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
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应把握特点
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中
大学生“村官”是一特殊群体,年纪轻、学历高、社会阅历少、思想活跃,大多数是从学校直接选派到村,某种程度上存有心理落差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大学生村官管理中,应注重把握大学生“村官”思想、工作特点,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促使他们在各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落实好待遇,是确保大学生村官安心工作的前提。基层条件艰苦、工作任务重,经济待遇低。因此,大学生到村后,各级党组织首先要认真落实有关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政策,及时为他们发放工资,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乡镇(街道)、社区要为他们提前安排好办公、住宿房屋,购置床铺、被褥等生活用品,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街道)、社区也可以配备电视机、自行车等用品,以方便他们更好开展工作。在政治上也要多关心,让他们参与社区组织生活、管理事务等,为他们订购有关报刊杂志,参加有关培训班等,使他们有地位感、荣誉感。
工作上多压担子,才能使他们“沉”下去。能不能盯在社区,全身心融入到具体工作中去,是大学生村官到基层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果不主动给他们交待安排工作,就会使他们工作上无所适从,心理上产生失落感,不能较好地融入基层。因此,具体工作中要注重有意识地多为他们提供机会、多压担子。凡是社区组织的重大活动,都要求大学生“村官”参加,即使跑跑腿也是一种锻炼。日常工作中也要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单独给他们分配工作,并各自负责一摊。在压担子的同时,也要建立关怀帮扶机制,县乡村三级党委也要明确专人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一对一帮带,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传授做好农村工作、当好基层干部的实践经验,促使他们尽快适应农村工作。
经常组织开展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村官思想活跃,乐于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因此,县乡村要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撰写调研材料、演讲比赛、办一件实事、向村民代表述职等,提高其调研、写作、演讲、协调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严格管理,树立良好形象,是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保障。大学生村官可塑形强,但基层情况复杂,易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和监督就显得尤重要。在日常管理上,要制定详细的考勤、请销假、卫生、作息、纪律等管理制度,采取巡回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制度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不良现象和行为,及时帮助查找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年底,还要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年度评议和考核,全面了解他们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临邑县 刘霄 许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