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望江县让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上得来

来源:人民网 作者:安庆市委组织部
    自2008年选聘工作开展以来,安徽省望江县分四批共选聘41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为确保选聘工作有力有序开展,望江县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上得来”。

  一是创造良好环境,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针对大学生村官年龄轻、心理波动较大的情况,县、乡两级采取多种措施,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环境,做到政治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思想上正确引导,让他们在基层一线安心工作、健康成长。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经常到选聘村调研指导,与大学生村官交流座谈,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2011年第四批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在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尚未到账的情况下,县级及时垫付一次性安置费2000元。各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与大学生村官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了解和掌握其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引导和情绪疏导工作。

  二是加强工作管理,让大学生村官“待得住”。2011年8月,为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锻炼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针对部分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帮助工作的现象,该县提出“三个一律”的明文规定,即已借调到乡镇帮助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在一周之内一律回选聘村工作,并要求乡镇妥善安排好其食宿场所;以后乡镇如因中心工作等情况需要抽调大学生村官到乡镇帮助工作一周以上的,一律必须事先向县委组织部报告,经部领导研究决定后,方可抽调;在今后每年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中,如有大学生村官因未经县委组织部同意被乡镇抽调而不在村工作的,考核一律不予评优。

  三是发挥专业特长,让大学生村官“干得好”。在第四批大学生村官申报产业项目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大学生村官都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由每个乡镇申报2个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较好的村或近两年受过省、市、县“五个好”表彰的村党组织标兵村。统筹考虑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选派村实际需要、大学生村官家庭住址及个人意愿等多方面因素,遵循“因村选人、因人定村”原则,对于学习农业、经济、商贸等专业的大学生村官,优先安排到农业种植养殖业发展较好的村任职。县里还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培训,拓宽大学生村官视野,进一步提升他们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保障他们在基层一线顺利开展工作。

  四是助推有序流动,让大学生村官“上得来”。在201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鼓励服务期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积极参加,最终7人当选为村党组织副书记,1人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从2011年开始,在县直事业单位招聘中连续两年拿出4个职位定向招聘服务期满两年的大学生村官,对报考非定向职位的,给予笔试加2分的政策优惠;县委组织部通过QQ群、移动飞信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村官传递各类招聘考试信息;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潘品竹通过争取各方支持筹集资金30万元成立望江县首家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前四批大学生村官中有2人考取省选调生,1人考取乡镇公务员,10人考取省、市、县有关事业单位。(安庆市委组织部农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