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陈伟杰:美好青春在大山深处绽放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孙永健

  
图为陈伟杰在柴鸡养殖场。

  走进京郊学艺厂村,提起“小陈”,村里的老少爷们都竖大拇指。

  大伙儿嘴里说的“小陈”名叫陈伟杰,是名大学生村官,北京市密云县不老屯镇学艺厂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他为停滞了9年的矿泉水厂项目争取来了资金,带领村民办起了养鸡场,又开始了探索民俗旅游之路。2012年底,陈伟杰高票当选密云县第一个“村官”支书。

  村民摁手印留住的“小陈”

  2007年7月,从江西九江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陈伟杰怀着回报家乡、奉献社会的梦想来到学艺厂村。尽管事先有思想准备,但现实和设想的差距让陈伟杰有些懵。

  性格要强的陈伟杰很快调整好了心态。为了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了解村民的真实意愿,家住密云县城的他,在大队部长期住了下来,很快就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适应了村官的繁杂工作,适应了村里的风土人情,也适应了小山村的宁静生活。

  和许许多多大学生村官一样,陈伟杰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基层创建、养老保险、民政社保、林权改革等等,手续多、事务杂,但他从不拈轻怕重,始终兢兢业业,忙得不亦乐乎。村干部看到他踏实肯干、又有想法,大事小事都愿意和他一起商量、一起解决,村“两委”的工作便有了很大的改进。

  由于工作认真细致、积极主动,对村民满腔热情,陈伟杰的工作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当时的老支书刘福祥说:“小陈是我的左膀右臂,村里的事小陈都拿的起来,替我当了半个家。”

  渐渐地,村民们发现,村里的事情已经离不开“小陈”了。到2010年6月,陈伟杰即将聘任期满,村支书刘福祥也很矛盾,很舍不得这位得力助手。于是,在学艺厂村村民代表大会上,竟出现了这样一幕——全村21名村民代表在会议记录上纷纷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向组织表达一个共同的心愿:申请即将聘任期满的大学生村官陈伟杰继续留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带领村民抓“鸡”遇发鸡财

  2010年,镇里组织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沈浩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陈伟杰。他在自己的观后感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当一名村官应该像沈浩那样有所作为,回报社会。一想到自己是一名80后的青年,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助推着我向前、向前、再向前……”

  于是,陈伟杰开始“不安分”了,村子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北京人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群众渴望致富的眼神,都在一次次敲打着他的心,陈伟杰开始了他的创业计划。

  2010年底,在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他投资5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学艺厂村旧址的10余亩空闲地,经过整理后建设了3栋彩钢大棚,同时联合四户村民注册了“北京圣水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占地十余亩的柴蛋鸡养殖基地。2011年初,合作社与密云百年栗园建立了合作关系,购进了5000只柴蛋鸡、3000只柴公鸡、1000只山鸡鸡苗,开始了合作创业。

  陈伟杰知道,要想在北京的市场上立稳脚跟,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还要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2011年3月,他注册了“一品吉冠山”商标,统一了当地农副产品的市场品牌。

  有了商标、有了包装,市场没有,这同样是一个大问题,陈伟杰思量着,怎么去开拓市场,怎么去拓展销售渠道。想了好几天,也跟别人一起商量了一番,他想出了一个很“俗”的主意:试用加对比。他先是找了几个民俗户,在景区门前免费赠送,用这种“白送”的方式开拓市场。“白送”也是有内容的,他把自己的鸡蛋和普通鸡蛋进行对比,做成对比包装,慢慢地他的回头客越来越多,销路也就这样打开了。

  让石头成为富民的“金蛋蛋”

  2012年12月,陈伟杰在党支部换届中以高票当选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开始思考全村的发展之计。经过查阅资料,陈伟杰发现,当地奇特的长寿现象与优质水源是分不开的,因为村里家家户户喝的都是麦饭石水,而不老屯镇的麦饭石矿床总量在1亿吨以上,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麦饭石矿藏。

  鉴于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陈伟杰用自己所学的旅游专业知识与之相结合,凭借自己对民俗旅游的见解,成立了民俗旅游服务合作社。现在合作社共有农户27户,根据当地特色,主推麦饭石养生体验旅游,并且根据不同农户特色进行住宿和饮食的整合。尽管合作社刚成立不久,收入却是不菲,仅2013年“五一”期间每户便有2000多元的净收益。

  “我爱这里的大山,爱这里的乡亲。我一定会整合好这里的资源,带着大家共同走上致富路!”陈伟杰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农民日报 记者 孙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