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长兴探索大学生村官新出路掀创业潮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柴燕菲

3年前,他们信心满满的走进农村,既有新知识,又精力充沛、积极性高、劲头足。他们带来了新文化、新观念,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为政策宣传员、决策咨询员、科技普及员、信息调研员、档案管理员、村务协管员、文化小教员、活动组织员。


  三年后,他们能否扎根基层?能否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上山下乡”之路?答案在浙江长兴正在逐渐变得清晰。


  村官“上山下乡” 掀起创业热潮


  今年3月走马上任泗安镇三里亭村党支部书记的谢勇,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一名村官,我始终牢记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带头带领村民创业致富。”2007年初,谢勇成为仙山村的大学生村官,园林专业出身的谢勇就动起了发展苗木的念头。通过市场调研,他发现小型容器苗木种植很有前景。当年11月,在各方扶持下,他贷款100多万元承包100多亩土地,建立了“新禾容器苗基地”。虽然经历了2008年冰雪灾害、去年3月连绵阴雨的两次严重打击,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


  “既然选择了创业之路,我就要披荆斩棘走到底。”凭借一股年轻人不服输的劲儿,再加上当地政府和团县委等部门的帮助,他手中的“新禾”逐渐茁壮成长。目前,该基地的容器苗全部采用现代化喷灌系统及温室大棚培育,不仅打开了杭州、上海等地的市场,其大型容器乔木还被上海世博会所选用,今年已经实现产值85万元,并解决了3个生产队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把村官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来做。”谈起4年来的感悟,谢勇这样说道。


  在长兴,像谢勇这样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创业创新的大学生村官并不是孤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村承载着我的梦想。” 这是虹星桥镇港口村大学生村官王瑛的体会。


  2007年10月,王瑛来到港口村。一进村,这位出生县城的姑娘给自己定了这个一个目标:“3个月认识村里所有党员、承包组长,6个月认识全体村民,1年后得到大家认可。”于是,她像块“粘皮糖”,只要有人上门办事,就端茶泡水,帮着同事一起干活;只要别人下村办事,就跟着去,多看多听。没多久,热情、大方又肯干的王瑛,很快融入到村里这个大集体,在事隔半年后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以高票当选村委会委员。


  随着对村情民意的深入了解,王瑛发现在脱贫不久的港口村,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是增收致富。“农村最大的优势在于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现代农业是条捷径。”针对村里流转的300多亩空闲土地,王瑛大胆提出了种植大棚蔬菜的想法。


  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村民不理解,“一个大学生还是姑娘家,怎么跑来这里种菜呢?”王瑛随即拿出实际行动,带头出资并动员村班子一起合股承包50亩土地,示范带动下,剩余土地很快被15户村民承包。


  “菜农最担心的,一是种不好,二是卖不出。”王瑛说。为让大家吃上“定心丸”,她一面邀请省农科院专家上门做技术指导,帮助鉴定土壤品质、选择种植品种;一面奔波杭州、上海、富阳等地洽谈蔬菜订单。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选择与一家大型蔬菜加工集团公司合作,全年的销售额终于有了保障。


  2009年3月,蔬菜基地第一季258亩的超甜玉米播种后,王瑛又担当起了义务技术指导员,对村民的技术难题有求必应,自己不懂就请教专家、上网搜索。短短一年间,这个从来没下过田、种过地的城里人逐渐成了蔬菜种植方面的“土专家”。采摘出售期间,王瑛坚持每天5点起床,6点到村里,打包装车、跟车送货、称重结账她样样都干,每次都忙到深夜十一、二点。7月底,村民们种植的超甜玉米销售一空,每亩收益都在2000元以上。


  初战告捷,王瑛又牵头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贷款、培训、种子、农资、管理、销售‘六统一’”的标准化运作模式,并申报了“虹港”商标。今年,她又引进培育了158亩的杭白菊种植。目前,蔬菜基地的收益已达到近200万元,农作期间还可雇用120多名村民。“志向要大,规模要小,计算要精,步子要稳”,这是王瑛给出的创业心得。


  2009年,王瑛荣幸地捧回了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


  记者了解到,在浙江长兴,越来越多穿梭在田头村尾的大学生村官,依靠当地资源,种起瓜果苗木,搞起农家乐,办起了企业,在当村官为村民服务的同时,也当上了“老板”:为了帮助村民承接来料加工订单,二界岭乡的倪敏、徐吉揣着两张火车票、背带一包名片,踏入茫茫人海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啃着面包一天跑下1000多个店面;为了做大做强自己的印刷包装公司,和平镇的刘谧提前给孩子断奶参加MBA课程学习,卖掉婚房购买生产设备……


