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大上项目领跑县域经济(组图)
核心提示
4月里,大地回春。海城项目建设正如这渐暖的气候,激情澎湃。
穿行海城大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浪高过一浪的项目建设热潮:只见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大塔吊轻舒长臂,建设大军挥汗如雨,一条条道路疏通完毕,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车间投入生产,一批批产品成功下线……
年初以来,海城市紧紧抓住沈阳经济区建设、鞍海一体化等省市重大战略机遇,围绕鞍山“项目建设年”总体部署,以“五个百日行动”(创造空间百日行动,招商引资上项目百日行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及回迁房建设百日行动,违章建筑和违法用地整治百日行动,项目六项审批百日行动)为牵动,举全市之力推进项目建设年的各项工作,力促好项目大项目引进、落地、开工、竣工投产。
海城市委书记王潜说,2012年是鞍山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建设年,也是海城为实现“争占全国十强”奋斗目标的冲刺之年。项目是确保海城经济实现“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关键所在。海城将坚定不移地上大项目、大上项目,以项目建设年为契机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
海城双龙新村。
整理空间对接项目
从年初到现在,“项目”成为海城全市上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儿。海城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项目建设年”决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小打小闹,必须大气魄、高站位,坚持以大手笔上大项目,大上项目,求大发展。在这样的共识下,全市年初就确定了全年开竣工项目必保550个,总投资规模138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必保140个的目标。可以说,无论是从项目的数量,还是从项目的投资规模来说,都是历史上空前的。
空间是宝贵的资源,直接关系着新上产业项目能否成功落地。为此,海城将创造空间百日行动作为项目建设年的首要工程全力推进。全市围绕空间整理,通过争取指标,增减挂钩,房屋征收,闲置土地清理,整理未利用地、废弃地和低效用地等方法,计划创造出15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在拓展空间上,海城市提出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15平方公里发展空间的具体地点、面积,标注在图板上;明确每个空间地块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明确推进进度和完成时限;明确奖惩,将创造空间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
镇村屯动迁改造是集中节约利用土地、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但面临的困难众所周知,而困难中的困难就是拆迁改造后,失地农民保障问题。这不仅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一项责任,也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此,海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失地农民保障作为推进拆迁改造的前置条件,从失地农民保障的体制机制入手,构建了政策性资金补偿、经营性资产补偿、生活性补贴补偿、养老保险保障补偿等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失地有新房、失地有保障、失地有工作、失地有补偿”的“四位一体”失地农民保障新模式。
第一,失地有新房。坚持高标准建设回迁小区,失地农民全部住进水、电、路、暖、绿化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备的规范化小区,楼房软硬设施及价值都不低于高标准商业住宅小区。失地农民新房比原宅基地面积同比扩大10%,每平方米增值1500元。
第二,失地有保障。对失地后变市民的农民,实行在养老、救助方面与城市接轨,制定实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对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完全失地农民给予每人每月244元的失地保障补助;对不到保障年龄的失地困难群众,设立专项救助资金,确保失地农民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同时,建立村集体补偿政策,将土地补偿费20%反哺村集体,作为发展基金,增强村级带领群众发展能力。
第三,失地有工作。坚持“政府引导、专业培训、企业接收”的原则,政府采取提供公益性岗位、进入民营企业等方式,对失地农民实行全部安置就业,实现了就业有对接。
第四,失地有补偿。严格执行征地费用补偿标准,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及时足额发放,全方位补偿。对农民征地补偿集体留成部分,作为农民投资入股资金,由社区统一进行商业网点开发、农贸市场建设等商业运营,所得租金以分红形式发给社区居民,变农民为股民。
正是由于工作到位、方法得当、让利于民,海城在空间整理上得到拆迁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速度快、面积大的可喜成果,腾出15平方公里发展空间的目标正在逐渐实现。海城市委主要负责人(前排中)深入基层调研。
招商引资大上项目
