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牙塔到新农村大学生村官“进出”有保障
6月2日,92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2012年天津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笔试,而6月10日,通过笔试的高校毕业生还将参加面试。这是本市连续第五年面向高等院校毕业生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滨海新区和9个农业区县所属村任职。这些大学生村官日常的工作是怎样的?他们在农村打开了怎样一片天地?又有哪些有意思的经历?新报记者日前分别来到西青区、宝坻区,探访了两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获悉,从2008年起,本市共选聘了四批、1448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本市共有在任大学生村官854人,分布在10个区县的村庄、乡村。他们有的通过自己的知识与特长带动农民致富,有的提升了村委会服务工作水平令村民赞不绝口,有的则在农村的广阔大地上干事创业已经小有成就……他们在农村发展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更找准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西青区第六埠村·李登营
主动出击 为“都市菜园”打开销路
再过两个月,在西青区第六埠村当村官的李登营就将结束村官的两年聘期了。2010年6月,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李登营有两个选择:去塘沽一中当一名体育老师和做村官。“当时我觉得大学生村官特别神秘,带着投身基层干一番事业的想法,放弃了当老师的机会。”
7月份到第六埠村报到后,一腔热情的他就遭遇了“一盆冷水”,原来初到村委会的工作不是期待中忙得热火朝天的场面,每天就是做一些打扫卫生、复印材料等工作,李登营感觉前半个月工作“无聊得甚至有些苦闷”,后半个月李登营实在是坐不住了,便主动到村里的田间地头和村民聊天,询问生活、生产等。
正是这种“主动出击”,让李登营找到了工作的方向。李登营发现,当时村里少数村民做的都市菜园项目很有意思,即市民给菜农几千块钱,村民帮市民种植一定面积的不打药、纯绿色的放心菜,市民可定期到村里摘菜带回家。这样的模式既让市民吃上了放心菜,也让菜农种菜不愁销路,经济效益还更高。当时有村民不止一次地跟李登营说,希望也做这个都市菜园项目,但发愁的是找不到客户。这一问题引起了李登营的思考:要是把都市菜园项目做起来,肯定能帮到村民。
找到方向后,李登营立即发挥自己的优势,首先在本村做了一个关于都市菜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调研。经过调研李登营发现,都市菜园之所以没有广泛开展起来,最大的一个难题是作为潜在客户的市民不知道这个项目,另外就是都市菜园的基础设施不足、村子周边卫生较差等令市民不满意。这些通过实实在在调研得出的结论让李登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首先是开展有效宣传让市民了解都市菜园项目,同时指导村民完善基础设施、做好卫生,吸引市民长期参与并介绍给身边的亲朋。
第六埠村党总支书记张义夫告诉记者,村里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田地干活熟悉,做好卫生也没问题,但让他们做宣传推广,难度就很大。李登营则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学识优势,帮村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李登营首先在网上建了一个网站宣传第六埠村都市菜园,同时组织了几次与已经参与到都市菜园项目的市民的见面会,让他们提意见并拜托他们替村民们多做宣传,介绍身边的亲友过来。良好的沟通能力让市民们对李登营十分信任,2010年8月前第六埠村总共有300户都市菜园项目,李登营通过网站宣传、请市民帮忙宣传等形式,到2011年2月份的时候,村里都市菜园项目增加到了500户,目前,村里都市菜园项目已经超过1000户。每户都市菜园项目每年收费3000多元,短短一年多时间就为村民们带来了两百多万的效益。同时村里还将都市菜园项目作为一个产业重点打造,提出了未来3年发展到5000户,5年1万户的目标。
