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开展红色“1+1”活动总结

来源: 作者:佚名
 2006年7月,在北京市委组织部、教育工委、农村工委联合推动下,北京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小组)的学生党员奔赴京郊的广大农村,以同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方式,开始了服务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进行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文艺演出等对口支援活动。这种活动方式被命名为红色“1+1”。

  早在2004年11月24日,中国农业大学和密云县委县政府即联合开展了 “红色1+1”科技行动。红色是党旗的颜色。行动以红色为旗帜,以科技为载体,以一个博士生党支部和一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为形式展开,开创了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高校学生党建和农村基层党建创新以及在实践锻炼中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新模式。

  北京高校红色“1+1”活动开展以来,我校认真总结前期“红色1+1”科技行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领导,以巩固前期工作,深化活动内容,扩大活动范围,促进工作创新为宗旨,按照“有实效、可持续”的要求,积极动员部署,组织广大学生党支部投入到红色“1+1”活动中来。

  一年来,我校共有55个学生党支部,其中研究生党支部23个,本科生党支部32个,同北京市密云县、平谷县、朝阳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参与共建的研究生党支部先后开展各项志愿活动33次, 194人次参与到活动中来,引进针对地方发展特点的技术10余项;举办讲座56次,发送科技资料一千多份,捐赠图书2600多册。参与共建活动的32个本科生党支部与“村官”并肩作战,实地开展活动70多次,参加活动800多人次;举办讲座20余次,捐赠科技图书资料近3000册,在“红色1+1”网站上发表新闻近百条。。

  不断创新求发展

  一是共建规模扩展。去年6月以来,中国农业大学红色“1+1”活动从最初的10个博士生党支部扩展到55个学生党支部,结对区域也从密云扩展到平谷、朝阳。

  二是党委合作扩大。农大党委同密云县党委形成合力机制,共同成立协调指导小组,双方主要负责领导同志每季度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相继促成了农业推广教授下乡、“村官”推广硕士培养、博士生挂职、选配大学生“村官”等合作事宜,党委领导下的校地合作不断扩大。

  三是活动内容创新。由单纯的科技支持向日常信息提供、文化普及、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各个领域拓展。农学作物耕作学与栽培学专业博士生党支部在与密云县石城镇王庄村共建中启动了教育“1+1”行动,即农学博士生党支部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建立1个博士生帮助1个高中生的“1+1”模式,争取为王庄村培养出首批大学生。

  四是活动模式拓展。探索“1+1+1”的活动模式。由于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和非农专业学生的农业技术知识不足,不能单独为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为了保证支部结对活动不走过场,有实效,他们充分利用学校相关专业的技术资源优势,与学校其他学院的本科生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以及专家教授联合,为本支部共建活动服务。经管学院04级工商党支部与农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合作共建,服务当地的板栗种植生产;与玉米研究中心联系,寻求专家的帮助为共建支部村引进了玉米新品种。食品学院“教工、研究生、本科生党建三位一体的联动促进机制”也是这种“1+1+1”模式的实例。

  实践磨砺育新人

  参与红色“1+1”活动的同学普遍感到,实践活动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检验,为人处事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党员的身份意识,也坚定了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他们说,红色“1+1”活动不仅为农村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也给了我们青年学子一个成长的机会。在村里的实践,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从实践出发,什么叫从现实中找问题。在实际问题面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我们客观冷静地思考和脚踏实地的办事作风。

  用微笑做名片的博士生党员。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生党支部是红色“1+1”科技行动的首创者。他们依靠自身在人才、技术及科研能力方面的优势,为服务京郊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农业工程博士生党支部,为共建村密云县套里村党支部建立了村级网站并不断更新与完善,实现村网上农产品供求信息发布,加大了村对外宣传;农学院植物病理第三党支部采用不含任何化学药剂复配的阿维菌素防治密云县大城子镇大龙门村板栗的红蜘蛛;植物遗传育种博士支部通过《密云县直链型特用玉米定单农业生产规划》项目的实施,成功的给密云县河南寨荆栗园村农民带来经济上的增收。

