冯舒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