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下村服务基层强“基础”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李影

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后,成都“大学生村官”已从“新闻”进入了“常态”。


  5年来,一批批大学生走到农村当起了“村官”,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特长,以新颖的方式和创新的方法助推“四大基础工程”工作。


  截至去年底,全市服务基层大学生总量达到了10552人,服务范围涵盖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发展各个领域。作为我市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的“生力军”,他们所面对的是“四大基础工程”的深入推进在镇、村两级的更进一步落实或突围。


  更为可喜的是,大学生参选“村官”的热情越来越高。


  2010年7月24日,成都市高校毕业生服务城乡基层项目招募举行笔试考试。其中“一村(涉农社区)两名大学生计划”共有1339个名额岗位,参与角逐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5420名大学毕业生。从考录比例不难看出,“大学生村官”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


  为农村基层输送人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当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项目的这两个初衷得以实现,成都开始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期满大学生的“出口”问题上,力图通过政策引导,实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良性循环。


  故事


  23岁的王阳,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志愿者,现在的身份是彭州市九尺镇天宝村村主任助理兼团支部书记。


  从2006年成为“大学生村官”开始,她已经在基层呆了整整4年。“今年,两年的续约期也到了,我准备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希望自己有一个华丽的转身。”王阳说,扎根基层是她最大的心愿。


  走遍每家每户 赢得村民认可


  老家在彭州市致和镇的王阳,虽然从小生长在农村,但刚刚上任时对村务工作了解不多,再加上不是天宝村本地人,没有任何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她,很担心自己能否被当地老百姓所接受、能否与村干部融洽相处……想起这些,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刚来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幸好有人事部门安排了岗前培训。”王阳记得,政府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区(市)县和市上组织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用技术推广等专业培训。在实践工作上,还会配备一名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工作骨干作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工作导师。


  从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到抗震救灾,从走访、照顾贫困家庭到义务为村里的中小学生补课,王阳走遍了天宝村的每一家每一户,实实在在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2007年、2008年她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每次去到农户家都会主动跟他们拉家常,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天宝村里面的1030户人家几乎都认识她,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信任。”说起王阳,彭州市编制办副主任梁学宏的语气中流露出的是肯定和认可。


  全程参与“产改” 每天加班加点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后,彭州市迅速展开了灾后重建工作,王阳服从安排,到通济镇天生桥村进行3个月的对口支援,宣传防震抗灾知识,及时发放救灾物资,举办文艺晚会,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了解群众的住房意愿。因为在重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王阳于2008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阳说,能够入党,是她当“村官”以来最光荣的事。


  去年开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彭州展开。由于很多村民家里子女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一些老人,他们有的不识字,有的或眼睛、或腿脚不方便,需要入户跟他们宣传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入户宣传政策,核对土地经营权,到田里丈量土地,在电脑上统计绘图……这一系列琐细而繁重的工作,都由“大学生村官”们承担了起来。“他们每天加班加点,很舍得吃苦啊,”梁学宏说。


  年轻的王阳还有一个身份,一个半岁小孩的妈妈。因为工作忙,现在只能每周末回去看看娃娃。“虽然村上可以给我们放探亲假,但现在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阶段,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很多,我不能请假”。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王阳坦言,当“村官”将永远是她人生中最有价值、最难忘的经历。


  参加换届选举 或去读书深造


  服务两年、续签两年,根据政策,王阳的合同即将到期。何去何从,她必须作出选择。


  “对于服务期满的‘村大’,我们会有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制度来畅通他们的出口就业问题,”梁学宏说,原则上会鼓励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村大”参加村(社)“两委”的选举,继续留在农村基层干部岗位上为群众办实事。另外,市和区(市)县党政机关公开考录公务员,也将拿出一定的比例,择优考录“村大”。“村大”服务期满前3个月为自主择业期,各地都要开展各类专项就业培训,组织各项就业见习,定期举办服务期满“村大”专场招聘会,重点推荐就业;对于有创业意愿的“村大”加强对其的创业指导和服务,市上会引导当地专业大户、创业成功人士与其结对子,帮扶创业;鼓励服务期满的“村大”继续学习深造,对于考核合格的“村大”,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对于有创业意愿的“村大”加强对其的创业指导和服务,市上会引导当地专业大户、创业成功人士与其结对子,帮扶创业。


