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凸显品牌效应(组图)
持之以恒的综合开发与结构调整,“开”出了规模,“调”出了特色。几年来,蓟县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做强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子。目前全县已建成14万亩蔬菜基地、16万亩优质果品基地、10万亩水产基地、2万亩粮油基地。并且涌现出邦均镇西潘庄苗木花卉、侯家营镇南富屯设施蔬菜、桑梓镇桑梓优质西瓜、出头岭镇中峪村设施食用菌、穿芳峪乡毛家峪村农家院旅游和洇溜镇八里庄建材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了部颁标准的“一村一品”专业村60个,市级标准专业村55个,带动农户1.7万户。去年全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049元,其中70%来自特色产业。
如何破解农民在发展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增收乏力难题?蓟县把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作为撬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杠杆,举全县之力,优化配置土地、资金、技术和销售等生产要素,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一个个优势产业的出现,如同一朵朵盛开着的鲜花,彰显了现代高效农业的诱人魅力,扭转了农民把农业视为弱质产业的观念。
“软功夫”啃下“硬骨头”
“一村一品”不是跟风
记者在采访中明显感觉到,在蓟县这些“一村一品”特色村中,大多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譬如,有的地方区位优势明显,有的地方经商传统悠久,有的地方人文底蕴深厚。他们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把“优势”变为“特色”,变成品牌。形成了苗木花卉、无公害蔬菜、优质果品、生态养殖、农家旅游等专业特色村。
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农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条件,发展的水平都不尽相同,各地树起的“一品”也应该是不同的。
蓟县农委主任王永亮向记者介绍说:“‘品’绝不是偶然产生的,更不是‘拍脑门’硬想出来的,而是各地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百姓追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走的是一条把比较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路子。”
近日,来到桑梓镇桑梓村。绿油油的西瓜地,一眼望不到边儿。桑梓村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专业村,这个村位于蓟县泃河东岸,靠近京津交界处,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有4700多口人,7568亩地,自古以来就以农业生产为主。凭着特殊的沙土土质,桑梓的西瓜格外甜、沙,瓜的果形、颜色也特别好,一直广受青睐。在解放前,桑梓就因萝卜、西瓜、豆片三种独具风味的土特产而远近闻名,被当地人称为“三绝”。当地农民依靠祖辈传下的“三绝”土特产,丰衣足食,并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不断发扬光大,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镇里专门注册了“桑梓西瓜”商标,成立了西瓜生产协会和小胡庄个体西瓜贩运组织,建立了桑梓西瓜批发市场,在北京、鞍山等地建立了专卖市场。逐步形成了以西瓜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每年举办桑梓名优西瓜展销活动,打响品牌,增强市场效应。镇农技部门无偿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解决了瓜农的后顾之忧。到目前,全镇已建成高标准西瓜基地1.5万亩,其中凉拱棚6000万亩,露天9000亩。预计全年可实现效益4500万元,人均增收600元。
朱华山村发展柿子种植是因为这里地处山区,历来就是柿子村。这里的磨盘柿,因其个大、色艳、汁多、脆甜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据历史记载,天津市蓟县盘山地区自唐朝就开始栽培柿树,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如今,传统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为促进农民增收,蓟县组织有关专家经过6年时间的研究,成功研制出了柿果脱涩保脆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自2006年起,该县开始大力推广此项技术,并在采摘期实行统一收购,统一脱涩处理,统一包装,销往国内大城市以及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蓟县每年销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脱涩保脆柿子上千吨,创收1千多万元,相比普通柿子,销售利润增长近10倍。去年,天津蓟县盘山磨盘柿顺利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审查,并获得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一村一品”的确让这个村尝到了甜头。2008年,该村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人均纯收入10000元。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增加,使该村实现了街道硬化,环境美化,夜晚亮化的目标。同时,该村还积极发展洁净能源工程,全村260户农民,建沼气池184座,有效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一村一品,是指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是使优势不明显的村加快培育出主导产业,使拥有主导产业的村将产业规模做得更大、产业链条拉得更长、发展得更具特色。