  但是初到农村时,这些受过最高学位教育的知识分子却不知道怎么与陌生的村民进行交流,怎么找共同话题。慢慢地和农民接触时间长了,他们见到村民就打个招呼问声好,用微笑——这种人类最善意、美好的表情做自己的名片,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农民感到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没有架子,是真诚来为他们服务的。农民很淳朴,他们的回报是对博士们的信任与期望。每次博士生来到村里,村民都像接待贵客一样,端茶倒水,拿出农特产品来招待,邀请大家留下吃饭。近邻远亲听到消息,也都愿意过来聊聊,反映他们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博士生们深有感触地说,“面对他们真诚的笑脸,让我们更能像对待亲人一样来为他们做好每一件事情”。

  面对挑战勇于实践的本科生党员。我校本科生党支部与农村基层共建活动是在博士生党支部红色“1+1”科技行动已经初见成效后,响应市委、学校的号召开展起来的。本科生党支部在活动之初就有着自己的担心与压力,自己的知识不够、能力有限,能不能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证明,广大的本科生党员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锻炼提高。

  食品学院本科04级第三党支部与密云县高岭村结对。在活动之前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主动同结对村“村官”联系,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逐步了解村基本情况,拟定初步活动方案,再与村支部成员进一步沟通,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知己知彼”,为活动的成功开展,取得实效打下基础。活动中他们发现并及时归纳出目前大学生与基层结对共建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其一,由于学生的局限性,工作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欠缺,同学们在了解农村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很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二,大学生、研究生本身的流动性对这项活动的可持续深入开展非常不利;其三,对“村官”的工作无法给予足够的支持。他们主动与学院分党委沟通情况,寻求支持,学院分党委提出发挥教师智囊团的作用,建立“教工、研究生、本科生党建三位一体的联动促进机制”,即教工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同为结对共建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解决困难。这一机制的启动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工党支部的整体优势,使研究生、本科生党员在实践中得到有针对性指导的锻炼,并为学生深入农村、解决农村的具体问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而且有利于增强基层党支部活力,保障红色“1+1”活动的可持续性,也为“村官”提供有力的后援,稳定支持“村官”开展工作并较快取得实际效果,同时教师的科研成果也达到了具体应用。这一模式丰富了红色“1+1”活动的内容,是保障红色“1+1”活动“有成效,可持续”的创新之举。

  服务农村求深化

  一年来,我校红色“1+1”活动在京郊大地播撒下科技、文化、知识、信息的种子,收获了纯朴的父老乡亲的信任、欢迎,收获了各区县政府的支持与肯定。在各共建支部努力工作,为农村、农民提供技术、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丰富红色“1+1”活动的内涵与外延,以密云县为试点,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

  培养“村官”硕士。为了加强“大学生村官后续专业学位培养”,对农业农村干部队伍以及大学生“村官”开展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我校特别为密云县开设了专业学位教育的推广硕士班,这是红色“1+1”活动向纵深拓展的重要内容。经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后,首期录取学员61人,37名大学生“村官”、24名密云县在职干部带着在农村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走进农大的课堂。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这个推广硕士班的课程及毕业课题设计都是因密云具体情况而专门设置,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都非常强。

  推广教授下乡。2006年我校在全国首创推广教授制度,这是高校服务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批农业推广教授和推广副教授走进密云的广袤大地,他们每年要有半年时间留在县里,承担培养农业推广硕士,支持密云县的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任务。

  建设农业推广中心。我校博士生党支部同密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的红色“1+1”合作共建、结对帮扶、政策咨询、科技服务、外力引进等多种活动,传播了科技知识、培养了人才,也丰富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进一步提升密云和农大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有了我校博士生、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推广教授的人才引进,市科委支持的两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落户密云石城镇和北庄镇,这一举措为密云县农业技术的升级和普及创造了条件。