  创业热潮迸发 “裂变能量”


  “创业让我找到了出路,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村官任期未满三年,长兴县二界岭乡太平村主任助理倪敏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未来。


  2008年,倪敏成为了二界岭乡村官中的一员,刚开始也对三年之后的出路有着迷茫与未知。但她更明白,在实践中找出路。


  在长兴县上下浓厚创业氛围的影响下,2009年初,倪敏通过认真调研,发现二界岭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在家妇女较多的特点之后,萌发了发展来料加工的想法。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与另一名大学生“村官”徐吉一起利用原乡政府办公室创建了“巧手坊”来料加工基地,并根据二界岭乡地域规模,以村片为单位,逐一建立起以村妇女主任为中心户的来料加工点。目前已形成7个村来料加工点,带动加工户近200多家,使周边带动的群众实现人均日收入30元左右。


  第一次创业的成功给了倪敏信心与动力,之后倪敏自己又在泗安开办了一家集美容、美体护理为一体的专业女子连锁护理中心。“未来我还想依托二界岭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呢。”创业的豪情已经在这位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村官心中激扬回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倪敏这样早早寻到自己方向的大学生村官在长兴比比皆是。近年来,长兴以培育创业富民带头人为突破口,大力引导大学生“村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富”,营造了助推创业、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创业热潮迸发出 “裂变能量”。


  到今后5月底,该县有创业意向及项目的大学生“村官”达82人,54人已启动实施创业项目,占在岗大学生“村官”总数的21.5%,其中从事农业类项目17人、工业类项目7人、服务类项目30人,初步统计带动周边2000多名群众就业,并带动、推动200多户农户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


  “这是个双赢的局面。”中共长兴县委书记刘国富认为,“大学生村官创业,不仅是对其自身道路发展提供助推力,更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气象。近年来,长兴一直把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作为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全民创业一支生力军,今后更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据记者了解,长兴县是浙江省率先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大学生”的市县之一。2006年以来,该县连续4年累计选拔313名大学毕业生到270个村(社区)工作,目前在岗251人。为实现长兴县的大学生村官工作 “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走得稳”的良好态势。近年来,该县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和省市委部署,扎实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以培育创业富民带头人为突破口,大力引导大学生村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富”,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其中,导师帮带,是长兴大学生村官的“特殊待遇”。该县不断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办法,给每名大学生村官配“三个师傅”:现任领导班子成员或退居二线的原班子成员担任“联系导师”,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业务导师”,村经济合作社社长或种养大户担任“实习导师”。通过帮思想、帮生活、帮工作、帮创业,加快了大学生村官的融入步伐和素质提升。


  除了导师帮带这一“特殊待遇”外,长兴县委县政府在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上更是费尽心思,在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难筹、项目难选、经验技能不足等关键性难题形成了“三位一体”创业扶持模式。


  “我的创业没有政府的扶持是根本做不到的!” 现任洪桥镇弁山村村主任助理沈卫红深有感触,创业之初她需要20万的启动资本,这对于家中还欠债的她来说,是最大的难题,最终她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镇团委争取青年创业贷款资金,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在她的企业带动从事围巾外包加工的家庭1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50人。不仅给自己带去了收益,更让周围农户受益。


  “对于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我们县委县政府是倾力扶持的。”长兴县县长章根明告诉记者,2008年,长兴就将大学生村官创业纳入促进青年创业就业总体部署,享受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今年又通过社会化募集建立了首期5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资金”,以基准利率为创业大学生村官提供小额创业贷款。今年4月中旬启动运作以来,银行已二批次为9名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发放担保贷款。同时,推行产业配套和结对帮扶创业模式,引导大学生村官着眼“本乡本土”产业基础选择项目,并遴选相关领域的企业家、专家及成功创业的典型人物与创业大学生村官结对,从业务、技术、管理、营销等各方面进行传帮带。今后5月底,全县有创业意向及项目的大学生村官达82人,54人已启动实施创业项目,其中选择与当地产业配套的达61%。


  专家认为, 我国将大学生村官计划上升到国家人才战略高度,其中,政府的意愿不言而明,大学生村官如何抓住这些利好,实现自己的价值?如何实现大学生村官既“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需要大学生村官和各级党委政府共同思考与努力。浙江长兴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在岗创业不仅为服务期满开辟了“出口”,还有明显的 “带动”效应。大学生“村官”创业一般不是单兵作战,通常是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他们学历层级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善于接受新技术,可以带动农业向节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可以带动周围农户思想观念的更新,一起创业,或者租用农民的土地、雇佣农民到项目里工作,也为当地村民带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