“一村一品”是一个形象说法,可以是一村两品,也可以是一村几品。所谓的“村”是一个区域概念,可以是一个村,也可以是几个村,甚至是一个乡镇。所谓的“品”可以是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品,也可以是商贸、餐饮、休闲、文化等行业的产品。
一村一品 山区篇
乡 镇 发展重点
官庄镇 盘山磨盘柿 红果
孙各庄乡核桃
下营镇 板栗 有机苹果
罗庄子镇脆枣 桃 梨 柴鸡蛋
马伸桥镇苹果
出头岭镇苹果 白灵菇 花生
穿芳峪乡散养蛋鸡
许家台乡优质肉牛
一村一品 平原篇
乡 镇 发展重点
桑梓镇 西瓜 萝卜
上仓镇 白灵菇
杨津庄镇鲜食玉米
下窝头镇绿色水稻
尤古庄镇大豆
下仓镇 玉米和小麦
邦均镇 苗木花卉 笼养蛋鸡
白涧镇 优质肉牛
东施古镇棚菜
洇溜镇 棚菜
侯家营镇棚菜
东赵各庄乡 棚菜
一村一品 库区篇
乡 镇 发展重点
别山镇 金丝小枣和棚菜
西龙虎峪镇 酒用葡萄
五百户镇山地散养蛋鸡
一村一品,要求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技术标准化、基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而要做到这些,土地、资金、技术、销售无疑是摆在蓟县县委、县政府以及老百姓面前的最大难题,如何去破解这些瓶颈,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合力破解发展瓶颈
土地零碎是农民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和加工等“一村一品”的障碍性因素,为了解决土地经营权分散与规模发展的矛盾,蓟县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意见》,确立了土地流转形式和注意问题。
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现代农业的发展。蓟县拿出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设施农业建设补贴,并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同时,对新发展的加工龙头企业、农家院及其他产业也制定了优惠扶持政策。各乡镇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过硬扶持措施,鼓励群众发展“一村一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农户还可以通过银政合作平台贷款,2006年10月,蓟县创新推出了“3+2+1”的银政合作机制,银政合作机构覆盖到县乡村。洇溜镇安定庄村民张中2008年年初,通过银正合作平台贷款3万元,建起了蓟州二代节能温室,洇溜镇高各庄村养殖户张国也在2007年年底,在没用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获得贷款5万元,扩大了规模,新建了存栏量5000只的鸭舍。
推动和促进“一村一品”发展,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是根本之策。“以前靠天吃饭,现在要靠技术赚钱!”听完讲座回来的孙各庄乡隆福寺村刘永生显得十分兴奋。“俺得跟媳妇商量商量,有机板栗的种植还得扩大!”据了解,蓟县已先后组织村级干部培训16期,培训人员2200多人次。通过培训和学习,造就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闯劲的发展“一村一品”优秀当家人和技术骨干。同时以“351培训”和“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民培训,使农民学到了一技之长,获得各类职业证书的农民达7万多人。
卖难不仅困扰着农民也困扰着政府。发展“一村一品”,目的是为了致富农民。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突破。要害是产品与市场对接、农户与公司对接。他们着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对接形式,围绕富民这个主题,以壮大龙头、发展基地、拓宽市场网络等措施,解决卖难的问题。天阳葡萄榨汁有限公司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经营运行模式,建立了5000亩原料基地,带动农户5500户,农民亩平均收入6000多元。
渔阳镇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发展“一村一品”服务的路子,创立了产销一体化的果蔬协会。现在会员发展到260户,占从事果蔬业农户总数的8%。目前,全县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01家,带动农户12.2万户。其中,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关系的53家,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11.2万亩,畜禽养殖368万头。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龙头企业负责统一经营、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同时,大力发展产地批发市场,目前,已建成的产地批发市场有8个。积极瞄准国际市场,由农民经纪人牵头,与外贸联姻。
发展连锁经营。蓟县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卢光介绍说:“我们通过发展连锁经营,采取统一店面设计,统一销售价格,统一产品来源,统一包装的方式,把‘一村一品’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日前,位于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的“一村一品”旗舰店开张营业,这是蓟县绿色食品开发总公司推动农副产品进军大都市的重要举措。记者看到,这里的腌制柴鸡蛋、小杂粮、有机水果等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正在购买商品的张阿姨买了很多东西,她对记者说:“这些有我自己的,也有买了送人的,这里的东西都是有机标准或绿色标准的,吃起来很健康,也想给亲戚、朋友带些‘健康’,而且在直营店里买,我很放心。就是离我家太远了,希望以后能多一点这样的商店。”据介绍,蓟县绿色食品开发总公司目前已经规范标准化基地23.6万亩,开发了禽蛋、果品、粮食、蔬菜、畜产、水产六大系列40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有机标志产品,在天津建立了17家连锁店、12个店中柜,销售触角已经延伸到京、津、唐等大中城市。
如今,一村一品已在蓟县遍地开花,由此带来的品牌效应也日益凸显。其中,渔阳牌蔬菜禽蛋、盘山牌果品、蓟州牌粮油、翠湖牌水产等40个产品先后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公司授予“绿色食品”质量标志。