  第二批挂职博士生到任。在红色“1+1”活动中,挂职博士生成为中坚力量。博士生挂职的模式,既满足了学生实践的需要,又满足了地方经济建设、技术引进的需要,实现了地区经济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双丰收。2004年8月我校派出的第一批挂职博士以自己优异的表现受到密云县各个职能部门的一致好评,毕业后同样以突出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06年6月,我校派出第二批挂职博士赴密云就任,相对第一批挂职干部,第二批有了更为明确的职责要求,将更有针对性的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启动农科教网盟综合示范基地。为拓展红色“1+1”活动的教育内容,在向密云县输送人才和知识的同时,我校还利用网络技术和全国农科教网络联盟的资源,在密云县多点开展非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校牵头八所农林高校,通过联盟协作方式,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平台等现有网络资源,采取“日校+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模式建立了农业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农科教联盟。密云作为网盟的前期试点,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为整合资源、扩大成果、进一步发挥农技推广中的网络优势,我校与密云县共同启动了农科教网盟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经验提炼照后程

  红色“1+1”活动作为大学生“村官”配套工程,它的实施对加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回顾我校一年来的活动开展情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中也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党委高度重视 我校党委十分重视红色“1+1”活动的开展,在接到上级文件通知后,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和部署此项工作。我校在密云县开展红色“1+1”科技行动已经有近三年时间,在密云县的工作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县校合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研究确定此次红色“1+1”活动要保证密云县的需求,在满足密云需求的基础上,在平谷、朝阳两区也开展了合作共建。

  二组织管理到位 为了更加有效开展工作,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分别确定由研究生工作部负责研究生党支部的活动协调,学生工作部负责本科生的活动协调,以便最大程度发挥支部作用。2006年10月,学校职能部门邀请了密云县委组织部及相关乡镇(村)负责人、我校毕业生“村官”等人及红色“1+1”共建支部80余名党员举行了以“弘扬长征精神 科技服务社会”为主题的红色“1+1”培训及主题党日活动。希望各参加支部和广大学生按照 “有成效,可持续”的原则,发扬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践行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把个人成长成才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积极参与科技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并取得新的成绩。在经费管理方面,按照每支部先期拨付一半到学院,由学院分党委统一管理,学生党支部活动费用发生后据实持票报销,待活动中期检查后,对于活动开展正常,并有下一步活动计划的支部,跟进拨付后期活动经费的办法。

  三坚持“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党建创新与支部建设相结合。红色“1+1”活动使得富于理论知识的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充满实践经验的农村党支部相结合,推动了校地双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参加红色“1+1”活动的博士生党支部体会到,把党支部活动放到农村,天地变得更宽了,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更强了。共建的村党支部党员觉得,自己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变新了,视野开阔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加深了,自己所在党组织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人民群众、带领村民致富更有办法了。

  二是坚持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学校党委要求全体学生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红色“1+1”活动则把中国农业大学与基层农村紧密地联结起来,充分发挥了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职能,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青年学生提高素质、学以致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培养了青年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体现了农大“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办学理念。

  三是坚持智育培养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高校,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是毋庸置疑的中心工作,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却常常缺少有力的抓手。红色“1+1”活动把大学生的专业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实践机制。同学们普遍反映,这样的实践活动能促使所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检验自己专业知识,并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党员先进性,在全校青年学生当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几多期许待提升

  红色“1+1”活动以其沉甸甸的成果证明,它是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良好方式,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第二课堂。要坚持红色“1+1”活动“有成效,可持续”的要求,实现活动的进一步提升、深化,我们还需付出很多努力。

  提升合作理念 县校双方要积极相应党中央号召,紧密联系当前形式,以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为合作理念。通过红色“1+1”在全国带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模式,为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示范。

  创新活动方式 要依靠高校的文化底蕴,人才资优势,为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掀起京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潮。结合高校学生支部和农村的实际情况,策划、组织文艺演出、电脑培训、英语教学、法律讲座等各种切实有效的主题活动,切实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

  加强合作保障 各部门、各高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县校双方的深入合作提供有利保障。区、县要积极协调各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为红色“1+1”活动提供支持;要动员京郊农村基层党支部,为学生支部开展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加大动员宣传 学校要通过各项制度保障,尽快的让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构建稳定的专家小组,对结对村的情况进行系统考察,提炼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要逐步动员社会力量加入红色“1+1”活动,借助企业巨大的资金和部分成熟的技术来实现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

  中国农业大学将继续按照“有成效,可持续”的原则,进一步密切县校合作,形成合力,做出亮点,探索一条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在生产实践中育人,在育人的同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体制,为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建设和谐温馨的“首善之区”,为全国的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