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区大学生村官学说本地话预防闹笑话

来源:上海青年报 作者:张梦麒

  夏日,35℃高温,一群平均年龄在27岁的年轻女性端坐在青浦文体中心的活动室里,她们像小学生一样,跟随老师朗读着短语和句子。为了在青浦能够工作得更加顺利,这些新上海人正努力学习着当地方言:青浦话。

  从今年7月开始,青浦赵巷镇妇联开始举办“女性方言学习班”,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全国6个省份的新青浦人报名参加了学习,她们有的是居委会干部,有的是镇妇联的工作人员,还有的是刚上任不久的大学生村官。

    不懂当地话,基层工作闹笑话

  “我是上海人,本地话能听个八九不离十,可是说着上海话没法和村民打成一片。”1986年出生的大学生村官唐沐莎刚上任时很困惑。那还是2009年,小唐从上海大学经济系毕业,来到青浦新镇居委。“真没想到‘本地话’把我这个上海小囡给难住了。特别是老爷爷老奶奶,反映情况的时候一听你说的不是青浦话,马上掉头去找其他人。”

  山东女孩小吴大学毕业后,来到北崧居委工作,北崧大部分是动拆迁户,老年人至少占30%。“以前听不懂本地话,闹了很多笑话,比如老人和我聊事情,说自己很累,我以为他说自己‘很大很大’……这样怎么工作呢?”

  因此,7月初,当听说妇联在组织本地话学习班,2位大学生村官立刻报名参加。

  教材自编,“老阿姨”来当考官

  在唐沐莎手里,记者见到了培训班所用的教材,这是一叠30页左右,装订成册的A4纸,上面以普通话和青浦话对照的形式,标注着不同的数字、时间和简单的句子——

  今年(今尼),暑天(捏天心),最后(咋么加)

  妇联主席周伟告诉记者,这本教材是镇成人学校的老师,结合生活用语、工作用语编写出来的。“授课的也是这位老师。”

  至于办课初衷,周主席表示,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外省市优秀女性人才进入青浦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她们需要融入当地的环境。”

  和其他培训班一样,本地话培训班也会布置作业——每天读20个句子。“毕业的时候还会通过三次考试,检验她们的学习成果。”周主席介绍,“首先是把试卷上的一段话翻译成青浦话;然后自己临场发挥一段。”亮点在互动环节——“和当地几位老阿姨交谈,由阿姨打分。”

  “农村工作的特点就是,不少当地人,特别是老年人,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普通话,村干部也没办法用普通话和他们交流。”周主席说,“所以,开口说当地话太重要了。”

  享受民俗文化 全家一起学“哈拧”

  除了能在工作中受益,学员们还告诉记者,学习本地话也是为了更好地享受当地民俗文化。 

  小吴早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专门买了一本学说上海话的教材,“学校里的外地同学很多也有类似的书籍,大家都觉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在上海生活,就必须了解上海的文化。”

  就连上海人小唐也对青浦话深感兴趣:“上海话发音很多是发第二声,青浦赵巷话发第四声的多,还有‘谁’这个词,上海话里是‘撒宁’,青浦本地话就成了‘哈拧’。就是这种细微的差别,还挺有趣。现在连我爸妈没事也会跟我学上几句。”

  》相关新闻

  公务员热学“上海闲话”

  “明明是‘上午’,用青浦话说,咋就变成‘上半年’了呢?”来自吉林的王颖刚一开口,就引来了同学和老师的一阵笑声。

  今年40岁的王颖三年前通过人才引进来到青浦,老家在吉林,距离上海有3000多公里,“两地文化差异很大,”王颖告诉记者,以前和同事一起看当地演出,大家在台下笑得前仰后合的,自己却只能表情尴尬地坐着,“这种文化的疏离感让人很不舒服。”如今的王颖也报名了妇联举办的“女性方言学习班”。

  王颖在镇文体中心工作,由于工作需要,经常要到社区和农村走访上了年纪的老人。“绕口的青浦话一点儿听不懂,”提起当年的尴尬,王颖记忆犹新,“每次外出都要带上一个当地的搭档,把我说的话‘翻译’给老人听,再把老人的话翻译回来。工作效率降低了一大截儿。”

  》考考你的青浦话水平

  一、选择题:以下词汇分别对应什么意思?

  1、恩卡

  a、一种卡车;  b、指东西被卡住了;  c、我们 

  2、眼仙人

  a、一种神仙;  b、仙人跳一类的诈骗手法;  c、瞳孔

  3、吼势

  a、叫嚷的样子;  b、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c、天气闷热

  4、上昼

  a、上午;  b、天朦朦亮;  c、昨天

  5、机头所

  a、村里放拖拉机的仓库;  b、玉米;  c、房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