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满后转岗的大学生村官王研 广阔天地锻炼我成长

来源:北京劳动保障网 作者:佚名
    “在农村的三年,练就了我能写会说的本领,养成了实事求是的习惯,强化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感谢当村官的经历,是农村广阔天地锻炼我成长……”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主修民政行政管理专业的王研这样评价自己的三年村官生涯。

  自2006年7月起,王研作为本市首批大学生村官来到京郊农村工作,担任延庆县大榆树镇北红门村村主任助理。入村伊始,王研便树立起了“扎根基层,静心深沉,锻炼自我,服务三农”的工作理念,三年来围绕着村情,认真做好文字材料撰写、文书档案整理、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规划,制度机制建设、工作流程规范、乡风文明及实用技术传播等工作,切实发挥了镇党委、政府提出的大学生村官“八大员”即:政策宣传员、工作助理员、决策参谋员、档案管理员、农村调研员、知识传播员、信息通讯员、创新示范员作用,推进了村级发展,得到了村民认可。出色的工作能力让他荣获了2006年度北京市优秀大学生村官称号。

  今年的村官聘用合同到期后,王研参加了延庆县面向社会招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进入延庆县大榆树镇政府事业编制,目前任镇党委组织部门科员,从事组织人事工作。

  谈及当村官的收获,王研表示,三年的农村工作生活练就了他能写会说的本领。作为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主持活动、宣讲政策、参加镇里组织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撰写材料这是常事,是工作的一部分,可以说通过三年的农村工作经历,确实历练了自己,养成了讲求实际的习惯。在农村开展工作不论讲还是做都存在一个符合农村实际的问题,说一些套话大话尽管动听但村民不愿意听也听不懂,做事一味的追求新、奇、靓可能也只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在三年的工作中无论是宣讲政策、提出建议、编制方案都力求实际效果、符合村情、符合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强化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到村工作后,随着对工作的逐渐熟悉,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在工作中,不可能总让领导和老同志帮带,必须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开展工作。因此,在工作中努力学习新知识和他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王研告诉记者,尽管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时间不长,但他真切感受到是农村的三年锻炼了他,让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充满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