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学院:打通从农技到田间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蔡继乐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40%左右,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仅为48%,比发达国家大约低30%。

  ■本报记者 蔡继乐

  位于北京北郊回龙观社区附近的北京农学院,是一所普通的地方农业院校。从2006年开始,该院设立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推广教授”,与京郊区县联手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扶持京郊农村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让大学生“村官”参与农技推广,通过培训大学生“村官”带动农民致富,等等。这一系列带有试验性质的农技推广举措,彰显了这所农业院校把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的决心。剖析这个样本,也许能发现打通从农技成果到田间地头这“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之解。

  “推广教授”陈学珍的故事

  [举措] 2006年8月,北京农学院设立专职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推广教授”制度。为了提高“推广教授”的吸引力,学院还出台了包括待遇、考核和职称评定等在内的多项支持政策。

  一间大棚里,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草莓。

  丁玉玲蹲在地上,一边清理杂草,一边和专程来指导的“推广教授”陈学珍聊天:“草莓长得好,卖得也快,特别是一到双休日,来采摘的城里人特多。”

  丁玉玲是北京市延庆县康庄镇太平庄村的一位农民,从2008年初开始建日光温室大棚。在大棚修建期间,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北京农学院科技兴农办找专家“把脉”。这样,“推广教授”陈学珍就与丁玉玲接上了头,表示要帮她在这儿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在他们重点种植的草莓品种中推广新技术,提高草莓品种的品质,增加效益。

  一开始,丁玉玲还有些顾虑,担心失败了收不回投资。但是,当得知农学院不仅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还免费提供“399物理转光剂”,她心里才踏实下来。

  从那以后,陈教授就经常来指导。这一次,她还专门带来一个崭新的“手持糖分测定仪”,把它交给这个村的大学生“村官”姜涛,教会他使用后还不忘叮嘱一句:“要经常测定实验组和对比组草莓的糖分变化。”通过一个多月的实验,草莓实验组的含糖量比对比组平均提高了1.5%~2.0%。姜涛说,由于这棚草莓品质好,它的价格比其他棚高出许多。

  因经常下乡,风吹日晒,皮肤有点黑,但50多岁的陈学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

  两年前,学校设立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推广教授”。正在申报教学科研教授的她决定报名。有同事劝她:“陈老师,你放着教学科研教授不申报,却找这份苦差事干,是不是有点自找苦吃啊!”

  陈学珍则铁了心要当“推广教授”,她说:“我是学农学的,教了快30年的书,搞了快30年的科研,觉得把农业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是最难的事,同时也是最迫切的事。”

  有一件事,让陈学珍一直耿耿于怀。她所在的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有一个叫王寒的退休教授,十几年前就研究出“彩色甘薯”,技术很成熟。可惜的是,这项技术一直躺在办公室的抽屉里。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从事农业技术研究,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要把它推广到农村去,变成农民的收成吗?”陈学珍说,“我当‘推广教授’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推广这项技术。”

  最终,经过选拔,她如愿当上了“推广教授”。这以后,她的生活完全变了样,过去那种有规律的生活被打破。只要有农民打电话来请她去,即使是双休日,她也毫不迟疑开上车就走。

  不仅是生活变得没规律了,当上“推广教授”后,陈学珍的手机费也明显多了起来。“原来每个月的手机费不超过100元,现在得好几百元了。”

  这些电话和短信大多是向她咨询技术的,也有请她去讲课指导的。就在记者采访她的一个多小时内,她就接到好几次这样的电话。

  自2006年12月正式上任至今,陈学珍已不知不觉干了两年多的“推广教授”。两年多来,她给农民讲课、推广技术、接受咨询、现场指导、争取项目,干得不亦乐乎。

  每一次免费给农民开展技术培训,陈学珍都事先印好大量的讲义,自带电脑和投影器材。她说:“农民们听完后,总想要文字材料,我多印一些,可以当场发给他们。”

