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青春的标杆树应该在美丽田野上
站在田头,看着近万株猕猴桃生机勃勃,吴敏笑了。
这位出生于1990年的大学生村官,与另四位年纪相仿的大学生村官一起,种下了110亩猕猴桃。五位大学生村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播撒村民致富的希望,在田野里树起青春的标杆。
左溪镇地处庆元县东部山区,全镇80%的行政村都处于大山之中,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600元的农户有349户805人。食用菌、吊瓜是农民增收主要渠道,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制约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只有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才能冲出困境,打破瓶颈,让村民真正富起来。来到左溪镇经济发展中心担任农技员不久的吴敏,经过认真思考和调研后认为:唯有带头干,才能带动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今年年初,5名最大28岁、最小25岁的大学生村官向镇里提议:开辟试验田发展特色农业,形成示范效应。
“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我们要创造条件,让村官们进得来、留得住,带领农民致富。”大学生村官的提议得到了左溪镇党委书记周大标的支持。经多方调研,结合镇情及气候、水文、土壤等生态系统,决定引种猕猴桃。
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土地租赁、育苗采购、资金缺口、技术指导等工作很快就绪。五位大学生村官一起带头承包了110亩土地,吴敏还自掏腰包9万元注册成立了庆元瓯江源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大学生一亩试验田”工程迅速上马。
开辟试验田简单,真正打理好这片田并不省心。猕猴桃苗下地栽种后,从肥料的功效、用量到塑型的抹芽、疏枝,村官们都细细琢磨。自4月以来,随着猕猴桃逐渐长大,搭棚、施肥、剪枝等烦心事也一件件袭来。
而五人中,只有吴敏和胡水芬是农技员。“不懂咱就学,年轻有一大优势,学习。”五位年轻人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开会讨论,遇到难题就向县里县外的专家请教。
然而,更多的问题还需要他们自己摸索解决。猕猴桃本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搭架支撑才能正常生长结果。面对架型这一难题,大学生村官们心里一开始也没有底。
为了适应藤条的生长路径,他们多次分别在两块基地搭建了T形架和平顶架,做起了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利用混凝土桩搭建就地架高1.8米,再用10-12号铁丝纵横交叉呈”井”字形网络双臂水平架型抗风能力强。
“满脸书生气的娃娃也能种出猕猴桃来?”听说几位村官要种地,村民们投来怀疑的眼光。村民胡常庆就曾直言不讳自己的怀疑:“从没下过田地,穿衬衫、踩高跟、细皮嫩肉的孩子也能搞农业,那我们这帮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就真的要下岗了。”
“苗秧下地那段时间,有一天我路过他们的基地,雨下得很大,我看到镇里10多个干部和村官,书记、镇长都在地里冒雨抢种苗秧。看来他们也还是蛮拼的,有这股子拼劲,不愁事不成。”胡常庆态度悄然转变了。
修剪疏果、追肥浇水、物理防治……如今,在这片试验田地里一派热火朝天场面。“当前正是猕猴桃根系生长的高峰期,我们要抢抓时间追肥才能促进新梢生长、花芽分化,保证果实生长迅速。”谈起猕猴桃的“育儿经”,吴敏头头是道,“猕猴桃长势良好,明年肯定有个好收成。”
目睹上百亩猕猴桃逐渐成型,村民们开始心动了。“听说明年产出时亩产有600多公斤,按市场价一公斤40元计算,每亩收益有2.6万元。”原先最持怀疑态度的胡常庆,已经开始准备把家里的6亩荒田整理出来,也要种上这“黄金果”。
“既让村官有用武之地,又带村民探寻增收途径。大学生‘一亩试验田’,首试成功。”看着猕猴桃示范效应正在形成,周大标说,下一步还将组织大学生村官先试先行红花、白花油茶套种旱稻项目,带领更多的村民增收。
- 大学生村官应摆正心态沉下身子 (2009-06-22)
- 寄语大学生村官:用一颗灼热的心反哺生我养我的爹娘 (2009-06-23)
- 大学生村官下得去 确保人员到村思想到村 (2009-06-24)
- 奋斗在农村建设第一线 基层大学生如何健康成长 (2009-06-25)
- 把好入口搭好平台 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迈向完善 (200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