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冉村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无悔青春”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大学生村官网
  转眼之间,和西冉村的村官三年之约就要到期了。2013年6月底村里司机师傅去学校宿舍接我进村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我又要整理行李,背起行囊,准备奔赴下一站。曾经刚来时的那份迷茫、紧张、孤独,经过了三年时光的洗礼,如今却是满满的不舍。
 
  这是我研究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在公考失利后的无奈之举。迷惘、孤独,落寞,自己都怀疑自己能否坚持到一个月。但是,如今的我,已经是年度考核优秀、合同期满考核被评为优秀,并且得到村“两委”领导和同事喜爱的“小村官”。
 
  在这三年里,我始终保持“既来之、则安之”的耐心,“干一行,爱一行”的决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恒心,脚踏实地的把自己的精力全身心的放在村委会工作上,希望给这三年之期的“考试”一个圆满的答案。由于我的上一任村官当时在休产假,所以我一进村就主任助理、书记助理一肩挑,身上责任重大。
 
  加上我们镇历来在工作上讲究精益求精,各级领导对各项工作都高标准、严要求,所以三年来的生活也就无比的充实。既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四季青镇整建制农转非、篱笆房地区腾退改造工程、村“两委”换届选举、申报上千万的支农项目等“高大上”的工作,也有给村民开证明、张贴通知和海报横幅、打扫卫生、给单位同事修电脑、做表格、看孩子等微观小事。
 
 
  我曾经对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因为不会操作电脑,不会打字发邮件而频繁找我帮忙而不耐烦,但是,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今,他们在我的手把手指导下,已经会独立收发邮件、打印通知和做表。我曾经自信满满的按自己的想法来处理村务,却总是因为自己的考虑不周而碰一鼻子灰,如今,我已是熟悉村情民情,能够独当一面的“多面手”。我曾经一看见有村民来办事就害怕的赶紧关门往后躲,生怕别人找。如今,走在村里,走在路上碰见村民都会站一边拉会家常、听他们唠叨。
 
  想想一起朝夕相处了三年的领导和同事,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从点点滴滴都教会了我将来的人生路上所需要的宝贵经验,就这么一走了之,不舍之心溢于言表。书记和主任从我进村第一天开始就没有把我当做外人,他们把我当孩子一样对待,工作中的悉心指导自不必说,难得的是对于我工作中的失误和错误,他们都苦口婆心的给我指正,不是就事论事的批评,而是举一反三,推而广之的开导。
 
  同事都是村里本地人,但是也丝毫没有把我当做一个外地人,在生活上、工作中都尽可能的给以我帮助,让我很快的融入了农村的生活。而和我一起新进来的村委会同事,她们的年轻干练、过硬的计算机特长,在企业里养成的高效率的办事风格,也让我对填补村官离开村委会后形成的岗位空缺充满信心。
 
  在我驻村的三年时间里,西冉村在北京市城镇化建设的带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很庆幸在这每一个点点滴滴的变化里,都能找到我的身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也会始终保持着谦逊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热情,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在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西冉村书记助理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