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布克赛尔用激励机制让村官吃上定心丸

来源:新疆大学生村官 作者:李静
    针对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变更频繁、队伍不稳定等实际情况,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出实招,通过“两单独一优先”“一培三任”等激励机制,让大学生“村官”能够留得下、能干事、干成事。

   据了解,2008年6月以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共选聘115名高校毕业生到村队、社区任职,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待遇相对较低,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存在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缺乏创新精神,把到村队、社区任职当作“跳板”,不能沉下身子去工作,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通过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特岗教师等不同途径离开基层,导致部分村队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为此,该县针对这种状况作出积极应对。

   所谓“两单独一优先”激励机制,即:按照发展党员单独计划的要求,将发展党员工作向大学生“村官”队伍倾斜,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独立的团体,与村队(社区)、基层干部党员发展分开进行,加快从大学生“村官”中培养发展党员,改善村队党员队伍结构,为村队换届工作储备人才;实行大学生“村官”年度单独考核,将大学生“村官”与乡镇场机关干部分开考核,按大学生“村官”总数20%的比例确定优秀等次,比照乡镇公务员工资标准兑现工资,大幅度提高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杜绝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流失;实行大学生“村官”招录及提拔优先,鼓励他们参加公务员、村官转聘、事业单位招录等考试和村(队、社区)主要岗位的竞选,并做好推荐工作,实现大学生“村官”的有序流转。

   此外,该县积极建立“一培三任”长效培养机制,即:以“素质提升”、“培养锻炼”、“关心关爱”为三项机制。通过锻炼培养,将任职满2年的优秀大学生村官选任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将任职满3年的优秀大学生村官选任为牧场领导班子成员,将任职满4年的优秀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乡镇政府班子,确保“大学生村官”留得下、能干事、干成事。

   “我就是这些好政策下的幸运儿,朋友中也有好多都是大学生村官,都非常羡慕我们县的平台好。”从2008年6月担任图拉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到现在,短短三年多,苗芹如今已是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那仁和布克牧场党委委员、组织员兼图拉村党支部副书记了。看到昔日的工作同伴有了更好的发展,大学生村官苏钰然告诉记者,这让她们的工作更有干头、有劲头,对前途更有了盼头,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