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力选配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进乡镇班子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佚名

陕西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着眼于干部队伍长远建设,采取“比、选、用”等多种措施,积极选配921名优秀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极大地改善了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为乡镇领导班子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优化结构、优化素质,增强功能,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的目标。

突出实绩考核,把干得好的“比”出来。坚持将干部选拔的视线聚焦基层,聚焦一线,坚持把品德高尚、群众公认、实绩突出作为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选拔使用的根本标准,注重选用思想政治素质好、熟悉农村基层工作、对待群众有感情、服务群众有本事的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切实做到以实干评价人,以实绩选用人。在考核评价时,注重“三个结合”,力求考准考实。

一是注重德行与实绩相结合。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从实绩看德才。通过看工作实绩、看一贯表现、看群众公论,全面掌握各方面情况。在考察中,既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核验、参考年度考核等方法看工作取得的成绩,又实行民主推荐、多维考察、任前公示等制度,充分征求相关层面干部群众的意见,优先选拔使用平时管理考核中排名靠前的、实绩突出的、群众公认度高的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真正做到了让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延安市实行“三考、三推”(实行任期考核、组织进行集中考试、组织全面考察;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县区领导干部会议推荐和县区委全委会推荐)的方式,选拔任用大学生村官25人,选调生22名。黄陵县推行“六个鉴定”制度,即新提拔人选必须由相关部门出具计生、廉政、理论学习、维稳、组织生活和“八小时外”表现的书面鉴定,以全面掌握提拔对象“德”的表现。

二是注重考察与考核相结合。各市组织部门高度重视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给每个人建立了管理档案,坚持年度考核与平时考察相结合,全面掌握其思想、工作表现,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汉中市实行“两考一评议”(“实绩考核+理论考试+民主测评”)的考评办法,对村官的工作实绩、能力素质、群众基础进行考评,作为评优树模、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各市还结合换届前班子研判,将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考核一并纳入研判分析视野,通过参考平时和年度考核结果、征求干部群众意见、掌握现实表现、查看工作实绩等方式,把考核中优秀的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纳入到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考察之列。

三是注重显绩与潜绩相结合。在分析研判中,针对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的“群体特征”及他们工作环境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既看那些立竿见影、容易被发现的显性实绩,也看那些不显山露水、不容易被发现的隐性实绩,注意挖掘他们在岗位上做出的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成效。特别是对那些受客观条件限制,虽然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绩效不明显的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在分析其实绩时,摒弃“求全责备”的观念,既考虑客观条件,又进行主观分析,察看他们的努力程度,分析其所起的作用,进行客观、实际的分析评价。

实施竞争性选拔,把素质优的“选”出来。竞争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会给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带来新气象和新活力。陕西坚持“梯次培养”、“择优重用”的政策,以中央提出的“五条出路”为基础,各市积极探索建立“一年考核、两年录用、三年提拔”的优秀大学生村官选用管理机制,畅通大学生村官出路。在这次乡镇党委换届中,各地市纷纷打破“身份”等选才壁垒,将竞争性选拔作为把人选准、选好、选强,杜绝不正之风的制度性措施,采取笔试、“大评委制”面试、民意实绩测评与组织考察相结合等方式,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层层竞争比选,使一批年纪轻、学历高、综合素质强的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进入了乡镇领导班子。宝鸡市采取市上统筹、市县联动、全程公开的办法,通过全市统一笔试、分县区面试考察及常委会差额票决的方式,公开选拔了13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乡镇副职,树立了重视基层一线、鼓励创新实干的导向。咸阳市永寿县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坚持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来对待,召开全县大学生村官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任职对象,设置了笔试、面试、考察和公示等环节,公开竞考乡镇党政副职,《人民日报》等中省市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村官投身基层工作的热情。

明确配备要求,把能力强的“用”起来。陕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5+3”文件精神,及时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市县乡党委、人大、政府和市县政协换届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干部选拔任用条件、领导班子职数职位设置、领导班子结构要求等政策规定。把保证年轻干部的配备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要求“在县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调整换届时,要把优秀选调生及时补充进乡镇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乡镇班子结构。各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选拔年轻干部力度,着力改善领导班子知识、专业和经历结构。按照“培养一个、成熟一个、选拔一个”的原则和“实践锻炼,早压重担,好中选优,大胆使用”的思路,制定严格的选配方案,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实际,把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选调生作为“生力军”,选任到乡镇党委班子。榆林市抓实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确定预备人选三个中心环节,规范选拔程序,选配选调生任乡镇党政正职2名,乡镇党政副职84名,选配大学生村官任乡镇党政副职1名,任乡镇七站八所副科级7名,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的一支重要后备力量。

这次乡镇党委换届,陕西采取绩效考核、竞争选拔、强化班子配备等举措,共给全省1244个乡镇班子选配选调生862人,比换届前增加28.1%,49名选调生走上乡镇党政正职岗位,比换届前增加96%,大学生村官59人进入乡镇党委班子。换届后的乡镇党委班子平均年龄比换届前下降1.9岁,具有国民教育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比换届前增加39%,有一线工作经历的干部有所增加。通过大力选拔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进乡镇班子,一方面,使乡镇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得到明显加强,班子结构更趋合理,初步实现了成员之间知识能力相长、经历经验互补、性格气质相容;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让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能力提升有渠道、干事创业有舞台、成长成才有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树立了关注基层、崇尚实干的导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