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区大学生村官留守儿童共迎新春
兔年新春,为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快乐,重庆市巴南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发动全区126名大学生“村官”结对牵手留守儿童,用自己的真心、爱心、诚心,让留守儿童“有肉吃、有新衣、有文具、有钱用、有人陪”,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新春佳节。
为消除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团聚的孤独感,重庆市巴南区家在外地的56名大学生“村官”主动推迟回家时间,来到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里,给孩子们送去米、油、肉、新衣、文具和压岁包(零花钱),与他们同吃“团圆饭”。
家住重庆的70名大学生“村官”发起了“带留守儿童回家过年”活动,各自把结对帮扶的孩子领回家中,带他们逛重庆的解放碑、朝天门、洋人街、规划馆、游乐场、动物园、图书馆,陪他们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鱼洞街道金竹村的留守儿童姚骏因为从小父母不在身边,性格特别内向,害怕与人说话,趁着过年之际,该村大学生“村官”彭双一带他回家一起过年。当看到双一姐姐和她的家人对自己如此热情,久未展露笑容的他渐渐露出了小孩子天真活泼的灿烂笑容,小姚骏兴奋地说:“昨天双一姐姐带我去了科技馆,今天我们还要去动物园,以前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最害怕过年了,现在有双一姐姐陪我过年,我天天都盼着过年了!”当天晚上,大学生“村官”们还和留守儿童们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节目”,共迎新年的到来。
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大家庭”的温暖,过上一个热闹快乐的春节,巴南区大学生“村官”自发组队,把各镇街的留守儿童聚集在一起,通过和留守儿童一起开展“唱读讲传”活动、玩智益游戏、贴春联、吃团年饭等形式,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同时大学生“村官”专门给留守儿童送上了“新年大礼包”,保证让孩子们过年“有肉吃、有新衣、有文具、有零花钱、有人陪”。2月2日,巴南区20名大学生“村官”自发组织起来,在麻柳嘴镇水淹凼村与当地留守儿童开展了“共迎新春”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大年30,巴南区126大学生“村官”共看望慰问留守儿童358名,与留守儿童开展集中联欢活动129场(次),自发拿出慰问帮扶资金43000元。
- 重庆市巴南区成立首个大学生村官宣讲团 (2010-02-03)
- 重庆市巴南区三名大学生村官乡里当主播 (2010-06-18)
- 巴南区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讲政策传知识 (2010-06-18)
- 重庆巴南区大学生村官携带好人日记进村 (2011-03-06)
- 重庆巴南区大学生村官向留守儿童赠送大礼包 (201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