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女大学生村官现状调研

来源:中国妇女网 作者:佚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而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中央及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关注大学生村官创业工作。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基层、培养永久人才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丰富人生阅历、锻炼提高自我的需要。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连云港市灌南县妇联针对该县女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专门调查,调查方式采取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和座谈的方式进行,形成以下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目前灌南县共有女大学生村官36名,中共党员25人,占69%。从学历结构看,本科20人,占55.6 %,专科16 人,占44.4 %。选聘女大学生充实到新安、百禄、李集、花园等 14 个乡镇,有25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和11人担任村代主任或主任助理。

  二、女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情况

  一是发挥头脑活的优势,当发展农村经济的“参谋长”。她们充分发挥自己接受新事物快、懂电脑等特长,上网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和外地先进的发展模式,积极为村支两委当参谋、出点子,例如,百禄镇周彭村女大学生“村官”庞巧燕,带头创业,带领村民发展养殖肉鸡致富。

  二是发挥干劲足的优势,当调处农村矛盾的“协调员”。农村矛盾成因复杂,调处难度较大。为练好“内功”,女大学生“村官”主动向老同志学习经验,向书本学习政策,向实践学习技巧,边学边干,积极参与农村矛盾排查和调处,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处理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影响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一是开展工作的经验不够足。灌南县36名女大学生“村官”,长期在学校读书,普遍对农村工作缺乏了解。由于年纪轻、阅历浅,没有经历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工作经验都比较缺乏,个别女大学生“村官”干工作局限于“跑龙套”,单独遇到复杂问题往往茫然无措、束手无策,缺乏独当一面解决矛盾和驾驭局面的能力。

  二是发挥作用的环境不够优。目前,36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有20人被借调到镇里,协助处理乡镇党政办公室事务,只有16人真正在村里工作,因而影响到了对农村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只有40% 的女大学生“村官”受到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欢迎,有的村干部思想观念守旧,对女大学生“村官”缺乏理解和支持,要么在工作中设阻力出难题,要么认为女大学生“村官”只是“镀金”者,做不成什么事,不安排工作给她们,使女大学生“村官”放不开手脚,发挥不了优势。调查中还发现90%的女大学生愿意留在村里任职锻炼,被乡镇领导安排在党政办公室,认为是对她们能力的怀疑,也认为是人才的浪费。

  三是管理服务的机制不够细。首先,身份角色有待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村干部,也不是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找准自己的坐标,履行职责时存有“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其次,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细化。比如经济待遇方面,我县大学生“村官”全年工资收入平均 1。5万元,交纳医疗养老保险等费用后,本科生每月1298元,专科生1268元,实际收入相对较低。第三,任期满后的出路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有80%的女大学生“村官”打算任职期满后,报考公务员(部分已经考上公务员), 20%的人等待观望。而现实对那些选择自主创业或外出务工的,仍然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是扎根农村的意识不够强。到农村任职,大学生“村官”普遍存有心理落差。调查中,有些大学生“村官”表示,到农村任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只是把当前职位作为日后报考公务员或者谋求更好发展的“过渡期”,缺乏长期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打算。

  四、加强女大学生“村官”培养教育管理的思考

  一是进一步健全选拔机制,使女大学生“村官”选得准。 要严把女大学生“村官”入口关,逐步健全完善公开选聘、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选聘前,要对农村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搞清楚农村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针对农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聘女大学生充实村干部队伍,尽可能做到专业对口,按需选人。在选聘过程中,除进行文化考试外,还要对她们的德、智、体、劳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把那些政治上可靠、思想上亲民、作风上务实、立志在农村建功立业的优秀大学生选聘下来,坚决杜绝那些投机钻营、本领不强、心猿意马的“镀金者”掺杂进来。

  二是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使女大学生“村官”稳得住。担当重任,发挥女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乡镇及村要高度重视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充分发挥女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要把她们放到重要管理岗位上,要让她们在重要业务、重要岗位上去锻炼,不断提高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县组织、人事等部门要加强对女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考核工作,把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好坏作为评价、考核乡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年度目标考核相挂钩,避免人才浪费。开展优秀女大学生“村官”评选活动,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行表彰奖励,对业绩、能力和口碑差的女大学生“村官”进行诫勉谈话,重点帮教,直至辞退。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考方面,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优惠政策。拿出一定的乡镇领导干部职位向服务时间较长,业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对期满后自寻门路的女大学生“村官”,要加强引导和推荐。要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女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设身处地为她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是进一步健全培训机制,使女大学生“村官”推得出。除进行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外,任期中要广泛开展“一对一”帮带活动,安排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乡村干部与女大学生“村官”结成帮带对子,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女大学生“村官”进行政治思想、生产技术、调解能力等方面的传帮带。定期组织她们到实践培训基地、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到省、市集中培训,开阔视野。要广泛开展女大学生“村官”联户活动,组织女大学生“村官”联系几户致富能手、科技能人、特困户等,为她们搭建工作舞台。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使女大学生“村官”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土专家”、熟悉农村政策的“活字典”、开展基层工作的“老把式”,把她们真正培养成各行各业的“抢手货”。