张义夫书记告诉记者,李登营是他们村迎来的第二个村官,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以前遇到弄点材料、算账等稍微复杂点的问题都很为难,大学生们来了后这些问题非常直接地解决了,同时大学生村官为村里的工作带来了以前不曾有过的活力,他们的表现得到了村民们一致认可。
即将离开村官岗位,眼前的这些成绩在李登营看来“根本不能算成绩”。他说:“这两年的经历去掉了我的浮躁气,干事想事比过去踏实多了,我觉得这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报记者 彭未风
宝坻区周良庄村·刘春平
服务村民 “有事儿您说话”
“有事儿没事儿,您常过来,要是有什么急事儿就打我电话……”记者抵达宝坻区周良庄镇周良庄村综合服务站时,去年来到这里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刘春平正在热情送别两位前来咨询相关政策的村民。27岁的刘春平,看上去和蔼可亲、面带微笑、举止仪态彬彬有礼。既透着农村人的朴实善良,又显出大学生的大方开朗。果不其然,刘春平本来就是地道的宝坻农村娃娃,2009年毕业于南昌大学环境工程系,毕业后她先在市里一家企业工作了两年,之后眷恋农家风土人情的她,毅然决定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最终如愿以偿,目前在周良庄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虽然工作内容琐碎繁杂,但刘春平却觉得“一点都不累”,“能学到很多东西”,“把自己每天的工作记下来,感到生活得很充实”。
宝坻区是本市率先实行“一站三中心”服务体系的区县,镇村机关都统一敞开门办公,从管理转向服务。每天早上,乘坐班车先来到镇政府的刘春平,要去村综合服务站工作,接待来访村民。为百姓代办各类事宜,也成为刘春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要求是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像新生儿办理户口、外来户的户口迁入、房基地审批、大病救助等事宜,村民找到我们,只要不需要本人到镇上办理的,都由我们代办。”刘春平介绍说,“镇里综合服务中心也比较方便,每个服务中心都有专人值班,但总体上来说,我们去代办还是要比让百姓亲自来快捷方便。”此外,由于年轻、知识层次高,对于涉及民生的各方面政策,刘春平往往能够较快理解,并且清晰了解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渐渐地,刘春平和她所在的村综合服务站已成为百姓疑事难事的“百事通”,刘春平也很快和乡亲邻里打成一片。“村里138户、486口人,加上70多位外来人口,人人都是我的‘客户’,为他们服务好、让他们满意是我分内之事。”刘春平笑着说。
村委会主任贾瑞岩谈起刘春平的工作也不禁竖起大拇指,说到大学生村官给村里工作带来的变化,电子设备的应用应该算是首要的一条。随着村里条件逐渐好转,村委会也配上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可过去这些电子设备只能是“摆设”。“关键是没人会用。”贾瑞岩说。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让这些设备有了“用武之地”。在刘春平等大学生村官协助下,现在村里各项事务,多数通过电脑来记录和处理,通过OA网络办公系统与镇里实现了电子办公。通过电子服务平台,还可以与镇里实现远程通话。记者发现在这座综合服务站房顶上居然还架设着一个摄像头。“我们在站里值班情况如何、服务态度怎样、仪容仪态是否有问题,镇里通过‘电子眼’一目了然,随时监督我们工作。”刘春平解释道,“主要是督促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
当了一年村官,刘春平已深深爱上农村这片土地,对于工作也是轻车熟路——“邻里之间非常和谐;镇村领导待我很好,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专业知识在农村建设中也能用到……”关于未来,刘春平已经有了初步打算,希望通过考取公务员或者参选村里“两委”班子成员方式留下来,扎根农村,继续在这片广阔天地里施展才华,更好地服务农村。
新报记者 金学思 本版摄影 新报记者 王健 金学思
- 天津市宁河县选聘原籍大学生当村官取得成效 (2011-04-22)
- 天津市大学生村官冯跃:为村民送去致富信息 (2011-09-14)
- 大学生村官王寒梅:小山村里打造自己的事业 (2012-02-17)
- 天津滨海新区大学生村官甘琳:为大家干实事 (2013-03-21)
- 天津大学生村官虞孟媛热情服务赢得村民好评 (20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