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依托“一村一品”打造“山西寿光”

来源: 作者:

  本报讯 长子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工作要求,以打造全省优质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县为目标,依托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烤烟生产三大主导产业,抓住规划、政策、龙头企业、科学技术、规模、服务等六大要素,大力实施“六大举措”,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发展,努力打造山西的“寿光”。

  ——规划引领。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题,该县按照“平川抓水种菜,丘陵抓林种果,山区抓牧种烟”的发展思路,制定完善了设施蔬菜“双二十”规划、畜禽养殖“515”规划、现代烤烟“1232”发展规划等一批专业规划。短短三年时间,全县形成了以丹朱、宋村、南漳等乡镇为重点的东中部大棚蔬菜生产区,以岚水为中心的北部小拱棚韭菜生产区,以石哲、南陈、鲍店为中心的西、北部规模健康养殖生产区,以王峪、横水为中心的西南部特色烤烟生产区等四大特色产业带。全县农业经济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发展的快车道。

  ——政策扶持。2008年以来,该县全面落实“一村一品”建设的一系列扶持补贴政策。在蔬菜种植上,按照“政府投资、百姓建棚”的办法,连续实施蔬菜大棚财政补贴政策,对新建生贵式移动大棚每亩补贴2000元、日光温室大棚每亩补贴5000元、韭菜拱棚每亩补贴500元,同时还协调信用联社给予2000元至3万元的小额农贷。在畜禽养殖上,按照“村内禁止养、村外改造养、标准化扶持养”的要求,连续实施“123”财政补贴政策,即对新建万只以上标准化养鸡小区的养殖户,每只鸡补贴1元;5万只以上每只鸡补贴2元;10万只以上每只鸡补贴3元。

  ——龙头带动。该县培育壮大了双龙肉鸭、瑞强禽业、福源淀粉、昌利食品、馥宏脱水蔬菜、绿森番茄酱、大地尖椒酱菜等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个,带动200多个村4.8万个农户,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08年的18%增加到目前的30%。先后创办了移动大棚、惠民、方兴和潞汇等农业科技园区。同时,建立健全了农业信息网络,形成遍布全国、产销联动的销售网络,加快了农产品的生产流通。

  ——科技支撑。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实施“园员工程”。按照每个农业园区配备一名专业农技人员,每个乡镇和重点村配备一名兼职农民技术员的标准,全县共选派专业技术人员25名,选聘农民技术员30名,实行技术承包,分片包干,为菜农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加快大棚技术、水肥一体化栽培、生物防控病虫害、大棚节水灌溉、机械化耕作等农业先进技术推广普及,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全县已注册8个农产品商标,获4项农业技术国家专利,认证30万亩无公害菜地和25个无公害蔬菜品种,整体提升了全县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规模发展。强势推进了设施蔬菜“双二十”工程、畜禽标准化养殖工程和烤烟品质提升工程,全县以设施农业为特点的现代种养业全面提质提速。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8万亩,比2005年增加9.62万亩。到“十二五”末,全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农民设施蔬菜收入超过20亿元,实现“户均一座蔬菜棚,农民收入超矿工”的目标。饲养量达到800万头(只),规模养殖占到了80%以上。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8900亩,烟农收入稳中有升。

  ——服务保障。该县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测土配方、农药残留监测、科技服务、市场营销网络四个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市场价格发布、天气信息咨询平台,方便农民及时了解掌握全国市场行情,提前做好灾害预防,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增加收入。实施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充分利用免费语音平台为群众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累计接受咨询2万人次,发布市场供求信息1000余条,为农民获取市场信息提供了渠道。

  仅仅三年时间,全县已培育“一村一品”136个专业村、6个专业乡镇,分别占总数的34%和42%;主导产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占比由不足30%提高到90%以上。在全省119个县(市、区)中,名列第14位,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

  据悉,在“十二五”期间,长子县将依托蔬菜、畜禽、烤烟三大优势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山西的“寿光”,到2015年全县70%的行政村成为 “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真正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吴帅瑜 王志军)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农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