  学院院长王有年对陈学珍两年多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陈教授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将‘推广教授’这项制度坚持下去的信心。”[page]

  扶持大学生“村官”搞推广

  [举措] 自2006年北京市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北京农学院每年都有100多名毕业生奔赴京郊农村当“村官”。学校有计划地分批对这些大学生“村官”集中开展技术培训,全力支持他们在当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

  两年多来,在北京农学院专家的指导下,从这里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学院第一批“村官”中,赴延庆县永宁镇西山沟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的胡一萍,就是其中的代表。

  两年前,当胡一萍刚走进西山沟村时,她感到很好奇,这里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挂着葫芦。而且,她还得知,村民们房顶上的葫芦每年都会结很多,吃不完便拿去卖。久而久之,每到葫芦收获的季节,村里总有小贩来收葫芦,三四毛钱一斤,送去给食品厂进行深加工,做成葫芦条、葫芦罐头等。

  小贩的商业头脑,让这个学经贸的小姑娘深受启发:如果将葫芦搞成产业,会有怎样的成效?在村镇两级领导的支持下,胡一萍的“葫芦经”真的念起来了。村民们开始在房前屋后、空闲地、街道两侧种植葫芦。

  此后,胡一萍又在宣传上做文章。她上中央电视台7套的《每日农经》和《致富经》栏目、上北京电视台的《四海漫游》栏目推销葫芦,让西山沟村的葫芦声名大振。村民们手里的葫芦条卖出了好价钱,由原来的每斤10元攀升到每斤25元。自此,当地村民开始称她为“葫芦妹”。

  为了搞好葫芦的包装和产品策划,胡一萍向母校求助,请来学校项目包装方面的专家徐建老师,帮助镇里几个村子搞规划。鉴于西山沟村葫芦种植已成规模,徐老师建议他们发展“农业主题公园”,让游客到葫芦村后,“有景可观、有果可采、有葫芦可品”。

  听了指导后,胡一萍很受启发,“要长期发展,不仅要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更要走精品农业路线。我们光有葫芦还不够,还要种甘薯、种‘双味葱’,要把特色打捆,发展‘一村几品’的农业主题公园。”

  在从北京农学院走向京郊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中,像胡一萍一样在农技推广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还有很多。比如,在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寨村提升“北寨红杏”产业的贾辉,在延庆县康庄镇三街村成功推广“彩色甘薯”的王贺,在延庆县香营乡香营村开展特色葡萄种植的马炳超,在大兴区庞各庄开展食用菌种植的陈墨,等等。

  “村官”们的优秀表现也成为学校对在校生开展教育的资源。每年,学校都举办优秀“村官”评选表彰活动,在校内大张旗鼓宣传他们的事迹。很多在校学生听了这些优秀“村官”的事迹后,深受鼓舞,纷纷表示毕业后也要当“村官”。  [page]

  大华山镇的“果品传奇”

  [举措] 从2006年8月开始,北京农学院与延庆县共同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即“1+1+X工程”。第一个“1”是指建立一支以北京农学院教师为主的市属专家队伍,第二个“1”指建设一支延庆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X”是指延庆县农村实用人才。此后,学院又在京郊多个区县推行这项工程。

  位于京郊平谷区西北部的大华山镇,多年发展林果产业,其中尤以大桃为主。全镇大桃种植面积达3.7万余亩,有“京东大桃第一镇”的美誉。

  大华山镇的苏子峪村,多年种植蜜枣、蜜梨、优质桃、核桃、柿子等果品,是北京传统名优特果品的生产地。

  然而,由于种植面积较大,各种管理技术不到位,近几年,村民渐渐发现,果树开始长得歪歪扭扭,果子的品质也一年不如一年。最让村民苦恼的是,果树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了。

  正当村民们急需获得技术支持时,北京农学院的专家教授们来了。2006年8月,北京农学院在大华山镇启动“1+1+X”工程,将这里确定为北京农学院的农技推广示范基地,决定以苏子峪村为试点进行农业技术知识帮扶,进而覆盖整个大华山镇。

