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兴文街道办事处红花村大学生村官李伟
来源:巴中日报
作者:
经开区兴文街道办事处红花村大学生村官李伟,毕业后舍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甘心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开展不平凡的工作。一年时间里,怀揣扎根基层的信念,为百姓服好务的宗旨,他将自己磨炼成精准扶贫小专家,基层工作小能手。本报记者 袁静
不变的信念 从严于律己开始
李伟大学时在重庆市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部材料物理专业就读。大学期间,他曾担任宣传部副部长、新闻部部长、班长、学生通讯社社长、学院团委副书记等职务,并获得西南大学校级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重庆市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拥有很多光环的李伟,一直有着扎根基层的信念。大四时,他实习于月薪5000元以上的公司。2015年6月,毕业后他被组织选派到经开区兴文街道办事处红花村当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成为一名扎根基层农村默默奉献的共产党员。
担任村官后,李伟马上下村入户调查寻访,工作三个月后便能清楚记得村里每一位农户的姓名。年龄不大的他总是说:“我就是来自农村的娃,每位农民伯伯都是我的爸妈,我要做个孝敬的娃。”
“一个积极阳光的小伙子。”这是他给身边朋友和同事的第一印象。尽管每天工作很忙,李伟仍然坚持6点起床晨跑,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每一份文件材料他都认真钩划学习,每一件事都按质按量踏实做好,每一个人他都热情友善对待。工作一年来除了春节,几乎每个法定节假日和周末都能看到他加班的身影。不叫苦不怨累的他,随时都散发着积极的正能量。当同事们问他是怎么想的,他笑着说:“时间只有这么多,多干点我就赚了。”
求实的作风 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年的时间足够做很多事,但是把每一件事做好,那就是本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当前的头号阵地、一号战场,对于刚刚跨出大学校门的李伟来说更是巨大的考验。
红花村在2014年被认定为精准贫困村,为了配合相关部门尽快让贫困村摘帽,让贫困户脱贫,他经常提着自己的电脑到村上整理资料,完善基本数据表格,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村上的各项资料文件也因此规范清晰多了。
村里精准贫困户苟在志身体残疾,未婚配,还领养1个女儿,家中主要靠其修补鞋子维持生计。李伟不断给他打气:“大伯,我们虽然贫穷,但得有志气。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家里的贫穷面貌。”李伟帮助苟在志规范修鞋摊位,还结合民政政策帮他申请了残疾人补贴,帮助其女儿申请国家雨露计划、经开区贫困户教育惠民政策补助。苟在志每次见面都会握着李伟的手说激动地说:“小同志,你是好同志好心人!”
“村里什么时候能通水泥路?什么时候也能搞点产业?”这是李伟到村里后听村民说过最多的愿望。红花村在2015年前无一条村级硬化路,村民出行晴通雨阻,这也是该村发展的一大制约。李伟同村里干部一起向上问政策要帮扶,已完成村道路硬化4.7公里。还流转土地385亩,村民既能收取土地流转租金,又能在村上务工创收,为该村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入村工作一年多,李伟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学生变成走村入户的村官,从一名书记助理成长为百姓的贴心人。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悔誓言。”
频道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