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刘枚培训感受:追梦之始筑梦基层
在选择当大学生村官前,我的“基层梦”根基尚浅,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我,能否尽快地知农,能否更好地爱农、为农服务。一月多月的工作,让我大致了解了工作环境、熟悉了工作内容,着手开展了相对简单、规范性较强的工作。然而,心中的疑问愈发“膨大”,想解决却一时找不到很好的切入点。
恰在此时,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适时地降临。我是满怀期望走进西山的,不急功近利地奢望一时能解决问题,仅是期待为期四天的培训能帮我找寻到“基层梦”的入口、确定“追梦”的方向。
唯有全面了解、找寻认同感、培育归属感,才能深爱上脚下的这片土地,才会甘心地奉献剩余的青春。
掐指算来,生活在海淀已有三年的光景,不说对海淀地理、历史了如指掌,最起码是逐渐堆积的熟悉感才使得我不愿离开这片土地。听了胥天寿老师讲授的《海淀精神与文化》,才意识到我对海淀了解的如此之少,孤陋寡闻甚是惭愧。历史上的海淀,山朝水拱,阡陌纵横;稻穗金黄,物产丰饶;地灵人杰,人才辈出。今日的海淀早已褪去了农业社会、封建社会的衣襟,着上了信息社会的外衣,但魅力依旧不减。经济高速强势发展,人文气息浓厚,社会事业欣欣向荣。在听完《农村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介绍后,了解到海淀区有好多项社会保险、福利标准高于全国乃是北京的平均水平,我想这才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真实体现吧!
这样的海淀,另人向往。我素来喜欢有历史沉淀、文化积淀的城市,海淀这份深厚的底蕴足以让我在浮躁的大环境中寻觅到心灵的驻足、停歇之处。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我倍感荣幸,要感恩于这片土地,更要感恩于为这片土地的“丰饶肥沃”做出贡献的人民!
供职的海淀区西北旺镇,在一体化建设的洪流中已基本完成拆迁腾退工作,但利益冲突尚存、公共基础设施尚未配齐、“村转居”人口就业问题突出,这些问题都需要逐个击破。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大都有着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利用知识优势、抓住机遇、抢先一步探索解决问题之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目标明确,能力有限,作为刚踏上村官岗位的我,任重道远。
不断地扩充共性知识,提升通用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胜任各项工作。
统观不同领域的工作特别是行政工作,都需要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公文写作、快速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怀揣着这些知识、技能,我们便可以借助知识体系完成不同方向上的能力迁移。
这次培训中的公文写作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引起我进一步的思考。论公文写作课,在不同的实习岗位也经历几次,综合而论属叶远强老师的授课最为精彩、最为受用,他引领我们从由外而内地剖析了公文写作的体系,还列举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备汇报和工作报告两篇实例诠释了公文的谋篇布局和需要考虑到的其他因素。公文写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虽也有规律可循,但实为是起草人员综合能力的体现。仅掌握多领域的知识,表述杂乱无章、逻辑不清,不行;空有写作技巧,抓不住领导意图、点不到关键信息,无用;唯有将共性知识和通用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写出一篇好公文,才能准确地传达信息、反映工作情况、推动工作落实、展示部门的良好形象。小文章,大工程,真的是“功夫在字外”。
所以,做好村官工作,乃至考虑三年后的职业转换,在贮备专业知识外,一些共性知识和通用能力,还是要不断积累并大胆实践的。多读书,拓宽视野;多行动,反复印证、经常训练,这才是立足职场的根本。
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梦的根基已经建筑于基层,找准了方向,明确了路径,那就放手去“追梦”吧,“圆梦”仅是早晚之事!
(海淀区西北旺大学生村官 刘枚)
- 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心得:火红的八月炽热的心 (2013-08-21)
- 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总结梦想从阡陌扬帆远行 (2013-08-29)
- 《理性看 齐心办》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启示 (2013-09-23)
- 大学生村官李蓉:携手托起美丽中国的中国梦 (2013-09-24)
- 大学生村官田芬:执子之手与子共建文明海淀 (201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