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西县大学生村官种菜记:这一年很值

来源:新华网 作者:徐海涛
    当同龄人热衷于在网上“种菜、偷菜”之时,安徽肥西十几名大学生村官却“玩起了真的”:承包105亩菜地创业。新春之际,回顾“种菜”一年多来的苦与乐,他们说:“有耕耘就有收获。这一年,值!”

  2010年底,安徽省肥西县14名大学生“村官”集资22万元,在该县三河镇木兰村成立了一家农业生态公司。他们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方向感”,更好地服务基层和带动农民创业。

  公司首任总经理由24岁的骆飞担任。当时,他已入村任木兰村村支书助理两年多,主要从事文字和一些辅助性工作。“我们一直想找个平台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村官’的价值,让村里的群众相信,我们不是从城里来镀金的,而是真正想做点事。”

  肥西县委组织部对这个做法非常支持,帮助筹资在“菜地”旁建起几间活动板房作为“农舍”,并对道路进行改造。但实际种起菜来则远不像“网上种菜”那样轻松,两个月后,“新菜农”们的第一季蔬菜遭遇了全面亏损。

  蒜苗是冬季需求量很大的蔬菜,但他们种植的几十亩却“丰产不丰收”。“种出来才知道,我们的蒜苗不是市场上受欢迎的那个品种,不好卖,也卖不上价。”骆飞说,他们的第一季菜亏了两万多元,“切身体会到了菜农的不易。”

  2011年春天,骆飞和伙伴们吸取上一季的教训,选种本地优质西瓜,更寄予厚望的是从省农科院引种30多亩“精品小南瓜”。但这一季菜仍然没有成功,虽然“好看又好吃”,但小南瓜在大多数市民印象中主要用于观赏,市场空间有限。最后西瓜的盈利不抵小南瓜的亏损,“第二季菜又交学费了。”

  2011年秋天,第三季菜终于迎来了盈利。“这一季的豆角、香菜、西兰花都适销对路,我们的销售渠道也逐渐建立起来了。”当年冬天的第四季菜,他们再次选种蒜苗,这次的“红皮香蒜”大受欢迎,合计盈利超过两万元。“我们的经营模式、种植技术、品牌都逐渐成熟,‘创新’也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经营上初步取得成功,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示范和带动作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大多数村民都在观望,有人直接说这些年轻人是“往水里扔钱”。但现在,大家都看到新型蔬菜种植的可行性,已有不少人提出要来加盟。骆飞说,相比赚钱,这一点更让他们高兴。

  去年底,因得到当地干群的普遍认可,骆飞当选三河镇副镇长。而他的“种菜搭档”马强放弃了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录用机会,再次续聘3年“村官”任期,并接任公司总经理。

  春节期间,马强和他的同事们仍在值班,平整土地、检修设备,规划新的种植计划。“今年我们计划把投入的钱都赚回来,并实现较大的盈利。”他说,木兰村的现代农业大有潜力,群众的支持与参与证明了这条路的正确性,“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们会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