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重庆可从三个方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当前,重庆农民对“增收难”、“创业难”、“找人难”等问题的呼声较强。农村社会建设的滞后已成为了山城经济社会健康长远发展的障碍。伴随着“十二五纲要”的出台,在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要以实现“万元增收”为契机、以大学生村官为突破点进一步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为切实解决重庆农民的疑难问题,可结合“民生十条”中“三进三同”、“结穷亲”、“三项制度”等活动从以下方面深化农村社会体制改革。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十二五纲要”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实现民生顺畅,各区县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目前,乡镇部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处世方式让农民难以接受,严重的本位主义使得农村工作难以取得新的突破。而对于新的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的不信任就更加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僵局。为此,要以乡镇为中心加快转变思想,改进行政管理方式,加强地方行政法律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加快寻求有利于转变农村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山城农村切实踏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之路。
其次,精心组织落实。各地部门、社会团体不仅要坚定信心、加大力度,迅速围绕着缩小城乡差距、消解社会矛盾而派遣人力物力着实推进改革,而且要通过继续深化村官体制改革,坚决把大学生村官放下村,以努力改变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状况,使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加强。在调整和改进“万元增收活动”中,要始终坚持领导干部人人参与的原则,坚持重点扶持的原则,坚持市级领导干部带项目进乡镇调研、区县领导带资金下乡镇蹲点、乡镇领导和大学生村官“多箭齐发”把实惠带进农户帮扶的原则,进一步形成和完善农村帮扶的运行机制。同时,上级部门要成立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咨询,要拨付民生专项资金鼓励大学生村官和农民创业,金融、交通、通讯、司法和税务部门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积极配合三农建设活动的开展,大力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在全市形成广泛的新农村社会治理合力。
再次,拓展考核途径,强化激励机制。民生改善既是一个国家政治问题,也是个人的生活作风问题。为此,“三进三同”、“结穷亲”、“三项制度”等活动必须服务于改善民生,并凸显出强烈的效果。绩效评估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落实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增强领导干部对农村社会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深度和广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组织部门可建立组织视察、个人自我评价、民众参与考核的三方评估体系,从当地干部群众对民生改善的满意度,个人对民生改善的认知态度和被帮扶者(个人、家庭、团体)对帮扶干部的愉悦感、认同感以及所取得的经济实效等多个要素进行考核评测。民生改善是锤炼广大干部群众党性的重要时机,是增强领导干部社会治理能力和深化群众情感的纽带载体。对于不称职的领导干部,要坚决予以通报批评和降级使用。相应地,要表扬、鼓励、提拔圆满甚至超额完成任务的团体和个人。只有这样,才能大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改善民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也只有这样,重庆广大农村的民生问题才能得到最终落实。
作者简介:
李昌贵 重庆市酉阳县龚滩镇罾潭村党支部副书记。
张汇坪 重庆市酉阳县丁市镇三溪口村村主任助理
- 大学生村官陈科:推广“新农保”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 (2009-11-16)
- 大学生村官易鹰:用青春践行科学发展观 (2010-02-23)
- 北碚区童家溪镇建设村党委书记助理蒋睿 (2010-02-23)
- 重庆市桐岩村大学生村官王阳璇工作手记 (2010-03-09)
- “重庆模式”取得成效原因重在尊重人才 (2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