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禹城大学生村官解丕苓:我的梦想在农村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许红艳

8月19日,共青团山东省委办公室公布了全省10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名单,禹城市辛寨镇辛寨社区党支部书记助理解丕苓名列其中。两年前,这个来自泰安的女孩放弃优越的大学教师工作,投身农村,扎根基层,为梦想的种子,找到了一方生发的土壤。

  两年前,在与一位高中同学交谈之后,解丕苓内心的某种东西被点燃了。

  这个从山东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的老同学没有选择城市,而是投身了农村,谋划着在农村天地里开掘更多的财富和“实现更大的价值”。

  对于老同学的坚持与果敢,解丕苓佩服有加。

  这次,经过老同学绘声绘色地描述,那个充满机遇与新鲜感的新世界,竟令她心潮澎湃。

  解丕苓也来自农村。但她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熟悉的平房院落里还蕴藏着那么丰富的内容。

  她想离开现在德州技术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教师的工作,下去“建功立业”。

  解丕苓跟父母商量,父母没听她说完,当场就否定了她的想法。

  “现在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么难找,而且你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难道在农村还没待够?”父母语重心长地“开导”她。

  但是,解丕苓早已经做好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的决定,最后她瞒着父母,报上了名。

  2009年8月,这个来自泰安的小姑娘顺利考取了德州市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禹城市辛寨镇辛寨社区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一职,协助社区书记并分管社区计生工作,解丕苓的“追梦”之旅也由此展开。

  父母知道她当村官时已是半年以后了。

  当她“坦白”结束,电话那一端,父母亲保持了长久的沉默,解丕苓能清楚地感受到父母气息里流露出来的失望与无奈。

从那时到现在,对于女儿的决定,他们对外一直只字不提

    迈出第一步

2009年8月18日是解丕苓上班的第一天,与解丕苓分配到同一个镇的还有另外3名大学生。

来到辛寨镇,随着新鲜感的消失解丕苓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有些失望”。她工作的辛寨社区是乡镇驻地,位于禹城市西南角,与高唐接壤,距离禹城市区50多里地,位置偏远,环境简陋,同时要面对一群陌生的群体,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她用“怅然所失”描述她当时最真实的心情。

由于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的经验,解丕苓不知道工作到底该从何处入手。很长时间里,她觉得自己“丧失了方向感”。当初充满理想色彩的创业的思路,被现实涂上了一层灰色。

解丕苓有些不甘心,经过一番思考,她打算先从熟悉基层工作入手,了解辛寨社区的基本情况。她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

辛寨社区由5个村合并成的,是辛寨镇比较大的社区,单单一个中心村就有500多户1800多人。

最初走访的时候,解丕苓“在群众的眼里读出了不信任和不以为然”。解丕苓是个外地人,操着一口普通话,说话还有点“文绉绉的”,在村里尤显“另类”与特别,因此,遭受村民“冷遇”成了家常便饭。

融入当地群众难,是解丕苓遇到的一道坎。解丕苓这才觉得村里的工作难度远比想象的大。她开始频繁接触村民,“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最想解决什么问题,学会和他们做朋友、融入他们”。

每次走访,解丕苓都会遇到不在家的农户。为了对所有情况做通盘了解,她一遍遍奔波往返,白天有人不在家,她就晚上去,直到与他们见上面为止。

解丕苓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详细地记录着每个家庭的人员情况、收入情况以及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内容之详细,让做了十几年农村工作的辛寨镇党委副书记陈霞都十分佩服。

通过走访,解丕苓掌握了许多“重要情况”,社区群众的平均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养殖、商贸和劳务,致富和民生是群众最关心的两大问题。

“这就是我今后工作中需要努力解决的两大问题。不管怎样,我成功地迈出了村官路上的第一步。 ”解丕苓很满意地说。

    丢掉的娇气

   更多的时候,基层工作是在繁琐、不解与加班加点中进行的。按照解丕苓的描述,每一段经历都“充满了坎坷与辛劳”,都是“成功夹杂着挫折,欢笑伴着泪水的时光。 ”

  社区村委会选举是解丕苓参与的第一件“最大型的任务”。那天,正好赶上下大雪,天气非常的寒冷,选举工作冒雪在外场地里举行。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解丕苓就没有闲住一会儿,也是这一次,让她生平第一次冻伤了手和脚,在随后的几天里,连穿鞋子都成了问题。同时她还负责影像资料的录制、编辑和报送工作,白天忙着参与选举,晚上裁剪、编辑,连轴转工作了5个昼夜,每次都到凌晨两点。

  而在新社区建设中,关于“如何在保护群众利益的基础上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困扰了解丕苓和同事很久。几乎天天利用休息时间,解丕苓和村两委成员商讨着对策,经常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夜。实施建设的60多天时间里,即使烈日当头,或大雨滂沱,解丕苓都一直坚持在施工现场。一天,解丕苓和村干部正在清理通水渠道的淤泥,当时一个围观的大婶就对解丕苓说:“姑娘,你们这是为我们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啊。 ”就大婶随口这一句话,让解丕苓激动得热泪盈眶。

  禹城市是新型养老保险的试点城市,解丕苓参与了辛寨社区辛寨村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征收、整理工作。辛寨村共有465户、1800多人,为了给村民把问题讲明白,解丕苓整天抱着一摞新型养老保险的材料,“学习政策精髓”。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的身份证丢了,有的户口本信息模糊了,解丕苓就和同事一趟趟跑到镇派出所重新打印了他们的户籍信息。对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解丕苓和同事就一户户地入户调查,搜集他们的信息。之后,再加班加点地把参保人员信息录入电脑,反复核对,确保不出现一点纰漏。

