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罗庆林感悟:当“村官”的这三月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罗庆林

  久违的秋雨愉快地自由自在地轻飘在窗外,常伴的《追梦人》一如继往地在静谧的深夜悄悄响起,思绪在秋雨的滋润下,陶醉在“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思考着自己的无悔青春,回味着这段与田野结伴的日子。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基层的最基层,万万没想到农村生活的所有“习惯”早已将我“抛弃”,将我疏远。能在这里待下去吗?面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我彷徨,失落,迷茫,无助。在无计以施之时,在万分纠结之际,是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目光,是那一句句关怀的话语,是那一张张微笑的面容,震撼了我的内心,给了我一个留下的理由,坚定了学习许三多的“干有意义的事情”的信念。

  还记得初到村时就赶上区里的民调工作,既已是名副其实的“村官”,就得“入乡随俗”,“站在哪个山头就唱哪支歌”。初来乍到,对农村工作自然是一问三不知。村书记没有责怪我的“无知”,没有笑话我的“无勇”,反而细心讲解,耐心教导,带着我爬坡翻坎,走家串户,不论大小,逢会便大大地把我介绍一把,鼓励我勇敢面对纯朴的村民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最易懂的话。足足半个月时间才将那丝怯意,那丝羞涩赶跑。这半个月既漫长又精彩,既辛苦又幸福,借我们村妇女主任庹国林的一句话说,就是“‘苦’日子终于熬出头啦”!

  俗语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所付出才会有所回报”。近段时间虽然打杂的多,跑腿的多,办琐事的多,付出的甚至大于回报的,但学到的、收获到的、体会到的却是不能量化、无法衡量的。比如说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所了解到的政策法规,乡发展规划,村发展计划,办好农村事的技巧方法,最重要的是坚定了走好“村官”这条路的信念。

  我从“不适”中走了出来,相信所有才入“村官”门的朋友,也能很快从纠结、孤独、寂寞中“解脱”出来。只要学会与民相处,学会分享村民独有的纯朴,真诚,善良,享受农村工作的惬意与快乐,“打杂”、“没前途”、“没意思”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光明的未来。坚定信念,坚信理想,“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让自己的青春在这广袤的田野绽放,让自己的理想在这个多彩的舞台放飞,让自己光芒闪烁在苍茫大地!

重庆市南川区冷水关乡平安村村官  罗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