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大有可为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广大知识青年发出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随即,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抱着美好的理想和无比的热情,投身于祖国的四面八方,为改造中国农村作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十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去建功立业,掀起了当代大学生当“村官”的热潮。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利益大调整的关键时期,错综复杂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习近平副主席曾在全国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大学生“村官”到新农村建设中干事创业是大有可为的。
(一)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大有可为。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弱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5%以上,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最低阶层,尤其是位于西部地区的重庆,农村经济更是显得薄弱。因此,发展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工作,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们可以大有作为。一是当好惠农政策的宣传员。当前,中央和各地方就“三农”问题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央、市县到乡镇,惠农政策有近100项,如位于三峡库区的区县,既有西部开发,又有三峡后续扶持,既有万元增收工程,又有户籍制度改革,还有全国有关省市对口支援,等等。大学生“村官”要熟悉掌握这些政策,并广泛宣传和动员群众,多方协调,积极争取,让这些资金和政策在农村发挥效益。二是当好农副产品的推销员。农村农副产品种类很多,数量大,因地处偏远,销售难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学生“村官”可以充分发挥懂网络、信息灵、人缘广的优势,帮助农户搞好市场行情分析,帮助群众推介、销售农副产品,努力为群众增收。三是当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市场农业转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富裕、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村官”可以因地制宜,结合本村实际、引导、扶持、服务、带动村民发展新产业。利用本村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村民进行土地节约化经营,促使更多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扩大劳务输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
(二)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大有可为。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现状,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村级组织建设位于整个组织建设的“最前沿”,只有加强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才能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大学生“村官”们可以大有作为。一是成为基层阵地的“主人”。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是党在基层的政权标志和象征,是基层组织议事办公、教育培训、文体娱乐、医疗计生、农资服务的平台和载体。目前,多数乡镇都已经建立起来,大学生“村官”要理直气壮地当好这个阵地的“主人”,想方设法,积极动员村医生和小商品等个体经营户入驻服务中心,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党员群众议事日”活动,确保阵地真正发挥作用。二是成为党员干部的“导师”。农村基层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等问题。大学生“村官”应多建言献策,帮助建章立制。通过规范工作程序,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规划,切实提高村级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同时,利用自己知识水平高、精通现代科技等优势,借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等资源,开展多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不断武装村干部的头脑,提高村干部的素质。三是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纽带”。落实好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重庆先后提出了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和“333”长效机制等系列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大学生“村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群众,搞好社情民意调查,努力掌握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
(三)在宣传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文化是社会的血液和灵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一些偏远山村,还存在“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情况。去年,重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通知》。在农村宣传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村官”们可以大有作为。一是担当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大学生“村官”可以充分利用理论素养较高和知识面较广的优势,做好国家重大方政方针、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工作,做好农村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工作,贴近农村实际,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阐述科学知识,推进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和时代化。二是担当特色文化的培育者。事实上,乡村并不是缺少文化,而是没有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如地方风俗、薅草锣鼓、民间刺绣等,都是很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大学生“村官”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善于发掘这些农村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进行加工创造,使现代文化和当地的民间传统结合起来,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三是担当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当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仍然存在看电视、看书报、看演出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要加强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充分发挥民间文化人才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组建文艺社团、民间乐队等方式,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利用农村电影惠民工程、文艺下乡、城乡文化互动演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大有可为。当前,随着社会深刻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一些群众理想信念缺乏,法制观念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等等。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大学生“村官”们可以大有作为。一是勇当农村文明风尚的“播种人”。“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准。大学生“村官”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八荣八耻”,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崇新风尚,引导农村群众更新思想观念,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自觉抵制门徒会、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诱导。同时,积极参与村民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方面的调解工作。二是勇当群众理想信念的“引路人”。大学生“村官”可以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广泛发动农村群众,开展“我们的节日”、“唱读讲传”等形式多样的主题纪念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善于发现农村中的好人好事和新风新貌,积极组织开展“好婆媳”、“好儿女”、“遵纪守法户”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三是勇当村容村貌整改的“策划人”。针对当前农村部分村民随意改扩建房屋等问题,大学生“村官”要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开展“文明村镇”创建,科学合理规划乡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绿化美化净化,彻底改变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让村民生活在一个清新、整洁、舒适、文明的新农村。 巫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刘大勇
- 大学生村官要走出困境 须念好“四要”诀 (2009-06-15)
- 大学生村官如何尽快适应农村工作 (2009-06-16)
- 三类“村官”的“和而不同” (2009-09-18)
- 江西万载县委办江宗仁 大学生村官应强化四种能力 (2009-10-14)
- 蓝山县组织部唐德荣 大学生村官成才从五方面努力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