发展靠项目,而抓项目,首先要抓住招商引资这个 “牛鼻子”。敏锐、超前的项目嗅觉是海城人招商的绝活,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是海城人招商的毅力和精神,招优商、优招商更是海城人招商的胆识、智慧和成功的魅力所在。
年初以来,结合实际,立足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地域优势、人文优势,依托两城两市镇,特别是8个市级公共产业园区,对照已腾出的净地和今年可腾出的净地,海城开展全方位招商。围绕菱镁、钢铁、农业、现代服务业、温泉旅游和房地产等六大主题,坚持“引进投资超百亿、50亿和10亿元大项目”目标,海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或随省市领导或单独组团,赴日本、韩国、香港、宁波、南京、上海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展了40余次招商引资活动,接触海内外集团企业260余家,洽谈推进了150余个重大项目。
据海城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在招商过程中海城更注重的是优招商,优先发展科技、环保、低碳和资源节约型的新型产业项目。比如,镁产业围绕镁制品、滑石制品的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和产品链条来招商,菱镁产业以美、欧、日、韩、港澳等国家和地区重点区域,国内则以山西、河北地区为重点,镁建材以张家港及长三角地区为重点,镁耐火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类招商引资活动。
前瞻性的招商理念,使海城形成了一个有力的 “招商强磁场”,一大批具有雄厚实力的企业纷纷抢滩登陆海城。如今走进海城,能感受到的是项目建设的浪潮早已将乍暖还寒的初春搅得火热。只见总投资260亿元的腾鳌温泉健康产业城项目、总投资230亿元的海西新城西柳东区市场集群项目、总投资26亿元的后英集团特种高纯镁砂项目、总投资23亿元的鞍山紫竹重型铸件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模具钢、年产500台船用起吊设备及年产15万吨机械零部件生产线项目的各个施工现场,施工机器正开足马力抢早抓晚繁忙施工着。
为促使在谈的项目早签约,签约的项目早开工,开工的项目早投产,投产的项目早见效,海城市还全面实施了市级领导干部包扶重点项目责任制,由28位市级领导干部分别包扶100个重点项目。各领导干部纷纷走上所包扶的项目建设第一线,对项目的筛选、论证、规划、设计、确定、洽谈直到达产,全程跟踪,一包到底,在全市形成“千方百计跑项目、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的浓厚氛围。
海西新城建设场景。
优化环境服务项目
把投资者引来,只是招商引资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投资者留得住、扎下根,把项目做大做强。为此,海城按照鞍山项目建设年的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办理项目六项审批百日行动,做好项目立项、土地、规划、环评、招投标及施工许可等六项审批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为项目落地服好务。
“你只管投资的问题,剩下的事情由我全权负责。 ”这是海城对所有海内外投资者作出的郑重承诺。海城重点实施“三个一”工程,即“一会制审批”、“一站式办公”和 “一费制收费”。“一会制审批”即城乡所有建设项目全部通过市规划委员会集体讨论议定,对于通过的项目,各部门要无条件履行手续。 “一站式办公”即规委会议定的项目在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时,只需到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就可履行各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 “一费制收费”即对全市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逐一列出和定值,对各部门收取的建设项目费用统一印制成一张单子,有效整合了收费项目,全面规范了收费标准。
同时,规范行政罚没行为,把全市所有罚没项目的执行标准全部依法、合理进行界定,有效防止了自由裁量的主观随意性。
为了扶持企业发展,海城新出台实施了《关于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对大项目给予土地、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支持,特别是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同时,在中小微企业发展上,给予财政支持、投资审批、税费、金融扶持等方面更多优惠政策,特别是做大做强融资担保平台,由市财政出资5000万注入市级担保公司,重点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力度,扶持更多的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全民创业。
在项目建设年里,海城还特别注重硬环境建设,全力实施政府投资项目百日行动,优先建设具有牵动性、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全面加快回迁房和动迁周转房建设。目前,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改造工程规划设计已完成,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及招投标工作;道路交通项目中,老油路大修工程正在进行项目审核,兴海大桥、南一环公铁跨线桥已复工,中央跨河桥引线、长江路工程已开工。
良好的投资环境,到位的跟踪服务,让前来考察的客商吃下了“定心丸”,纷纷前来投资。截至3月末,海城全市共有15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实现了项目建设的首季开门红。 本报记者/侯国政/刘家伟
(文章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