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公选灾区科级领导干部好中选优

来源: 新华网 作者:李亚杰 江保权

     据了解,此次公选中,绵阳市针对过去部分公选干部的“高分低能”、“会考不会干”等问题,通过拓展竞争范围、双向联动面试、扩大考察比例、强调岗位实践、全员差额票决等举措,让既能考、又能干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放宽准入条件,拓展竞争范围。部分极重灾区干部队伍缺损严重、灾后恢复重建专业领导人才紧缺,面对这个难题,绵阳市委拿出11个乡镇、27个专业性要求强的县级部门科级领导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并最终有35个职位顺利开考。

    这次公开选拔,打破传统准入限制,除全市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外,还允许国企经营管理人才报考,在基层服务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社区)干部、“三支一扶”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报考,对报考北川、平武职位的少数民族干部和在乡镇工作满5年的机关事业干部放宽到大学专科学历、40周岁以下,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研究生报考不受户籍、身份、工作年限、任职年限限制,保证了以更广视角、在更大范围选用优秀人才。

    ——双向联动面试,强化素质考评。在每个面试组的主考官均要求由熟悉乡镇工作的县级领导干部担任,其他考官中除组织人事、纪委领导担任外,主要从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熟悉业务专业型领导或专家中选任;群众评委中除“两代表一委员”各2名外,还要求有职位所在单位不少于4名的职工代表参加,实现了组织选人与群众选人的有效对接。

    据统计,本次公选面试考官中,担任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5年或在岗位一线工作10年以上的占75%以上;群众评委中在岗位一线工作10年以上的占83%以上。

    ——扩大考察比例,对比履历实绩。绵阳市开考的35个科级职位共有179人进入考察范围。考察组深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毕业院校和常住地了解情况、查阅档案,对比同一职位考察对象工作经历和实绩,提出职位考察综合意见。

    ——岗位实践锻炼,接受职工评价。绵阳市在考察环节中特别增加了岗位实践锻炼环节,组织拟考察人选到报考职位所在单位开展为期一周的岗位适应性锻炼。实践锻炼结束后,由考察组召开竞职演讲会,考察对象在会上发表竞职演讲,接受职位所在单位全体职工、下属单位负责人和辖区(行业系统)内部分“两代表一委员”的满意度测评,作为组织考察任用的一个重要参考。

    据介绍,在岗位适应性锻炼中,有6名考察对象(其中2人综合成绩排名第一)因感到难以胜任竞选领导职位工作而主动放弃。从事组织工作多年的梓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张瑞春说:通过岗位实践,拉近了公选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让有理论、有实践能力的干部脱颖而出。

    ——现场素质展示,全员差额票决。针对公选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参与表决的各个常委对他们缺乏感性认识和直观了解的实际,部分县区委常委会讨论拟任人选前,还增设了现场展示环节,由考察对象在会上作3-5分钟的即兴演讲,综合展示综合能力素质和个人形象气质。在此基础上,由组织部门对各职位的所有考察对象进行全面介绍,并将每个职位的全部考察对象提交常委会集体讨论,差额票决确定拟用人选,做到当选干部上下认可,落选干部心服口服。

    据了解,从最终任用的35名人选来看,综合笔试面试总成绩第一名有24名,第二名有9名,第三名有2名,有14人来自职位所在县市区之外,1名表现优秀的硕士“村官”通过层层遴选走上领导岗位,真正实现好中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