  这些畅通“出口”的扶持政策让王阳这样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让王阳心安了不少。“我已经对这里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家人也都支持我,所以我愿意继续留在基层。”


  对于未来,王阳早已作好了打算。“我很幸运地被推选为60名后备干部中的一员,将参加新一届的村(社)‘两委’选举。”王阳说,如果落选了也没关系,她已经报考了本科学历考试,准备继续深造,也可以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准备更广的门路。


  观察


  5年探索实践 “村官”从新闻变常态


  2005年8月,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市人事局率先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三支一扶”计划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成都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在全市启动实施了“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按照基层人才需要,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志愿者,到村社从事为期2年的基层服务。


  此后几年间,项目不断丰富,规模逐年扩大。由“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为“一村(涉农社区)两名大学生”、“农村中小学特设教师岗位”、“乡镇公立卫生院大学生支医”和“大学生服务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四大计划。


  截至2009年底,全市在岗服务志愿者人数达10552人,实现了志愿者在我市城乡基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产业发展领域的全覆盖。可以说,在经过5年的探索实践后,成都大学生村官已经从当初的“新闻”进入到“常态化”阶段。


  根据我市志愿者服务期满和中途流失离岗情况,今年,全市动态补员2269名大学生志愿者。6月,市人事局组织龙泉驿、都江堰等13个区(市)县赴四川农业大学举办“2010年成都市高校毕业生服务城乡基层项目志愿者招募会”,受到了农大学子的热烈追捧,当天达成招募意向的就有253人。


  大学生进村 改变与被改变


  大学生到村,都做了什么?是他们改变了农村,还是农村改变了他们?


  采访中,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参与。通过政策引导和环境营造,鼓励和吸引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整体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接受新事物、发展经济的能力。新旧思想的碰撞,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


  理论水平相对较高,文字功底较强,是“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帮助基层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优化了管理流程,促进了党委、政府各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


  抗震救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一项项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总能看到他们的青春背影。在“四大基础工程”中,有的“村大”制作的产权制度改革知识幻灯片成为了全镇传播知识和开展远程教育的载体之一。有的“村大”利用平面设计技术做起了喷绘,既美化了城乡环境,又很好地宣传了“四大基础工程”知识。


  大学生到村,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而农村的工作经历,也让大学生从书本走向现实,从理论走向实际,从好高骛远到脚踏实地。“日常工作的大事小事,将我从一个书生气的学生,磨练成一个可以与农民打成一片的大学生村官,洗去了浮华,更加踏实。”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所说,“村官”经历是一种历练和积累,不管以后做什么工作,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6条就业渠道 畅通期满出口


  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层,为农村基层输送了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岗位,增加了渠道,为严峻就业形势之下的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缓冲期”。然而,随着“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而最终留在基层、进入乡镇或事业单位的毕竟是少数,因此,他们任职期满的去向问题,逐渐呈现于台面之上。


  为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良性循环,早在2009年,市委组织部和市人事局就出台了文件,正式对基层大学生志愿者期满后的去向作了规划,提出6条就业渠道——另行择业、自主创业、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和选调生、考录事业单位、继续深造。


  在各地不断探索期满大学生的“分流”措施时,日前,彭州已经开始“试水”大学生村官动态退出机制,即使合同期间也可“跳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志愿者自主择业,相关政策规定,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期满前3个月为自主择业期,期间保留各项待遇。


  市人事局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期满离开的“村官”共计1628人中,明确就业1270人,其中通过自主择业进入企业人数最多,为626人,超过了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602人,成为期满“村官”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中途离岗的1306人中进入党政机关187人,进入事业单位558人。


  恰如大浪淘沙,经过或两年、或四年的尝试、磨合,真正愿意扎根基层、适应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志愿者,最终会继续留在基层。


  确保大学生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需要从政策上加以保障。下半年,人事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在岗志愿者的培训、帮带和实践锻炼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志愿者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完善志愿者使用考核制度、严格落实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障服务、改善志愿者工作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好志愿者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作用。健全志愿者正常流动机制,创造条件,进一步畅通服务期满志愿者“出口”,积极促进期满志愿者实现创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