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关心留守儿童 同一片蓝天下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侯文蕾
  在我们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名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品行不端、性格缺陷、缺乏亲情、价值扭曲等问题,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为了这些孩子的茁壮成长我能做些什么是我时常思考的问题。他们是我的弟弟妹妹是祖国的花朵,尽我所能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我作为村关工委的秘书,熟悉掌解全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是我的首要任务。在下队走访询问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组长的基础上,我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了一人一档案,便于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家庭、学习和生活情况。

  二、建立信息反馈制

  我利用移动飞信建立留守儿童家长信息反馈群。将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用短信反馈到家长手中。让远离孩子的家长时刻掌握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这一举措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

  三、成立“保姆家教”服务队

  双休日或节假日是孩子们自我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一方面因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帮助而感到无奈,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的存在而缺少沟通,容易外出,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为此我积极到我村毗邻的三所高校召集志愿者成立“保姆家教”服务队。在节假日将留守儿童召集到一起,由大学生们辅导孩子的学习。并建立一对一帮扶制。一名大学生帮扶一名留守儿童,不仅在学习上给予帮助,更注重留守儿童人生价值的引导。

  四、组织“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

  我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诸如郊游、野炊、体育锻炼、参观名胜古迹“清洁家园 绿化乡村”等集体活动。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互帮互助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正如《新安晚报》所说:“事实上,留守儿童问题已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成长问题,也不仅仅是众多家庭内部私人问题,而是涉及农村社会将由谁来接班的重大问题。倘若这些“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儿童”,长大后成了“问题一代”,那么将来的“埋单”或许是难以承受之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务之急”。

  让成千上万极有可能成为“问题儿童”的“留守儿童”得到关爱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使他们健康成长,成长为有用之人、有用之才,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意义就是为将来建设和谐社会奠基,这绝对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在建设这个伟大工程的历程中我指希望尽我绵薄之力为孩子们多做点事,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茁壮成长。

 

  合肥市肥西县紫蓬镇永久村主任助理兼团支部书记侯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