  随后的时间,解丕苓还被安排负责社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她先后对社区的流动人口做了全面统计,协助计生办发放全镇的独生子女费和四术费,组织参与夫妻主动签订晚育合同活动。按照惯例,计划生育工作每年都会安排4次查体,在2010年的查体中,解丕苓一趟一趟地跑,不厌其烦地去找负责人,这一次,解丕苓才真切地体验到了村官工作的艰辛和压力。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支持社区工作的冷嘲热讽,村里有些居民对他们存在一定的偏见,通常一副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有的还动手打人。解丕苓心里存着委屈,但是当送走笑逐颜开的居民,听到 “这小姑娘办事真有耐心”的称赞时,解丕苓就没了任何怨言。

  解丕苓觉得自己在这一点点的工作积累中“至少丢下了娇气”,心态更为坚强。

  她仔细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将“提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列入自己下一份工作的目标。

“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要找到最好的途径和最合适的办法。记得一次与主任到村协调一户村民家庭矛盾,主任看到双方闹得很僵而且都不肯让步,就找双方单独谈话。后来,在一番倾听和劝说下,解决了问题。事后,主任说其实双方都是为了口气,只要一方退步就可以解决问题,学会倾听,善于找到合适的表达方法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解丕苓对此感触颇深。

    就像种子落进了泥土

  两年任期未满,和解丕苓一块考来的其他3名大学生村官陆续考上公务员,离开了。

  送走最后一位“战友”后,解丕苓关上宿舍门便大哭了一场。

  曾经热闹的小院,冷清了下来。宿舍里只剩下解丕苓一人,一到晚上,解丕苓浑身就一阵的颤栗。窗外晃动的树影,时而变成个人,时而变成个怪兽。很长一段时间,半夜醒来的解丕苓,吓得连眼睛都不敢睁开。

  那会儿,解丕苓的想法有些动摇了。但是,这种动摇马上又被另一股发自内心的力量压倒。

  “你是来干吗的?不是想做点事吗? ”解丕苓不停地给自己打气。

  解丕苓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村官满期之后,参加“两委”的竞选,继续留在辛寨镇。这个愿望,被周围的朋友讥为“思想有问题”。

  “能走赶紧走啊!留农村有什么意思?”在同许多大学生村官交流中,她时常可以听到这种声音。她倒是能够理解这种想法。

  解丕苓经常会听到许多大学生村官类似的抱怨:“我们是什么?如果是农民,可我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可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可我们没有编制。 ”走乡串户中,村民每每问起是不是财政编、事业编,解丕苓也是没法回答,只是说跟财政工资一样的钱。别人问起3年后怎么办时,也只能说政策还没有下来。

  “看似身份尴尬,其实仔细想一想,这只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国家组织大批大学生进入农村锻炼,出发点就是鼓励大学生发扬志愿者精神,诚心诚意去基层锻炼,踏踏实实为基层做贡献。既然来了,就不应该抱怨这、抱怨那。 ”

  解丕苓觉得,大学生村官还是应该“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奉献精神更多一点”。

  “人生好比一张白纸,你可以在白纸上用不同的色彩描绘你未来的蓝图,如果犹豫不决地画,自己的画笔将会被别人抢走。今天的努力工作,就能改变自己明天的命运,未来如何,依靠今天的努力,要想成功,必须要有想成功的心。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在一次工作汇报中,解丕苓阐述出自己的想法。

  解丕苓认为自己找对了方向,她的理想就是在农村基层“大展本领”。今年8月份,任期将满之前,她又考取了济南市商河县乡镇政府的公务员,9月份她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工作环境。

  对于一拨拨大学生村官的离开,陈霞虽然见惯,但每每“舍不得他们走”。

  农村基层管理层太需要这批高素质的人才的加入了。长期以来,农村干部存在着老龄化和学历偏低问题,且年轻劳动力的外出造成了农村年轻干部选拔断层。学历偏低往往会造成对党的领导政策领会不足,而在这一方面大学生年纪轻、学历高正好弥补了以上不足。作为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头脑灵活、善于主动学习,并对新事物接受起来比较快。文字的应用能力比较强,便于对党的先进理念和信息进行宣传。同时他们兴趣也比较广泛,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上有很大的优势。

  解丕苓形容大学生进入农村基层,“就像种子落进了泥土”。一方面,两者互为依存,另一方面,种子和泥土都经受这着考验。 “种子”要考虑如何利用好 “泥土”,实现成长;“泥土”也应该考虑如何让“种子”更好的生根发芽。

  陈霞希望更多的“种子”涌入,结出更为丰富的果实;解丕苓希望“泥土”可以拿出更多的魄力,给大学生村官更多的空间和舞台。

“我们固然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观念,但也缺少现实阅历和务实能力,我们不可能走到哪里,就改变哪里的面貌,也不可能用很短的时间就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拥护,我们不仅需要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疑虑,更需要基层干部的传帮带,需要一个适应农村人情世故的过程。希望党和政府以后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机会,积极引导,大胆放手。农村是个熔炉,也是个舞台,把自己炼成钢还是泥,在舞台上是看客还是舞者,需要我们自己主观的努力,更需要好的政策、好的环境,需要好的帮助。 ”解丕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