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罗山县楠杆镇:特色产业发展综述

来源:信阳日报 作者:
      题记:9月的楠杆镇稻穗飘香,一派丰收的景象。在“特”字上做文章,成就了楠杆的辉煌。全市烟叶第一镇,李寨林业育苗第一村,生猪繁育年出栏生猪15万头,全市第一家在国家商检局备案的大型无公害供港蔬菜基地——罗山县亚龙菜业有限公司……楠杆镇特色产业亮点频闪。

  “三万(元)五万平常户,超出十万十多户。”这是一句流行在信阳市罗山县楠杆镇的顺口溜,说的就是该镇农民靠种烟发家致富的事,这也是该镇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写照。“特”就是楠杆的招牌,就是楠杆的优势。

  发挥特色优势  做活特色产业

  楠杆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培育优势产业,激活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使第一位的优势资源成为第一位的优势经济。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科技推动,加快了该镇的农业产业化步伐。

  深度开发资源,发展资源主导型特色产业。全镇实施退耕还林3.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7%提高到36%。为做好退耕还林文章,该镇实行林草间作,发展生态养殖,初步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林间地持续开发利用的路子,可创产值300万元。

  发挥市场作用,发展市场主导型特色产业。紧抓市场机遇,大规模开展品种化、多元化、基地化育苗,形成林业育苗和花卉育苗两大系列,包括速生杨、油板栗、银杏及樟树、柏树等40多个品种,年出圃各类苗木3000万株,创产值2000万元。

  发挥技术优势,发展技术主导型特色产业。烟叶生产在该镇已有20年的发展历史,广大烟农已掌握了一套过硬的生产技术,许多烟农被聘为技术员。由于不断更新品种,提高单产,提优等级,依靠技术优势增加效益,20年来,楠杆镇的烟叶生产规模和质量一直位于全市乡镇首位。

  强化科技示范   做优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化解“三农”问题,推进“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楠杆镇将做优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围绕做优特色,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建立示范基地。采取政府牵头、能人承办、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导能人大户建立特色经济示范基地,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建成了1000亩烟叶示范基地、郑堂村4500亩超级水稻示范基地、李寨村5000亩油板栗育苗基地。

  培育能人大户。镇党委书记、镇长坚持每年培育20个种、养、加等各行各业的典型,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每年对成绩突出的能人大户进行表彰,成立种植业能手合作社,搭建科技平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带动邻里乡亲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目前,全镇共有种植业大户268家,实现了“一村一品”产业板块。

  实施品牌战略。楠杆烟叶、油板栗、生猪养殖已在市场上小有名气,“盈旺”牌生猪产品已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注册“豫罗红”油板栗品牌,统一油板栗苗木、生果生产技术和标准,通过品牌进一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创新产业模式   做强特色产业

  楠杆镇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为打造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来抓,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使发展上了水平,群众得到了实惠。

  规范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建起了规范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村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依法引导农民自愿有序流转土地,让种田者专心种田,务工者放心务工,全镇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培育了一批新时期的农场主。

  组建经济组织,壮大特色产业。结合实际,组建了8个专业合作组织,涵盖了林业、油板栗、烟叶、养殖等特色产业。牧丰源等3大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全镇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年出栏生猪15万头。芸森油板栗专业合作社,培育出独具特色的“豫罗红”牌油板栗,建成丰产优质基地2万亩,干果和栗苗远销湖北、湖南、广西、云南等地。以全市种烟第一村檀岗村为基地,组建了楠杆镇烟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发展烟叶5000亩。依托强盛粮业等4家精米加工厂组建了强盛粮油专业合作社,精米远销广东沿海等地。其中,有2家精米企业产值过亿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实施技能工程,培训新型农民。以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工程为载体,按照“一户一个明白人”的要求,围绕支柱产业,依托乡村农民技校,采取送科技下乡、科技赶集、基地培训等形式,广泛对农民进行科技农业、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其致富能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民增收。建成邵湾、蔡堆渠道11.2公里,完成田堰、登楼、李寨三个村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把2万亩基本农田建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生态种植,积极引种推广超级杂交稻、无公害蔬菜等新品种,扩大油板栗、苗圃花卉等产业种植规模,推广机械插秧等农业新技术。

  (作者:吴菲 胡世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