  北京农学院生物系主任师光禄领着几名教师和研究生来到大华山镇进行先期调研。在苏子峪村,他们重点查看了村民们反映较多的树形和病虫害问题。

  认真查看一番后,师光禄心里有了底。“树形不是大问题,只要教会村民正确剪枝就可以了。”师光禄说,“最难的是果树病虫害,有点让人头疼。”

  原来,村民们早已习惯用杀虫剂对付病虫害,一发现虫害就打农药。但是,病虫害依然年年有。而且,大量使用农药还会损害苏子峪村“绿色果品”的美誉,进而影响到果品的销售。

  当时,北京农学院早已有了成熟的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于是,北京农学院老师们带领研究生、本科生多次下乡蹲点,调查研究果树病虫害发生状况。

  农学院的专家们先后在大华山镇前北宫、后北宫、麻子峪、挂甲峪、泉水峪、砖瓦窑等村庄举办多场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培训班,及时向果农宣传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病虫害技术的推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喜讯。2007年,挂甲峪大桃成为“绿色果品”,泉水峪大桃被推举为奥运特供果,全镇大部分村的果品都已获得“绿色认证”。

  师光禄说:“我们差不多每10天就要到基地进行调研,结合实际指导与传授果农生产管理技术;每月发布一期工作信息,并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反映工作进展情况。”

  农学院专家教授们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回报。2008年6月,大华山镇政府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全镇的果农都得到北京农学院专家教授们的亲自指导,这使我镇果品质量有了较大改善,果农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升。”

  报告还列举一连串的数字加以印证:通过北京农学院专家的培训与技术指导,大华山镇2007年的果品总收入9434.6万元,与2006年相比增收了2627.5万元。

  在农学院专家教授的帮助下,2008年大华山镇还申报了3个平谷区绿色果品产业建设项目:《挂甲峪反季节果蔬日光温室建设》、《大华山镇优质果品良好农业规范示范镇建设》、《大华山镇桃产业基地设施建设》。

  在北京市委、平谷区委、大华山镇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实施“1+1+X”工程,通过专家教授的实地调研,现场咨询与指导,印发病虫害宣传资料,办班培训,使农民掌握了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技术,苏子峪生产的果品获得了《有机果品认证证书》。

  杨凤革是大华山镇20个科技成果示范户之一。由于采用了果园生产管理配套技术,他家的人均果品收入由2006年的6820元提高到2007年11080元,人均增收4260元。

  谈到今后的设想,师光禄说:“我们将继续完善大华山镇基地建设的各项技术指标,创新产学研模式,推动都市型现代果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在大华山镇创造的“果品传奇”,是北京农学院与京郊区县联手开展“1+1+X”工程取得成功的案例之一。对此,院长王有年表示,学院将继续拓展和深化“1+1+X”的内涵,其中的“X”要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协会转变,向乡镇产业发展转变。

  【链接】

  国外农业推广经验

  日本:农业推广事业由国家、都、道、府、县各级共同协办,并在1948年7月15日颁布了《农业改良促进法》。该法是日本国农业方面的一个基本法律,对农业推广的任务、机构设置、经费、农业改良普及职员的任用、待遇、进修等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英国:农业推广工作由政府推广组织、商业公司、农民组织和私人顾问承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推广咨询机构,配有农业顾问从事农业推广和咨询工作。推广组织的经费由各级政府提供。

  美国:1914年,第63届国会通过史密斯和利弗法,规定由联邦农业部与当地大学合作,在每州建立一个从事农业推广和普及的机构,即州合作推广站。合作推广站的任务是向农民提供各种培训,将大学的科研成果和新技术迅速推广给农民。推广经费由农业部、州政府、县政府合作承担。一些曾接受过美国援助的国家,如菲律宾、印度等也部分地采用了这种推广体系。

  《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19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