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从说“老百姓听得近乎”的土话开始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到刘集后村报到那天,刘艳磊就被老书记拉着参观刘集支部旧址。刘集支部是山东省乃至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建立于1925年。

    听老书记如数家珍地介绍本村革命历史,刘艳磊觉得,能到这个连村边围墙上都刷着党旗的“红色村庄”当村官,“是一种荣耀”。同时,她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今年8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刘艳磊到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刘集后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到农村任职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说土话。”起初,刘艳磊几乎听不懂当地土话,但也努力学着说,“有那个土味儿在里面,老百姓听得近乎”。

    最近,刘艳磊在忙一件“关系全村发展大计”的大事,就是村里的土地流转。刘集后村规划发展观光农业,需要征集部分土地搭建大棚。虽然每亩地的收入可能比从前翻几番,可有些村民看不到长远利益,觉得现在种庄稼挺好。

    刘艳磊和村里的党员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挨家挨户劝说。有时候吃闭门羹,她心里也会觉得委屈。“其他村干部受的委屈可能更多。我毕竟刚来,他们不会对我有偏激的言语行为,对我更客气、更尊重一点。”

    在刘艳磊看来,这样的“优待”却是生疏的表现。她希望村民能像对待普通村干部一样对待自己。“即使一些语言态度可能让我很难接受,但毕竟那才真正证明我融入了刘集后村。”

    现在,村民已经慢慢接纳、认可了刘艳磊。在村里看见她就喊“小刘书记来家坐坐吧”,有村民时不时塞给她煮熟的玉米、热包子。村干部对她也像“对自家的孩子一样”。刘艳磊特幸福地说,“有时候中午忙,来不及回镇上吃,随便敲开一家的门都能管我一顿饭。”

    刘艳磊的岗位职责是政策宣传、信息传递和党员结对帮扶。有人笑称,刘艳磊是“三项全能”。

    除了负责刘集后村的远程教育,刘艳磊还兼任另外11个村的远程教育管理员。她利用早晨上班前的短暂空闲,骑车摸清了11个村的路线,又花了一周时间跑遍各村,查看远程教育开展情况,检查设备否正常运行。

    在刘集后村,刘艳磊定期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内容包括政治理论、计划生育、致富经、模范人物介绍等。“因为这些内容和村民关系比较密切,他们都非常欢迎。”最近惠普发起的农村信息化方案征集活动引起了刘艳磊的兴趣,她正准备积极参加为村里多赢得信息化资源。

    帮生活困难老人申请五保户资格、重开农家书屋、给老党员读报纸、成立业余秧歌队……一转眼,刘艳磊上任已经4个月了。基层工作很辛苦,“我们的口号是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但刘艳磊没有丝毫后悔。镇、村领导的关心和村民的认可、镇上9名村官的相互鼓励,都是刘艳磊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的动力。(记者 黄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