现在该县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过渡。有机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不投入激素、生长素,仅使用农家肥料、生物菌剂等环保药剂的食品,是国内农副产品认证的最高标准。因其纯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日益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其售价也比无公害、绿色普通食品高出30%-80%。
今年,他们聘请中国农业科技下乡专家团,对当地农民进行有机食品生产专项培训12场,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次,提高了农户的种养水平。在销售上,他们借助全市6家“一村一品”专卖店和80多家超市、社区便民店统一销售,从而极大地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截至目前,该县5500余亩的苹果、核桃、板栗、山楂、酸梨、蔬菜、小枣、杂粮等食品已通过有机认证,杂粮、香油、山珍已完成了QS质量认证,有机生猪养殖基地的认证也正在进行中。据悉,通过有机食品生产,将带动农民增收1500万元。目前该县已发展有机水果、蔬菜、杂粮、畜禽等8大系列、100多个品种有机食品种植养殖基地5572亩,总产量在750万公斤以上,目前已陆续上市,极大地丰富了市民菜篮子。
“一村一品”在蓟县“开花结果”
记者手记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才能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直是蓟县领导班子苦苦探索的事情。近年来,他们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和引导农民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发展特色农业,如今专业村遍布城乡,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村一品”更加凸显其特色产品的优势,呈现稳定发展势头,专业村、专业乡镇增多,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数量增加,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不少农民不再外出打工,而是返乡创业,通过小额贷款以及政府的帮助发展“一村一品”,投身新农村建设。这让人不由想起,这里实施的“一村一品”工程,不正是深入开展“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鲜活写照吗?这个农业大县正迸发出无尽的热情和活力。
多年前,蓟县属于这种情况的村,还占多数。这类村,或者种养的农产品种类散而小,或者产品附加值低,或者虽然大田作物利润低,但因为种惯了,不愿发展多种种植,或者由于农民的文化技术等原因而未能发展非农产业……总之原因很多,情况比较复杂。可以肯定,要逐步把这些村引上专业村的轨道,难度是很大的。但这块“硬骨头”还非啃不可。因为,它不仅影响本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制约全县农民收入的增长。
小平安村就是一个例子,这个村位于下营镇,地处山区,空气清新,水源清洁,这里的苹果产量高、质量好,每到金秋时节,山上成片的苹果树可谓硕果累累。看着果树上那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小平安村的村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虽然品质好,但是销路和价位却不乐观。这么多苹果卖给谁啊?村民们看着就发愁。而每到此时,如何把苹果卖出去,成了这个小山村的当务之急。2001年,下营镇党委、政府经过考察,发现有机苹果很有市场潜力,于是想先在小平安村发展有机苹果,通过这个村再带动其他村子,这个提议当时一说,果农们的脑袋就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有的说:这个苹果都卖不出去,难道有机苹果就卖的出去了?有的说:有机苹果俺也不会种啊。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大伙都不感兴趣。为了使农民转变思想观念,镇、村干部以及镇成校教师做了大量工作,他们苦口婆心地为果农讲市场、讲技术,时常在田间地头或深入到果农家里,去讲解为什么要发展有机苹果。2002年,一部分果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种植了一小部分,杨玉存就是其中一位,他拿出50多亩果园,按照有机标准种植了一万多公斤合格果,经镇成校积极协商,终于与北京天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订单合同,当年便销售一空,而且每斤的价位是普通苹果的2至4倍。当年杨玉存就赚了4万块钱。“以前俺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活儿,现在全家都围着有机苹果转,不干别的了,因为这真是比忙活别的赚钱呀。”杨玉存道出了心声。
有机苹果赚了钱的信息在下营镇果农中一下子传开了,果农们都想让北京的公司来认证,看看自己的果园能不能符合要求,可不可以生产有机苹果。2003年,荷兰果农专家皮克尔专程赶赴下营镇成校为100余名果农讲解有机苹果栽培与管理知识,使果农耳目一新,也大开眼界。截至目前,下营镇已经发展有机苹果1800亩,产品远销欧盟、东南亚,出口量达240吨,直接经济效益达372万元,国内销售1000吨,创经济效益800多万元。看到这个村的果农致富了,其他乡镇的果农也纷纷加入有机苹果的种植行列。
小平安村的“认识上升”是蓟县众多村“转轨”的一个缩影,当然,像小平安这样的村子在蓟县还有很多,蓟县相关部门正是用细致深入,而又实际的工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使很多村庄发展起了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同时,随着“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向大户、大村集中,示范带动了周边村和镇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产业新格局。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杜洋洋 实习生 靳玉婷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钱进)
- 甘谷:蔬菜向品牌化精细化发展 (200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