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要处理好四种矛盾关系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mengzhao…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以下简称大学生“村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既有利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也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农民、了解农村,在基层得到锻炼成长。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的群体,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大学生怎样才能融入农村,当好“村官”,笔者认为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是大学生“村官”履职的前提和基础。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寄予厚望,大学生们顶着光环,怀抱着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对理想充满无限憧憬。然而,大学生从繁华的城市和纯粹的校园,到闭塞的乡村和复杂的社会,从莘莘学子到基层干部,面对信息闭塞、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单调、工作压力较大的实际现况,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式碰撞中,大学生村官必须冷静面对。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之所以放弃城市工作生活到农村基层任职,不就是为了丰富阅历,积累经验,砥砺品格,磨练意志,当前产生的思想波动说明正在经历着磨练,因此再艰苦的生活,再困难的局面,都要充满信心,勇于直面。另一方面要找准结合点,理想与现实虽然有落差,但二者之间总有一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要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有道是“融入即成功”,把自己当成农村中的普通一员,才能沉得下,蹲得住,安下心,才能逐步实现由理想憧憬向现实务实的转变。

  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如果大学生仅仅把到农村任职作为一次就业的机会,或当作报考公务员、读研等的跳板,而甘于“听取蛙声一片”悠闲生活,不仅是耽误了自己的青春,而且辜负了一方百姓,更违背了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初衷。对于农民来讲,他们最渴望的是脱贫致富奔小康,最苦恼的是缺少致富门路,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带来看得见的实惠和利益。因此,大学生“村官”应当树立“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责任感,真正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多方式普及科学知识、传授实用技能,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创业致富奔小康。

  学习与实践的关系

  大学生“村官”在大学期间主要是向书本学习,重在知识积累,而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则要“学而时习之”,到农村任职后,要在坚持学习的同时,强化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服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村官”必须敏于感受基层干部群众丰富的工作经验,精于识微,虚心向他们学习。在实践中,做到“四勤”:即勤动脑,勤动嘴,勤动手,勤动腿。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观念,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从本职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不懒不闲不散,多写多练多干,多深入基层,多调查研究,多想点子,多提建议,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大学生到农村任职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要自觉摆正位置,主动为村“两委”当好参谋和助手,自觉在村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能因为自己学历高、文化程度高,就瞧不起农村基层干部。二要坚持实事求是,大学生“村官”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决不能纸上谈兵,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三要维护集体团结,与其他村“两委”干部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经常沟通思想,工作上成为好伙伴,生活中成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