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生村官田玲:披荆斩棘付出不求回报
田玲,29岁,阳泉郊区平坦镇石板片村村党支部书记,她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却选择到农村工作。7年里,这个“80后”女村官怀揣着梦想,扎根农村,与最可爱的农民们打成一片,为村里修路、招商引资、带村民致富。
没有不好的工作,只有干不好工作的人。
漂亮的印花时装、精巧的手提包、时尚的高跟鞋,再加上一头时髦的烫发、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当这样一位“80后”女青年出现在眼前时,让人很难将之与“农村”联系在一起。
她就是石板片村第一位大学生村官——田玲,也是这个小山村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书记,唯一的女书记。
靓丽的外表只是田玲这位时尚青年的一面。她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脱下时髦的行头,换上运动服和运动鞋,标准的普通话也换成了地道的方言。田玲说,这样能更好地融入到村民当中。
2007年从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成为大学生村官,2011年,以满票当选为石板片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到目前7年多的时间,田玲一直在为她的村官梦而努力着。
借钱为村里修路
“没有来石板片村之前就听说这是一个石头多、光棍多、闲人多的偏僻小山村,全村只有76户175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要想在那里干事简直难上加难。”田玲回忆当时面临的困境。
可是,这位倔强的女子偏偏不信这个邪,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凭着年轻人的一股子执着,说干就干,她和村两委班子商议后决定,就从解决村内硬化路开始。
前年春节刚过,她就和班子成员一起商量着开始准备修路的所有事宜,定好了修路的方案,但是修路的资金去那里找,这个问题令田玲感到很头疼。
经过一番思量,她决定先借钱来修路,因为修路改善基础设施这只是致富路上的第一步,于是她动用自己所有的关系,联系施工队,为全村6.1公里的硬化工程忙活了起来。
“火车头”不好当
“当时修路没有资金,村里账面上就只有2000多块钱,我就到处去借钱,还是欠着施工队的钱硬把这条路给修起来的。”田玲说,这“火车头”真不是好当的。
为了赶在雨季前顺利完工,田玲让妈妈带着刚刚两岁半的儿子陪她一起住在了村里,黄沙、石子就成了孩子的玩具。
有一次,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搅拌机的出料口里,还是一位老乡跑过来告诉她,孩子当时差点就被卷进去了,当时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她立刻放下手里的工具飞奔向孩子。
“当时,我一把就抱住孩子哭了好半天,心里觉得太对不起他了。”田玲说。
招商引资富民强村
修路改善基础设施这只是致富路上的第一步。随后,在仔细分析村情以后,田玲又在团组织的帮助和鼓励下,带着村民到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引进“玉露香梨”。回村后在山坡上新建20亩示范种植基地,并采用“农户+合作社+基地”的现代化农业管理模式,成功申请了“锦松”牌注册商标,为今后“一村一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年,我们的梨树就开始结果了,同时,我想把这20亩示范种植基地扩建到100亩,加大规模去发展。”田玲描绘着种植基地未来的发展蓝图。
最近,田玲正在忙村里移民搬迁的相关事宜,帮村民测量、签合同。
“响应国家政策,凡是300人以下的村子都要搬迁,我们村也将要搬到一个交通条件便利、生活条件好的地方。”田玲高兴地说。
去年3月底开始,田玲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村的前期摸底工作。目前,正在与涉及搬迁的其他四个村作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协调搬迁相关事宜,采取五村“抱团”合作,争取尽早完成搬迁工作。
同时,旧村将利用土地、水源等优势资源,引进中天玫瑰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经济,打造旅游观光一体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记者 马娟
- 109人进入村“两委”五寨县大学生村官干得好赢口碑 (2009-11-10)
- 五寨大学生“村官”乐给农民当秘书 (2009-11-12)
- 图说:山西省左权县大学生村官夫妻创业生活 (2011-08-10)
- 山西沁水县大学生村官热情汗水洒遍山川田野 (2011-08-22)
- 大学生村官温国华:从村官到农行的华丽转身 (201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