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村官到公务员:无悔的选择续写辉煌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佚名

  无悔选择:农村天地大有为

  2007年8月10日,对王学原来说是一个一生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通过层层严格的考试、考察,他以优异的成绩考选为沂南县首批60名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之一。想着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王学原精神振奋,心潮澎湃,禁不住回想起考选前后的日日夜夜。

  作为一名从沂蒙山区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深知作为农民的父母为自己的求学、成长付出的艰辛。"回报父母,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于是成为他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大学期间,他惜时如金,时刻寻找着自我锻炼的机会,先后担任过天津体育学院"原色阳光文学社"创新部部长、副社长,卖过大学军训后同学不要的军服,做过洗车工、健身教练,在学生宿舍区推销过零食、矿泉水、电话卡……用充实和快乐激励着自己。4年时间里,它不仅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而且每年还能多多少少地补贴点家用。

  大学毕业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王学原没有坐等安置,自己主动在天津找了一份健身俱乐部主管的工作。虽然干得有声有色,待遇也比较优厚,但在他的心底,"回家"的念头一直没有减弱。当看到沂南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关于招收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公告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报名。但当他把自己想法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坚决的反对。母亲流着泪劝他 "不能再种一辈子的地",父亲甚至用断绝父子关系表达反对的决心。面对这些,王学原一度动摇了,但最终他还是坚定了参加考选的决心。他对家人、亲戚以及同学朋友说:"农村现在确实是不富裕,但穷的根子就是村民知识少、文化低,缺乏能领着大伙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我相信党和国家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政策是正确的,我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我相信自己能在农村干好。"为了让父亲同意,他第一次与老人耍了一次"小聪明":"毛主席不是说过农村天地大有作为嘛?我就干三年,如果不成功,大伙不满意,您不满意,我就不干了。反正我还年轻,再找工作也来得及。"就这样,他在第一时间报了名,并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走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村官"岗位。

  勤谨实践:初出茅庐展英姿

  俗话说,说得好凭声音,干得好靠行动。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学生,王学原深知,在农村工作,群众更多的不是看你说了多少,而是看你做了什么。"大学生村官要想得到群众的认可,就必须干出样子。就像一棵树,枝叶茂盛不茂盛,关键在于根扎得有多深。"他在笔记本上这样写着,也在行动上这样做着。

  被录取后,王学原主动选择了素有"红嫂故里"、"山东小延安"之称的马牧池乡新立村,担任该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兼任村远程教育操作员。该村位于马牧池乡驻地北约4公里,属于砂石区,全村共有146户,446口人,耕地面积仅有290亩,荒山面积达1300多亩。通过村"两委"干部的引导,近几年来村里建起了"千亩苹果示范基地",苹果丰收了,但却看不见果农的笑脸,原因就是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路不畅,有价无市。针对这一情况,王学原白天自己带着干粮和矿泉水,一遍遍地围着村里转,一次次地走家入户,与村干部、果农谈心走访,调查研究;晚上通过远程教育上网查询,电话联系同学朋友帮忙。终于,知识给了他打开致富之门的灵感:通过远程教育,建立销售网络,发展"订单农业"。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下,他于2007年9月在新浪网博客主页为村里建立了"沂南新立村果园"商务博客,并成功注册了"中华水果交易网"会员,与广州等地客商在网上签订了产销合同,一次性为全村秋季苹果找到了包销商,不仅解决了全村苹果销售难的问题,并且每公斤平均价格比此前零售价高出1角多,切实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仅此一项,就可为每户群众每年增加收入780多元,使全村群众2007年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3900元增加到4670元,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2008年11月,在他的主导下,成功注册了"沂南县玉池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本玉"牌商标。临沂市人大代表、新立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本玉书记高兴地说:"没想到这娃子还真有能耐,知识确实是财富,感谢党能派这样的大学生来做村官支持、帮扶我们农民致富。"许多村民亲切地称王学原为"苹果经纪",称他办的博客为"我们的网上市场"。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王学原没有把眼光紧紧地局限在本村的发展上,而是积极主动地位全乡农村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距新立村不远有一个香炉石自然村,村民大组长周胜学看到新立村变化后,多次邀请王学原到村里考察,商量怎样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富。在经过多次的考察调研和走访了几乎所有的村民后,王学原协助村里制定了发展"千亩板栗生态园"的建议,并由他向马牧池乡党委作了汇报,争取到了县帮扶办的支持,列入了帮扶项目,免费提供板栗苗,配备了整套的灌溉设施。消息传回,村民比过年还高兴,放起鞭炮庆祝,王德元大爷感动地留下了热泪,说:"共产党帮咱致富,共产党真好!"

  本色不改:新起点续写新篇章

  2009年,考上了沂南县乡镇基层公务员的王学原,一直保存着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本色,扎扎实实工作,全心全意去践诺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把在村官时期积累的工作经验积极应用到现在的工作岗位中。

  汤头镇沙汀村有着种蔬菜的传统,但是广大菜农市场意识不强,一直延续着传统的蔬菜种植方式。根据这一情况,王学原积极宣传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知识,在4月初免费组织菜农去寿光参加蔬菜博览会。通过参观学习,菜农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有了学习先进的信心。在他的帮助下,该村于4月19日在县工商局成功注册了《沂南县珍林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4月20号注册了"珍林园"蔬菜商标,并成功与部分超市建立了供求关系。同时,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工作新模式,打破了党员干部固定收看日在固定的播放室学习的局限,建立了"远教+手机"空中课堂,把收看节目的内容编辑成简讯发送给流动党员,把农资最新信息以及科技致富信息以最简洁便利的方式发送给党员,受到党员同志的普遍好评。王学原还在旧村改造中发挥大学生村官能够与广大村民打成一片的优势,积极做好群众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国家的政策送到每一户村民手中,在规定的时间里及时的完成了35亩的搬迁以及土地整理项目。在他的努力下,绿油油的庄稼已经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搬迁户卢英昌高兴的说:"一开始,对于这项工作我很有抵触心理,穷家难舍为什么要搬呀?通过小王耐心的讲解,我终于想通了,舍小家顾大家,再说了国家也给了很好的安置(拆了平房住楼房),同时也造出了这么多地,我也算为子孙后代做了贡献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农村工作实践中磨练自己、升华理想,是王学原矢志不渝的追求。从村官到公务员以来,他始终坚持"低头拉车,抬头看路"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到农村工作中,热心地为群众办任何他能做到的实事、好事。从"村官"一路走来,他始终保持"村官"的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诺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新时期大学生村官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扎根基层永不悔

  毕业后不顾家人劝阻,毅然放弃收入不菲的健身俱乐部主管职务,考选为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新立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执著,扎根山村励志进取,迅速实现了角色定位的转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工作者,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并先后被山东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中国共产党网、人民网、大学生村官网多家媒体报道。个人纪录片荣获2010年首届中国农业电视节目《大学生村官王学原》一等奖;全国(县级)广播电视作品评析会一等奖。09年顺利考上了乡镇基层公务员,并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保持"村官"本色,践诺着不悔的人生追求……他就是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一双有神的小眼睛里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朴实如农民的基层干部王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