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欢迎到抢着要大学生村官带来基层新气象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敏

    近日,本市新一批大学生村官赴各郊区县报到。在崇明县,村干部纷纷来县委组织部“要人”:“分给我们一个大学生村官吧”。而几年前,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制度刚开始实施时,村里并不欢迎大学生村官,认为他们“只是来镀镀金,干不长”。

  从不受欢迎到抢手,大学生村官在崇明的“地位”为何能提升?2008年至今年7月,崇明分5批选聘了306名大学生村官,建立健全培养链,帮助他们扎根农村基层。短短几年,不少大学生村官已实现由“助理”到“当家人”的角色转变,先后有6人担任村(居)支部书记,27人担任副书记,22人担任村“两委”委员。一批20多岁的小伙和姑娘,挑起了村居工作大梁。

  小事也要尽心尽力做

  和许多大学生村官一样,东北小伙张鹏翼当初心高气傲来到村里。可遇到两件事,把他“搞蒙”了。

  一次,一位90多岁的老大爷来村委会,小张用普通话与老人说话,对方一句没听懂;而老人讲的崇明话,小张像是听天书,交流了半天,啥也没搞明白。还有一次,小张看见一位中年妇女从村委会门口的树上摘下6个桔子,气呼呼扔在地上表达不满。“您有啥事吗?”小张问。“我要找工作!”妇女答。小张手足无措,立马打电话给村干部“搬救兵”。

  不过,这样的尴尬很快得以化解。崇明实行“2+1”带教模式,即为1名大学生村官配备2名老师,包括一名乡镇班子领导和一名村支书。在带教老师帮助下,张鹏翼学崇明话渐渐入了门;细读《农村政策100问》,活学活用;还发挥文字、计算机应用方面特长,自己慢慢有了用武之地。

  崇明还举办公文写作、自主创业、公益社团等专题培训,在他们到村任职一年后,县委组织他们到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县信访、住房保障等部门,进行2—3个月轮岗锻炼。

  良好的平台搭建起来了,不过“修行”还得靠自身。2009年刚来村里第一周,大学生村官陈晓博闲得慌。第二周,她看见村委会图书室里堆了几大麻袋的书,足足2000多本。她用了一周时间,把这些书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拾掇出一个“农家书屋”,建立了借阅制度,正式向村民开放。这个“农家书屋”还吸引了县里的记者来采访拍摄,在村里小小地“轰动”了一把,也让村干部和村民们对她刮目相看。如今,26岁的小陈已是村支部副书记,她的体会是,“再小的事情也要尽心尽力去做,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待得住干得好,渐渐树威信

  待得住、干得好,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心中渐渐有了威信。

  周兴结,2009年来到崇明港西镇静南村。他跟着老支书“学生意”,从记《民情日记》开始。小周走村串户,哪家需要困难帮扶,哪家需要就业援助,哪几家有邻里纠纷……一一记下,及时给予帮助。有村民想网上购物,但不知怎么操作,小周教他网购技能,还陪同去银行开通支付宝;不少村民到市区工作,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照管,小周办起了“暑期学校”……迄今,周兴结已走访八九百户人家,记下厚厚两大本800多页《民情日记》。《民情日记》在小周与村民之间架起了“连心桥”,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小周以99%的得票率当选副书记。

  在崇明县领导眼中,大学生村官工作不仅是一项人才工作,也是一项干部工作。县委组织部采取有效措施,不仅确保大学生村官能够正常流动,而且使之成为全县党政后备干部的一个源头。县里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务员计划招考岗位,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录取;大学生村官“出师”后,优秀者可以继续在村任职,可在全县事业单位招录中优先录用,想自主创业的县里也给予扶持。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28岁的王宗文到庙镇联益村已经一年多。他是本市首批大学生村官,2008年来崇明,2010年考取崇明定向录取的公务员后,被镇党委派到联益村任支书。“以前当村支书助理时,老支书就像大树一样,为我遮风挡雨;现在当上村支书,许多事情要自己下决断,认准方向就要往前闯,压力真不小。”

  村支书工作千头万绪,发展村级经济,带领村民致富,是王宗文工作重点之一。他大力扶持村集体合作社,打造“翠冠梨”“崇明金瓜”两大特色农产品,请来专家指导农民种植,想方设法拓宽销售平台。村里老人多,许多已干不动农活。王宗文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引进专业化农业公司,发展特色种植业。

  学习“土办法”,研究“新课题”

  20多岁的年轻支书,与老支书们相比,有何不一样?他们将给农村带来什么?

  对发展农业,王宗文有着很大热情。“经常听老一辈村干部们说,村里发展经济,靠农业不行,还得靠工业。但我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农业基础好的村,可以统筹资源,创造条件,借力用力来做大做强农业。所谓“借力用力”,范围很广。与自己结对帮扶的单位,是一种“力”;网络营销、微博平台,是一种“力”;引进专业化农业公司,不仅发展种植业,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是一种“力”。他有一个梦想:借鉴精细化农业发展模式,带领村民致富。

  “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年轻村支书们经常念叨的词汇。老一辈村干部有许多管用的“土办法”,但往往没有形成制度,老支书老村长们退休了,一些工作可能出现断档。所以,完善农村制度建设是王宗文他们努力的事情。不过,他也意识到,“在农村,许多事情需要法、理、情三者融合,才能妥善解决。所以,我在抓规范立制度的同时,还要学习老支书们的‘土办法’。”

  年轻村支书还有很强的 “课题意识”。周兴结任职的静南村,是本市农村宅基地置换试点村,全村1100多户村民,目前绝大多数已搬入小区生活。可麻烦事也随之而来:物业公司来投诉,说村民不肯交物业费。可村民却抱怨,住进小区,没以前住得宽敞,怎么还要缴费?不少村民难舍“种地情结”,明知不可以,却总喜欢在小区绿化带或小区外面找块地种菜……当村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后,社会管理如何顺应变化,村干部如何引导村民融入和谐文明“新生活”,这是摆在年轻村支书面前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